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2013年3月25日,中國新聞網刊發了一則《深圳90後女孩當街給殘疾乞丐餵飯感動路人》的新聞。報導稱,在深圳打工的90後某女孩單膝跪地給殘疾乞丐餵飯。在配圖 照片中,一名身穿粉紅格子襯衫、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單膝跪地,在給一位患有殘疾的老人餵盒飯。女孩是湖南新化人,出生於1991年,目前正在深圳打工。3月 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著快餐店裡的盒飯後便掏錢為老人買來了盒飯,然後親自餵飯,被救助的老人則口齒不清,雙手患有殘疾。
【真相】一則名為「深圳90後女孩給殘疾乞丐餵飯」的圖片報導在各大新聞網站與微博上瘋轉,眾多網友為女孩豎起大拇指,稱讚此舉是社會正能量。但很快就有網友指出新聞是策劃團體炒作,有媒體人稱這是條假新聞,事發地點在深圳東門老街,不是文章所說的歡樂海岸。經深圳媒體證實,整個行為其實是某商業展的炒作。附近一位目睹拍攝過程的報刊亭老闆稱,女孩只餵了幾口飯,便隨拍照的男子離開。此後, 策劃者出面致歉,承認照片是擺拍。首發媒體中國新聞網也表示歉意,中國新聞社稱已對當事記者、網站當日值班責任人等做出了處理。
【成因分析及回應】這類假新聞以人性的道德為基礎,通過微博這一網絡平臺達到迅速擴散消息的目的,同時這類新聞因為更貼切老百姓的關注點,所以才會短短一天內引起那麼大的反響,然而我認為每一類這樣假新聞的出現都會慢慢降低人們對這社會的信任度,從而使每個人慢慢缺少應有的傳統社會道德,為近幾年出現老人摔倒在地,路人無人攙扶的新聞奠定一次又一次的基礎,同時據【京華時報】記者後續聯繫到採寫該報導的通訊員石金泉時,稱在接受核實的過程中,石金泉有多處說話不一致,石金泉說,事發時老人因為手抖,根本端不住正在吃的面,文芳看到了,覺得老人很可憐,面沒有多少了,就乾脆又去給老人買了一碗,這與報導不相符。還據石金泉回憶,從羅湖區東門老街到南山區歡樂海岸,他跟拍了整個救助的過程,石金泉開始稱,女孩陪老人步行尋找鄉親。記者查詢發現,兩地相隔近14公裡,步行需要近4小時,這與石金泉介紹的「下午4點出發,5點到達」並不相符。當再次被問及,石金泉則改口稱,3人系搭乘地鐵羅寶線,「女孩幫助將近70歲的老人買票」。對於網絡上地點的質疑,報導該新聞的署名記者鄭小紅解釋稱,「地點信息是系統自動生成的,我們也沒有檢查」作為一名媒體人,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利,違背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擅自捏造事實,欺騙受眾者的信任,為商家炒作提供方便是可恥的,同時我認為中國新聞網作為一個權威的新聞網,出現這種重大的報導新聞的錯誤,無疑使每個人對新聞的真實性蒙上多多少少的一絲陰影,這類新聞的出現不但嚴重損害了媒體自身的聲譽,還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同時這類新聞以單純追求商業利益為新聞的出發點,日益腐蝕著新聞傳播者應有的道德觀念,在此應杜絕這類假新聞的刊登,提高媒體的社會公信力,更不能以通過受眾者的關注點,贏得自己的利益,這樣才不至於走向道德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