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一定是要吃的,這一點是地球人的共識,咱們中國人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西方人說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紳士晚餐吃得像貧民,反正都一個意思。儘管大家都知道早餐的重要性但是早上誰都想多睡一會兒懶得自己做早餐,所以很多年輕人的早餐都是在外邊吃的。最常見的立等可取並且味道好的早餐就是雞蛋灌餅雜糧煎餅之類的,有一位大媽賣早餐則是做了新花樣。
圖中這位大媽現年51歲,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她擺攤賣早餐已經有一些年頭了,她的早餐攤擺在了做小吃的黃金地段學校門口。很多接送孩子上下學的80後90年初期的一些中年人他們以前上小學的時候就在大媽的小攤上買過早餐。大媽做的早餐可以說是不走尋常路了,她做的是肉卷餅,各種火腿腸豆乾蔬菜以及雞柳粉蒸肉都可以卷進大餅。
她的小餐車上有攤餅的鍋子,還有一盆滷味食材放在爐子上溫著,另外有一摞粉蒸肉籠屜在爐子上,一大盆煮雞蛋也是放在盆裡下面有爐火溫著,餐車雖小功能倒是很齊全。盆裡面有烤腸魚丸豆腐皮豆腐乾海帶片,反正都是一些價格不貴並且很容易入味的好吃東西,一盆滷汁也簡單就是各種香料和醬油加水調的滷汁,因為她這個是小吃攤,做得都是些便宜素食材,沒有用雞架子鴨架子雞翅尖這些滷菜店習慣用的葷腥作為湯底吊滷,雖然滷汁沒有葷腥但是一樣很入味。
另外她還準備了幾個搪瓷湯盆的蔥花香菜以及一些自己調製的甜麵醬和辣醬,每一個小吃攤的靈魂都是自製醬料,各家的醬料製作材料和工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是調製出來的味道就是各不相同這也是小吃的一個神奇之處。大媽做的卷餅裡面卷的粉蒸肉是最特別的,以前她做的粉蒸肉肥瘦相間裹著米粉蒸出來特好吃,後來有些小學生不喜歡吃油膩的豬肉加之豬肉漲價她的成本有點高,所以後來粉蒸肉換成了粉蒸雞塊兒。
雞肉雖然也是肉,但是沒有豬肉味道香,因為雞肉的脂肪含量比豬肉低很多,於是大媽在用調料醃漬雞塊的時候多放了一些油,外面滾上米粉能夠很好地吸附油脂包裹住雞塊兒,這些粉蒸雞肉裡面都是不放辣椒的,喜歡吃辣的人都是食材放到餅裡面的時候再加辣椒麵或者辣椒油。
要想捲住這麼豐富的食材,而且有的食材還是湯水裡面滷過的,餅皮的厚度要比一般的雜糧煎餅和雞蛋餅都要厚一些,但是過厚了又很難捲起來,因而攤餅也是個技術活兒。好在大媽做卷餅已經二十年了,這點事兒對她來說根本不算問題。
鋪餅皮加滷水豆腐乾,取過籠屜把粉蒸雞塊往餅上一扣,喜歡什麼醬就刷什麼醬,如果還嫌不夠味可以撒一些調料粉,最後蔥花香菜葉一撒迅速將餅捲起來往塑膠袋裡一裝遞給客人同時收錢找錢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早晨小學生們上學校,很多孩子就跟媽媽要錢買一張卷餅吃,喊著:媽媽我要來一張餅。這種情況大人一般都會依著孩子買一張。
如此一張豐富美味的卷餅要多少錢呢?你可能想不到吧,這樣一張卷餅只要6塊錢,20年前是5塊錢一張,這麼多年下來只漲價一塊錢,儘管豬肉早已換成了雞肉,但是這麼豐富的配菜收這個價格還是很實惠的。不僅是小學生喜歡買大媽的卷餅當作早餐,很多年輕老師也會來這裡買卷餅。
各位讀者陛下們,你們有沒有吃過這樣的卷餅呢?俗話說大餅卷萬物,沒有什麼好吃的是一張餅卷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