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博望區百年老店,傳統手工糕點讓年味更濃!

2021-02-13 博望印象

新春時節,

一份傳統手工製作的糕點

是人們走親訪友時

饋贈的佳品。

春節臨近,

踏入位於博望區博望鎮老街深處的

百年老字號「林春和」糕點作坊,

「林春和」第六代傳人陶賢霞和家人

正在製作酥糖,一派忙碌景象。

                                               

土灶爐膛柴火燒得正旺,大鐵鍋鏟子把大米、芝麻、麵粉炒得噴噴香。「這些是製作糕點的熟料,都是在這兩口大鐵鍋裡完成的。」陶賢霞說:「手工製作糕點,工序非常多,比如正在做的這酥糖,至少有30道工序:選料、製作麥芽糖、蒸煮糯米、研磨、拌料、發酵、熬製、炒麵粉、炒芝麻、醒料、拉絲、揉捏、擀料……一直到最後加上用糖醃製的桂花,再切塊、包裝,才能成為成品酥糖。」

                                       

記者看到,製作間裡各道工序井然進行,手起刀落、一氣呵成,一盤盤成型的酥糖,被包裝入箱。

                            

在當地,重要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就是糕點,過年買糕點也是當地人的習俗,有了糕點才有了濃濃的年味。

「我們進入臘月就開始製作過年備貨的糕點了。」陶賢霞告訴記者:進入臘月後,人們拜訪親戚朋友,對糕點的需求很大,因為是手工製作,他們一家都是很早就起床開工,常常要忙到晚上才結束。


目前,「林春和」糕點坊裡有如酥糖、花生酥、卷心糖、交切、京果、桃酥、桂花糕、玉帶糕、白玉片等糕點幾十個品種。

「從太爺爺那時起,一直堅持製作傳統的老式口味,配料和工藝一直未變,從而保證了糕點製作精細、香甜可口等特點,一直延續至今。」陶賢霞說,由於用料講究、做法地道、口味獨特,發源於清光緒年間的老字號「林春和」百餘年來不僅受到當地百姓的青睞,還聲名遠播到鄰省。目前,「林春和」酥糖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博望區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相關焦點

  • 【特產】傳統手工糕點坊裡的濃濃「年味」
    「我們進入臘月就開始製作過年備貨的糕點了,因為是手工製作,當天製作的基本都能賣光,一天能賣出三百斤左右。」張秀琴告訴記者。進入臘月後,人們拜訪親戚朋友,村裡定親和婚宴漸多,對糕點的需求很大,張秀琴一家都是四五點就起床開工,忙到晚上九點才結束,「遇到幾家定親宴,一下子就預定幾百斤的糕點,我們做了幾十年的傳統老字號,哪怕過年不休息也不能耽誤人家的事兒。」
  • 手工「土米粉」曬出傳統年味
    對老一輩人來說,年味是自己親手搗鼓出來的。12月18日,龍山街道塘頭村村民薛攀雲趁著天氣放晴,在自家院子裡晾曬新鮮「出爐」的福清「土米粉」。做土米粉的前一天,薛攀雲已將浸了一夜的大米磨成米漿,並洗刷好炊具。
  • 年味丨探尋傳統手工製作的「米花糖」!
    米花糖是一種著名的傳統小吃,在過去,沒有名目繁多的糖果,一塊塊米花糖,便是孩子們在春節時期,
  • 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
    【導讀】農曆年關將至,此時的迪化街商圈又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這條被稱為臺灣最有年味的百年老街再次化身「年貨大街」,濃濃的年味溢滿整條街道
  • 中式傳統糕點,綿延舌尖上的記憶
    顏色紅火的紅回回象徵著來年「回回紅」,雙喜糕代表「喜事連連」,寓意美好、口感香軟的糕點吃在嘴裡總有種幸福的味道。每逢過年,東陽城區西門菜市場邊的嵊駟橋巷,老許和記糕點坊的店主單蔚雲都會親自「操刀」,做幾份色香味俱全的中式糕點給大伙兒嘗嘗,期盼新年喜慶紅火。走進位作室,清甜的香味撲面而來,單師傅正「開工」製作紅回回和雙喜糕等中式傳統糕點。
  • 尋味探店:手工狀元糕 好寓意 好味道
    狀元糕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傳說古代曾有考生學子考試前吃了此糕,金榜題名高中榜首,因此得名。
  • 年味 | 嘉魚人吃豆絲,你pick幹的還是溼的?
    寒冬時節,不想出門過早,媽媽通常會煮一鍋臘肉豆絲,裡面臥個雞蛋加上幾片打了霜的白菜葉,是一年中最愜意最可口的早餐,也是每個嘉魚伢對家、對年的記憶。豆絲也是每個嘉魚人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到臘月,豆絲成了嘉魚人飯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在老城區的深巷裡,有一家經營多年的豆絲店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他家兩代做豆絲已有50多年,用材真、味道純,受到很多當地人和遊客的青睞。
  • 大同餅家帶著手工傳統年貨來了!老四會獨特的年味記憶!
    37年老字號餅家——大同餅家推出純手工油角、蛋散供大家選購用料足,純手工,花生油,傳統的味道!同樣帶著年味的還有蛋散,小小個的樣子十分討喜,酥脆金黃的表面還有芝麻,看著十分心動。
  • 正陽:「果子」香 年味濃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2021年2月3日,記者走進正陽縣寒凍鎮集市,看到到處是銷售傳統糕點「果子」的攤點和店鋪。集市上瀰漫著「果子」的濃香,讓人感到濃濃的年味。「我家世世代代做糕點,我已經是第五代了。」 今年54歲的孫新義一邊忙著給顧客挑選糕點「果子」一邊高興地說,寒凍鎮的「果子」是方園附近出了名的好吃,年年過年生意都很好。
  • 創意新味PK傳統年味,誰是你的菜!
    隨著時代的變遷,有很多人開始讓年夜飯「穿新衣」,選擇不再局限於傳統年夜菜品,人們常年外地奔波,五湖四海習慣各不相同,他們認為人團圓就是最好的寓意和祝福
  • 時尚春節家居布置,讓年味更濃
    新年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給自己的家裡來點新的點綴讓家中年味更濃呢?
  • 新橋菜市場,遇見遺失的年味.
    年味,其實就是踏實的味道。親人在身邊,新衣身上穿,食材堆滿桌,踏實。
  • 手工糖:傳遞的是年味 傳承的是習俗
    在石泉縣,製作手工糖,是一項傳統年俗,也是很多人對年的味覺記憶。每年快過年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自己動手做糖。
  • 大年初一丨春節家居裝飾,讓新春的年味更濃一些!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寄寓著人們對於闔家團圓的美好期盼,也有著辭舊迎新的重要寓意。
  • 年味國潮 | 純手工的「薄金」披薩,比硬幣還薄!
    年味國潮披薩:春節的大魚大肉變成披薩陷, 意式手工Romana Pizza(薄底)!現點現烤不算什麼,手工「黃金」拋餅,比硬幣還薄!一口一個脆!等米飯吸收濃鬱的海鮮味後,再用4種不同的芝士焗烤而成,鮮香味濃!
  • 【震驚】180元一張「百年老店」買來的膏藥貼,竟然是假的···
    百年老店?一查,網上經營的13家淘寶店所賣的20多種藥品成分竟然全都一樣,也沒取得國家規定藥品的批准文號!經查,這些都是假藥!更氣人的是,成本價只有8塊錢的膏藥竟然賣到180?太坑了!2015年9月的一天,泰州市民老孫被查出患上了帶狀皰疹,在醫院開了不少藥,但始終不見好,每天疼痛難忍。
  • 帶回家的年夜味,我們就要牛氣沖天
    滬上名菜 發酵麵筋加以花生、花菜、木耳、香菇燒制而成香香甜甜醬汁濃重是年夜飯中常見冷菜寓意:得成高就 四喜臨門香糯蓮藕選用上乘蓮藕、糯米、紅棗、蜂蜜煮製而成,糖藕軟糯其味清甜精選金錢花菇和大連鮮鮑經老雞、肉排、鳳爪燒燜扣燉而成,形似元寶肉質軟潤、鮑味醇香寓意:富貴吉祥 包羅萬有紅燒豬肘
  • 普拉託百年老店賣給華人! 店主: 就想找個聰明人接手! 結果意網友自己吵炸了鍋
    普拉託一家酒吧的老闆因長期飽受治安等問題的困擾,對自家經營已有百年的老店感到身心疲憊,最終決定將其轉讓給一名年輕華人。義大利Notiziediprato網站9日報導,這家位於普拉託市中心的店鋪自1918年開業以來,已有整整百年的歷史。同時,店鋪距離Piazza Duomo廣場僅咫尺之遙,地理位置非常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店主Rosi最終決定放棄自家的百年基業,將店鋪轉讓給他人呢?
  • 年味,最濃是「家」味——《除夕日記》之「外鄉人」在東陽
    當然,東醫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外地員工,春節期間,食堂也做起了美味的「年夜飯」,讓人不由地想起「家」的味道。除夕夜,室友忙活了一下午,煮了一桌子美味佳餚,平時不下廚的她,大顯身手了一把,真是意外的驚喜。舉杯同慶,羊年大吉,收穫多多,樸素的笑臉,豐碩的祝福,讓我們為自己的真誠動容。雖來自不同的地域,但普天同慶的中國年把我們凝聚在一起。於此,我嗅到了「家」的味道。
  • 年·味|最濃還是那碗胡椒豬肚雞湯.
    今日距離春節還有24天2021年的牛氣早已氣勢衝衝地走來今年冬季也比往年冷的更深入一些賦予你新年前進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