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讀半年書沒花一分錢,學校反倒還給我們送錢,真是太感謝了!」1月29日,在平江縣天嶽街道洪田英的家裡,家長劉娓蘭接過三陽中學負責人送來的2000元慰問金,哽咽著說道。洪田英一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
2020年8月,《湖南日報》刊發通訊《「玻璃娃娃」,讓愛發芽》,報導了洪田英求學路上的真情故事。因為有三陽芙蓉學校的傾力幫扶,老師、同學、社會愛心人士的傾情付出,她順利地讀完了小學。
2020年9月,她該上初中了。媽媽帶著她來到三陽中學報到,這裡有寬敞整潔的校園,有生機盎然的花草樹木,一切都讓她感到新鮮有趣。但面對身邊陌生的面孔,她心裡又隱隱有些擔憂:他們會不會瞧不起我?在這裡,我能不能順利地讀完三年?
她還不知道,在三陽中學,她早就不是「新面孔」了。校長袁情安看過有關她的報導,又與三陽芙蓉學校有接洽,他在校務會上動情地說:「教育是有溫度的,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現在,『玻璃娃娃』要來我們學校讀書了,對這種特殊家庭的特殊學生,我們要特別關愛,讓她和其他孩子一樣茁壯成長。」
憂人之憂。開學之前,三陽中學就早早地為洪田英的到來做好了「籌劃」:瞧,她讀書的教室在一樓離廁所最近的地方,那是為了讓她不爬樓梯、生活上也更方便;媽媽劉娓蘭在食堂做事,並在校內分配了住房,那是好讓她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方便劉娓蘭陪讀;學校除了落實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的扶助政策,免除她的書本費和作業本費,補助生活費外,還免收她的夥食等費用。
果然,開學後洪田英一家就發現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媽媽住在學校,接送都非常方便,還隨時能照顧她。同學們熱心地幫助她,扶她上廁所,幫她端茶倒水,還背她到二樓閱覽室或五樓電腦室上課;科任老師無私地關心她,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對她進行單獨輔導;班主任盧振華更是無微不至地關愛她,用所學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引導她。很快,「玻璃娃娃」愛上了自己的新班級和新學校。
「洪田英很快就適應了初中的學習和生活,她雖然在行動上不太方便,需要有人照顧,但她自立自強,不向困難低頭。」盧振華說,「這是一個樂觀向上、有學習熱情,能坦然接受批評、微笑面對生活的陽光女孩。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與常人相比,洪田英的每一步都很艱難,但人生路上,有了他人的愛心接力,她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來源:蓬蓬愛娛樂
聯繫方式:(電子郵箱)admin@yiaini.com (投稿諮詢/交流合作/版權授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