「黃州的年味,藏在街頭巷尾和菜市場裡」

2021-02-20 黃岡卡樂

PART. 1

『  黃州的菜市場 年味還在  』

在黃州想找找年味,就去菜市場轉轉,和居然之家一街之隔的金橋菜場,清晨依然人聲鼎沸,自金橋菜場改造後,裡面鋪子都規整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剁魚剁肉、灌香腸也會選擇來這裡,往深處走,還能尋見年味和熱鬧。

看見一片瓜子的海洋,才感覺年來了,太陽下的炒貨店看得暖洋洋,過年家中果盤兒必備的瓜子炒貨,不少人還是選擇來老牌炒貨店採購,偶爾路過幾個街邊小攤,吆喝著賣方高坪的荸薺、羅田的板慄。

PART. 2

『  尋·年味美食  』

ONE ·  吃了想回家的「果兒」 

猶記得去年這時候的商城,大門緊閉商家停業,今年都重新煥發了生機,大家都自覺帶著口罩出來採購年貨

而那個記憶中的商城炒貨鋪、糕點鋪還在,現烤的苕果、各種「果兒」,轟隆隆的從機器裡蹦躂出來,裝擺好供人試吃,挑選,各種造型的果兒夾雜著芝麻,回憶感滿滿~

大概有幾年沒吃過京果了,外層裹著厚厚的糖霜,還有酥糖、雲片糕的,很久以前在奶奶家吃過。

 過年飯桌上的必備「圓子」  · TWO

年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種圓子了,商城裡的肉圓子、魚圓子、綠豆圓子均價在15元1斤。黃州人愛把肉圓子,魚圓子單獨做成一盤菜,寓意一年到尾了要團團圓圓

還少不了下在雞湯裡、牛羊肉火鍋裡的魚面、肉糕,不過黃州人更偏愛麻城貨,吃起來鮮香彈牙有韌勁

黃州賣現成炸圓子的店不少,味道各有千秋,商家良心與否,主要看肉的比例,少數有「大廚」的家庭會選擇自己做,畢竟自己做的圓子用料那是最足的

和圓子比起來,藕夾的難度沒那麼高,長輩們都會的技能之一,自己炸的藕夾才有家的味道

THREE ·  貼對聯是過年的「頭菜」 

家家戶戶貼對聯,門頭一片火紅喜慶的時候,就知道年不遠了,有些商家機構送會現成的對聯,街上也會看到一些老手藝人自己寫的對聯

有的家庭過年還會擺些花卉、金桔在家裡,把家裡裝點的喜慶一點

 臘腸 臘肉飄香  · FOUR

腊味飄香的時候就是年到了,這種需要時間發酵的食物,年前家家戶戶會提前準備起來,買肉灌制也很講究,挑選肥瘦相間的,口味是偏鹹還是偏甜,就看個人口味愛好了!

腊味的吃法簡單又豐富,不論是直接上鍋蒸還是搭配大蒜蔬菜炒制,懶人也能分分鐘搞定一道菜!

寫在最後:

若要從今天開始算起,離2021年的春節僅剩7天了。

黃州的年味就好似冬日的微風,悄悄的來,愈發濃烈。

但今年,即便有些黃岡人人因為疫情做出犧牲,選擇不回家過年,家人也一定要寄一些「年味」回家

以前總愛趁著這時候,去商超、菜市場和花市逛逛,提前感受一下大街小巷裡紅彤彤、喜洋洋的年味兒。

畢竟,那些老街啊,可是黃州最先有年味兒的地方。

而我們這些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也應該保留著心裡的那份期盼。

這樣,黃州的年味才會出來呀。

相關焦點

  • 新橋菜市場,遇見遺失的年味.
    年味,其實就是踏實的味道。親人在身邊,新衣身上穿,食材堆滿桌,踏實。
  • 藏在食物裡的年味
    菜傳縴手青絲細,和氣入、東風裡。雖說春節只有「七天樂」,可那年味卻氤氳了整個假期。年瀰漫在煙火氣中,年升騰於飯菜香裡,年靜落在傳統儀禮之中,年也生長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年味漸淡,但是春節依舊是每個國人心中對團聚最高敬意的情感表達。
  • 年味是藏在味蕾記憶裡的歡愉
    讓人不禁感慨:「年味是藏在味蕾記憶裡的歡愉。」    這就是成中醫附院的年貨節,這是屬於成中醫附院人的專屬節日。
  • 城跡|我們走上街頭,探尋武漢年味
    武漢這座城市經歷過挫折與坎坷,依然堅持用街頭巷尾的濃鬱年味和無數個溫暖熟悉的瞬間,向牛年say hi。趁著天氣晴好,在南方冬天限量版的珍貴陽光裡,我們拿著相機走上街頭,一起捕捉年味。囤上各式各樣的年貨🧨過個滿足的牛年 對於武漢伢來說,年味永遠都藏在剛出鍋的炸肉圓子和各式各樣的糕餅堅果點心裡。哪怕如今隨處可見的美食,衝淡了我們對於春節的期待感,但囤上滿滿當當的年貨,依然過年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 我的年味,都藏在了鋒味廣式臘腸裡!
    小時候年味是爸爸擦的玻璃媽媽做的蒸碗長大了年味是天南海北奔波時對家的思念
  • 裡水影像|和味崩砂——裡水味道
    今天文化君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裡水味道——和味崩砂的故事。裡水街頭巷尾人人稱呼的崩砂婆,名字叫梁桂崧,年輕時跟二姐梁劍崧,姐夫陳汝秋(裡水水口村人)學了做崩砂這門手藝,婚後育有四子女,在大女兒9歲的時候,為了減輕丈夫的負擔,嘗試用這門手藝來增加經濟收入,在裏水鎮等地叫賣,歷經多個寒來暑往,憑著一份熱誠,堅守著這個傳統手藝,「水口崩砂」一做就是22年。
  • 街頭巷尾年味濃 橋頭紅紅火火迎新春!
    隨著新春佳節臨近,橋頭的街頭巷尾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今年橋頭的春節氛圍布置主要是通過道路燈飾進行裝扮,利用中式傳統燈籠來營造春節喜慶、熱鬧的氛圍,寓意春回大地,送福到家。在橋光大道道路兩旁的燈柱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派紅紅火火的景象。
  • 水尾村的年味變遷......
    春節期間,水尾村是異常熱鬧,年味十足,不過這年味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停地變化。在我小時候,水尾村的年味跟其他農村地方一樣,小孩盼著穿新衣服,放鞭炮;大人們忙著貼對聯,準備年夜飯,並囑咐小孩要說吉利話,高興話。
  • 【梅川街拍】大街小巷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距農曆新年只有明天一天了,俺梅川街上的大街小巷充滿了濃濃的年味。春節前夕,也是一年中最火爆的市民「辦年貨」,幾家大一點的商家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吸引客流。筆者在街上走訪發現,眾多超市都展示出了品種齊全的年貨,菜市場市場也備足了貨源滿足市民的需求,一時間市場內「硝煙」瀰漫,各種年貨齊登場。
  • 黃州查扣車輛83臺、拍照違停88臺!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黃岡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陳元凱率領黃州大隊民輔警圍繞「創衛」復檢工作,對城區主要路口以及涵暉路商城段開展綜合整治行動。      周末兩天,支隊長陳元凱同志率領黃州大隊全體民警、職工、輔警熱情不減,取消休息,奉獻力量,全身心投入到「雙創」迎復檢工作中,
  • 菜市場上買來的活蝦煮熟了竟然有煤油味!咋回事?
    近日楊女士的母親在菜市場裡購買了一斤活蝦可這些活蝦的味道卻讓人一言難盡隨後,在市場上調查了一圈後發現買到類似「煤油味蝦」的市民不在少數,還有許多市民表示曾經買的螃蟹、皮皮蝦也有煤油味。對此,水產經銷商們也是說法各異,其中,有一位水產經銷商表示,這個情況是屬於在泥裡捉蝦的時候,蝦被汙染了。有柴油味是因為出蝦時,裝運活蝦的船隨著海水飄蕩,把柴油潑出來了。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我們有多久沒在東海的街頭巷尾見過這些老手藝人了?
    你有多久沒在東海的街頭巷尾見過這些老手藝人了?從有專門的手錶維修店到菜市場裡、街邊的維修小攤檔到現在手錶壞了只能拿回專賣店修或閒置據說以前的理髮師都是一條龍服務的剪頭髮的同時還包括了剃鬚和修鼻毛服務以前修鍋師傅可是常駐在各大菜市場裡的家裡有鍋燒壞了買菜的時候都不忘提去找修鍋師傅無論是補鐵鍋、補搪瓷器皿還是補鋁鍋水壺老師傅們都是信手拈來
  • 從古至今北京唯一一個有英文名的菜市場
    它不是一個新開的shopping mall;它不是一個進口超市;它不是一個歐美風格的集市;它只是一個菜市場,一個1902年的菜市場,一個由法國人管理的菜市場。它的中文名是「東菜市」,從古至今北京唯一一個有英文名的菜市場。
  • 熙熙攘攘紅紅火火,武宣街頭的濃濃年味!
    時光荏苒,匆匆又一年年,很多人說年味不見了,現在可以網購,隨時隨地,想要的年貨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送到家。(鄭孟春攝)如果說過年是一種儀式那麼年貨則是這個儀式的載體武宣的年味就在年貨大街上臨近年的這幾天武宣已經是滿大街的人人人人人了!
  • 濟寧春節年味地圖看這裡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
  • 打卡青州東陽城菜市場!期許一場煙火的相遇,治癒心靈!
    2020年的日子已沒剩幾天啦,不如早起,跟茉莉一起去青州逛一下東陽城菜市場吧!早上七點,天剛蒙蒙亮。面對空無一人的青州東陽城菜市場,茉莉有些發懵:七點已經來晚了嗎?圍著菜市場轉了一圈,有附近的居民告訴茉莉:現在東陽城菜市場早上八點才開門。
  • 尋味菜市場|好久不見,西門集貿市場!
    春天藏在西門集貿市場裡沒有時間去踏青卻在這裡與春天打了個照面只有這個季節才有的苦刺花各種各樣的菇類,帶回家煮湯和燒菜都是一絕!涼菜攤、醃菜攤在菜市場不能缺少。幾份涼菜和醃菜打包,恩,果然調製好的菜品吃起來味道就是香。
  • 舌尖上的年味——香腸臘肉
    想問問他們家是不是每天都在濃濃的臘肉味道裡醒過來?想想就好幸福啊!@懶小塔:太壕了,要知道臘肉就算買肉讓菜市場的做也貴啊!@roseLily-LLLLLLL:防護欄都不能承受的富足……@街頭浪子j:這要吃到2019年過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