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不收掛號費……浙江公布省級公立醫院收費詳單!

2021-02-20 浙江老年報

近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省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匯總表》,涉及綜合醫療服務類、醫技診療類、臨床診療類、中醫及民族醫診療類四大類別,包括特定情況取消掛號費、取消或加收診查費等6000多個子項。

此前,省醫療保障局、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浙江省省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已從8月1日起在杭13家省級公立醫院執行。

(名單來源:浙江發布)

調整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共11類、938項,其中價格提高項目879項、價格降低項目59項。取消可單獨收費醫用耗材加成政策,實行零差率銷售。

在此次公布的「匯總表」中,除計算機預約掛號服務、就診卡、病歷手冊門診外,注射、換藥、針灸、理療、推拿、氣功、血透、放射治療療程中不再收取掛號費。醫院就診卡或病歷手冊不超過1元。

項目名稱計價單位價格普通掛號費次0.0急診掛號費次0.0法定假日掛號費次0.0雙休日掛號費次0.0專家門診掛號費(副高)次0.0專家門診掛號費(正高)次0.0國家級名老中醫掛號費次0.0省級名老中醫掛號費次0.0

門診注射、換藥、針灸、理療、推拿、氣功、血透、放射治療療程中不再收取診查費。省級兒童醫院、省級其他公立醫療機構兒科門診診查費加收10元/次、兒科病房住院診查費加收10元/日,兒科門急診留觀診查費加收10元/日。手術治療,6周歲及以下兒童在原價格上加收30%。

你還想了解醫技診療類、臨床診療類、中醫及民族醫診療類等3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話,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加入浙江老年報社群

來源:浙江省衛健委官網、浙江發布、樂活100分

編輯:王興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全國大型公立醫院門診診金排行榜出爐!
    從榜單來看,入圍的醫院大多來自於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改革的地區,以浙江、江蘇為例,基本上都完成了城市公立醫院藥品零加成改革,同時取消了掛號費,設立門診診查費,收費標準較改革前的掛號費有了不小幅度的提高。
  • 門診掛號費含中央空調費?患者質疑收費標準!醫院:看病都收
    我們都知道,去醫院掛號是要交掛號費的。但是,這掛號費裡都包含了哪些費用您知道嗎?最近,海口的方女士在查看了前幾天在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收費票據時就發現,在1.8元掛號費的後面,註明含中央空調費。方女士說,自己從來都不知道還有這項費用,也不知道這項費用的收取是不是合理的,她希望我們能夠幫她問清楚。接到電話後,我們的記者也展開了走訪調查。
  • 2018年我國各級公立醫院門診及住院收費明細分析
    公立醫院收入情況 機構數11600個
  • 我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有調整 取消掛號費 方便門診診查費不超過1元 調整後,醫療費用有升有降將更多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
    除血液透析、床位費、經血管介入診療、手術治療四項外,各醫院可根據實際情況有上浮10%、下浮不限範圍內自主確定價格權限。診查費、救護車費、空調降溫費、取暖費、幹部病房床位費按我市現行價格規定執行。特需服務項目價格放開對於部分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個性化比較強的醫療服務和特需服務項目,放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收費標準由醫院自主確定。
  • 7月1日起,壽光公立醫院取消掛號費!!!(附詳細價格)
    7月1日零時起,我市公立醫院正式全面啟動新一輪「醫改」:市公立醫院取消掛號費,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檢驗項目價格,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
  • 上海各大醫院掛號費等醫療服務價格全面上漲
    據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調整表顯示,包括掛號費在內的多項醫療服務價格都普遍上調。以二級醫院為例,普通門診診查費從之前的13元調整到了16元,專家門診中,主任醫師的診查費從27元上漲到32元,副主任醫師的診查費從20元上漲到24元,除了掛號費,其他醫療服務價格也得到了不同幅度的上調。此外,特級護理、Ⅰ、Ⅱ、Ⅲ級護理以及新生兒護理費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 民生丨北京重大醫改舉措公布!掛號費取消啦!趕緊看看~
    這對您看病就醫有什麼影響,具體來說有3點變化:第一、4月8日零時起,全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取消掛號費、改收醫事服務費。第二、435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隨之調整,其中CT、核磁等大型檢查設備收費大幅下降。第三、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15%藥品加成。
  • 公立醫院的這項收費取消了,以後生病住院再也不用花這錢了
    日前,記者從市發改委(物價局)了解到,根據安徽省有關部門的通知,從25日起,我市取消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政策,同時調整部分病理檢查項目價格。今後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只能按實際進價銷售。        公立醫院醫用耗材加成取消    2015年4月1日起,我市正式啟動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改革醫院包括市一院、市二院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改革後,全面取消15%的藥品加成,同時降低部分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
  • 三甲醫院主任掛號費漲價,一次1000元!
    ▍特需掛號費漲了近5倍 日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的一則漲價通知在業屆流傳。通知表示,該院上海市名中醫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稱號,自2017年9月起,特需門診掛號費調整為1000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示範中醫院、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官網對這位名醫有詳細介紹:劉嘉湘,男,1934年6月生,福建福州人,國醫大師、龍華醫院主任醫師、終身教授等。 據《醫學界》報導,此前劉嘉湘的特需門診掛號費一直是268元。
  • 河南省公立醫院收費方式將迎重大變革
    2018年1月2日,河南省發改委、省衛計委、省人社廳聯合下發《關於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工作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日起在全省公立醫院啟動按病種收費改革
  • 一家24小時在線免費諮詢,給你省了去寵物醫院急診掛號費300元!
    一女子凌晨1點帶貓去人的醫院看病,原因竟然是:寵物醫院急診掛號費要300元,而人的醫院掛號費只要6元...有獨無偶,更有微博博主爆料,因為寵物醫院春節期間關門,一女子帶黑狗去人的醫院看病,而且獸醫掛號費一百元,到人醫院急診科掛號只要五元...
  • 掛號費100元!專家門診漲價引爭議,你怎麼看?
    且知名專家佔各院主任醫師總數的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知名專家門診診查費收費標準為100元/人次。規則要求知名專家診治患者不超過40人/日,知名專家門診出診原則上每周不得超過1次,每日知名專家門診出診醫師數量,不得超過當日醫院門診出診醫師總數的10%。
  • 專家掛號費漲到1000元,這是為啥?!
    該院上海市名中醫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稱號,自2017年9月起,特需門診掛號費調整為1000元。作者 | Adam來源 | 「醫學界」微信號又一家三甲醫院把特需診查費提高到了1000元!近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發出一則通知,該院上海市名中醫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稱號,自2017年9月起,特需門診掛號費調整為1000元。據龍華醫院相關負責人向《醫學界》透露,此前劉嘉湘的特需門診掛號費一直是268元,並且多年沒有提升。
  • 佛山公立醫療機構核酸檢測費用公布!
    「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目前儘早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有效手段,相關規定的出臺引起了大家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關注。
  • 【重磅】赤峰四旗縣公立醫院醫改:手術治療費漲30%
    醫療改革,百姓期盼很久了,現在赤峰市開始了這方面嘗試,6月8日,出臺了四個試點旗縣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6月8日,從赤峰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科了解到,赤峰市出臺了對四個試點旗縣公立醫院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掛號費、診查費等費用都調高了,其中,手術治療類項目調增30%。
  • 【關注】漳州將調整公立醫院醫療價格,這些手術收費提高了!
    為逐步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係,12月10日起,在「零差率」改革調價的基礎上,漳州有關部門將對漳州市公立醫院的市級
  • 浙江開展慢性病連續處方試點 不用月月跑醫院啦
    浙江將於7月1日起開展慢性病連續處方試點,再次調整慢性病藥物處方用量,7種慢病藥物調整為12個星期用量。2015年試點適用人員是省級醫保參保人員。  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可以免去舟車勞頓,還可以節省掛號費!
  • 濟南一醫院同一大夫不同院區看病,掛號費竟相差72 元!醫院解釋:貴有貴的理由
    這是大橋鎮的姚先生上個月在濟南一家醫院看病的遭遇。同一家醫院,同一位專家只不過換了個院區坐診而已,掛號費竟然相差如此懸殊,這讓他十分不解。今天上午,記者首先來到這家醫院的西院區了解情況。不過此時姚先生就診的周圍血管病科並沒有大夫坐診,服務臺的工作人員表示,醫院普通大夫的掛號費為9元,專家號為28元,大夫都是兩個院區輪流坐診。不過,東院區設有一個名醫堂,掛號費確實要高的多。
  • 泰安公立醫院收費調整!涉及醫用耗材,部分手術費、診察費……
    「我這次支架植入治療總花費為37700元,相比之前同樣的治療花費下降了997元……」11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據了解,自2019年12月10日起,我市全面取消各類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所有允許單獨向患者收費的醫用耗材,以實際購進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這是我市繼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加成後的又一重大惠民舉措。
  • 【城事】公立醫院收費方式將改變,關係每個佛山人
    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統一配送,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結合的複合型付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