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及臺灣媒體如何報導災難性事件中的遇難者消息

2021-02-22 新京報傳媒研究

BBC:

1,當報導災難遇害者、受害者時,必須全面而準確地加以報導以平衡公眾利益,避免過於悲憫的語調,避免任何不公正、侵害個人隱私的行為。

2,當描繪災難現場時,應該更加注意。當記者抵達災難現場,源於現場壓力,可能很難去判斷,此時應儘可能記錄更多事實。但在此情況下,也應在報導時多一些人文關懷。在使用照片過程中,應尊重正在悲痛中人的隱私。

3,儘管通過文字來描述現場可以傳達悲劇現場,但是為了最直接地表達事件帶來的死亡、創傷和悲痛,往往會使用更多的圖片材料。然而在整個災難中,我們需要尊重死者,尊重死者隱私和尊嚴。不應無端報導他們的死亡時刻,不應無端報導遇難者遺體的臉和他們受到重創的部位。

4,需要通過採訪遇難者家屬朋友等來還原遇難者經歷,不可以:強迫他們進行採訪;不停地通過電話、Email、簡訊或上門進行騷擾;賴著不走;跟蹤。

5, 還要注意審查報導。比如,向公眾展示某人的私生活細節。有兩個要點,來判定是否應該進行報導:報導對象,以及受眾。照片上的細節展示,可能不會冒犯打擾受害者和家屬,但是會激怒公眾。在報導悲痛和創傷時,用幾個簡短的詞語來解釋當時的環境,有利於消除誤會和不必要的衝突。

6, 當報導過去的災難事件,必須考慮如何能夠將受害人及家屬的悲痛最小化。即便這些事件中的事實材料已經在公開媒體發表使用過。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合理可行的情況下,倖存者和遇難者直系親屬的特徵如果要在鏡頭中出現,需要告知他們。如遇到相關方的反對,只有在公眾利益確實更重要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不顧其反對繼續我們的計劃。

(資料來源《BBC -Editorial Guidelines - Guidelines - Section 11_ War,Terror and Emergencies -Accuracy and Impartiality 》感謝崔瑩女士的幫助,編譯:靳秒)

【澳大利亞】Mindframe:

災難報導倫理規範需要考慮的要點包括:

1,在災難採訪現場,要遵照主管部門要求,如警察或緊急服務部門。特別是不披露尚未公布的信息,例如涉及者身份;

2,作為一名記者,要對現場解釋記者的作用。在採訪前,要爭取那些正在承受痛苦的人的理解;

在消息發布前,要給出一個清晰的報導方案角度及細節。讓被採訪者知道哪些內容會成為最終報導內容;

如果被採訪者在採訪過程中特別悲傷,應暫停採訪,讓採訪者離開現場會讓他的情緒和緩下來,而不是強制他繼續採訪;

3,避免洩露涉及者的身份,除非他們同意。在當局正式發布信息之前,不披露涉及者的信息;

如未經本人同意,避免對事件涉及者拍照、錄像,避免拍攝嚴重的受傷部位、肢體,或是屍體;

4,在報導發布前,要再三確認信息,確保當事人的認可同意。

(資料來源 Mindframe ,感謝崔瑩,靳秒編譯)

【日本】:讀賣新聞

1,在你面前有身體受到傷害或者面臨生命危險的人時,你要提供救援。但同時,不要忘記,你要通過報導來救助更多的生命。

2,採訪時,要尊重受害者和遇難者家屬的感受。

3,採訪時,要基於將教訓傳給後代並有助於未來防災減災的視點。

(資料來源:讀賣新聞採訪報導手冊(2013年版))

【臺灣】重大災難新聞之處理

請不要期待這些傷痛的受訪者,在所有媒體面前的的表現是一樣的。

請避免以預設立場去判斷受訪者的選擇

災變新聞都是突然發生的天災人禍,報社或廣播電視臺採訪組的主管應常與屬下溝通指導報導此類新聞的方式。

採訪組應事先思考重大或災難新聞的因應原則

記者應先有自己可能犯錯的心理準備。尤其是大新聞正在發現的熱潮。

請力求正確、清晰、平衡報導原則。

本文首發於《新京報傳媒研究第六卷》。來源:《重大災難新聞之處理:從九二一震災談起》,行政院新聞局編【臺灣】,臺北:【臺灣】行政院新聞局出版,2000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新京報傳媒研究

什麼是新聞,如何來做新聞?
新聞事件的背後又是什麼?
感謝您的關注!
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關於新聞的真相!

相關焦點

  • 休斯頓人如何悼念佛羅裡達恐怖槍擊事件遇難者?歐巴馬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
    魅力休斯頓網綜合報導  6月12日凌晨發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的槍擊事件震驚全球。這場發生在同性戀酒吧、造成50人死、53人傷的槍擊事件,是美國史上遇難人數最多的一次槍擊事件,也是9.11以來最為慘重的恐怖襲擊。遜尼派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公開宣稱對這起屠殺案承擔責任,並高調地表示要為槍手馬丁的襲擊行動「慶祝」。
  • 馬航MH370最新消息!意外發現神秘殘骸,遇難者家屬:真相到底是什麼?
    馬航MH370最新消息!意外發現神秘殘骸,遇難者家屬:真相到底是什麼?
  • 有個陸資公司想要收購臺灣媒體,結果...
    文/張耀升11月22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具有內地資金背景的DMG娛樂集團即將收購臺灣東森電視集團股權,此次交易金額高達六億美金,是臺灣史有來金額最高的交易案之一,但此舉卻也引發內地資金進入臺灣媒體的疑慮,引起臺灣島內的議論。
  •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最新:153人死亡 死者中發現亞洲面孔
    (人民日報)【習近平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11月14日,習近平就法國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習近平表示,在此法國人民悲傷的時刻,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名義,對這一野蠻行徑予以最強烈譴責,向不幸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傷員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 【今日頭條】英國媒體報導 IU《zeze》引發質疑事件
    英國guardian報導IU《zeze》引發質疑事件英guardian「IU《zeze》質疑」海外也舌戰
  • 臺灣第一家H&M開業,看看臺灣媒體是如何報導的!
    臺灣女星楊丞琳就穿了一款潑墨風禮服,時髦剪裁搭配漂亮色彩,高級定製服的感覺,有木有?楊丞琳現場表示:「我一直很期待H&M登陸臺灣,現在等待終於結束了!H&M的進駐,相信能為臺灣的時尚愛好者激發更多別出心裁的穿搭靈感。」
  • 「明年將是災難性的,但人類一定能熬過去」
    據路透社紐約12月4日報導,聯合國高級官員當地時間周五對擁有193個成員的聯合國大會說
  • 宋芸樺說「中國是祖國」後 臺灣省媒體反應如何?
    近日報導了《西虹市首富》女主角、臺灣演員宋芸樺被曝光曾說「最喜歡的國家是臺灣。」引發的爭議。
  • 三浦春馬去世|名人效應下的「死亡」話題,媒體應如何報導?
    當媒體把自殺事件描述為可以接受的、浪漫的,或是描述的對象行為結果獲利,這些如果都符合觀察者的期許,就會更有效地強化觀念、促進模仿自殺行為。而大眾傳媒在過往的自殺事件報導中,實際上也表現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傾向。這些傾向既是現有報導中的問題,同時也是今後報導中應加以規避的要素。 "死亡"本身足以引發好奇心,名人的死亡更是媒體不會錯過的報導內容。
  • 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
    臺灣華航空難發生在2002年,當時飛機上所有的人都不幸遇難了,但是沒過多久就在網上傳出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據說是一位遇難者留下來的錄音
  • 含英語、法語、德語|中國新聞網招募海外社交媒體運營專員&國際新聞編輯
    中新網秉承中新社"國際視角+親和力"的報導風格,新聞資訊內容準確、豐富、時效強、文風輕鬆活潑,受到廣大網友,特別是公務員、新聞界、文化界和商界專業人士的歡迎。中新網現開設有時政、理論、社會、國際、財經、產經、金融、汽車、生活、臺灣、港澳、華人、娛樂、體育、文化、圖片、視頻、直播等頻道,並開辦了圖片庫等。
  • 連續兩起小孩101大樓小便事件 大陸人?臺灣人?
    【新聞】連續兩起小孩101大樓小便事件 大陸人?近日,臺灣媒體報導,知名餐廳「鼎泰豐臺北101店」竟發生陸客小童當眾撒尿事件,尿液還噴濺到桌上菜餚,陸客竟還要求免費換菜。昨天,又有臺灣媒體報導,又有大陸男孩在101用餐區的餐桌旁尿尿,但是該報導卻引來了眾多的質疑。
  • 媒體在Donald Trump事件上的選擇性報導
    wmr寫道 "很多西方媒體報導了關於英國議會網站上要求禁止Trump入境的請願,但很少有媒體報導請願人數接近,要求英國在ISIS被消滅前禁止接受移民的請願。Trump要求在弄清發生了什麼之前,禁止接受相關宗教入境。此言論發表後,媒體幾乎一致發表稱他是「種族主義者」的消息。
  • 最新消息!有中國公民受傷!
    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5日證實,一名中國公民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爆炸中受輕傷。使館方面說,傷者是一名在黎中資企業員工,被碎玻璃劃傷,目前已接受救治。黎巴嫩總統奧恩強調,要徹查爆炸事件,並將嚴懲相關責任人。黎總理迪亞卜稱這一爆炸是「災難」,誓言要讓肇事者「付出代價」。迪亞卜宣布5日為全國哀悼日。據媒體報導,黎巴嫩情報部門中的消息人士稱,黎巴嫩國家安全局5個月前就因貝魯特港口有大量硝酸銨展開了調查。該電視臺報導稱:「國家安全機關5個月前,曾要求對貝魯特港第12號棚庫內有爆炸物展開調查。」
  • 印尼總統下令找排華遇難者萬人塚!
    >對於半世紀前發生的排華屠殺事件,印尼國內呼籲打開禁忌話題,直面真相的呼聲不斷。  25日,印尼總統佐科下令在全國各地尋找遇難者的萬人塚。據印尼《雅加達郵報》26日報導,佐科當天召見政治、法律和安全統籌部部長魯胡特。後者在進行媒體通報時說,總統指示「要是真有大屠殺慘案的萬人塚,政府部門就要找出來」。
  • 港鐵太子站「遇難者」,在英國「復活」了
    但尷尬的是,被傳已經「被打死」的一名香港青年,近日在英國現身了……被反對派傳在去年「831」事件中被警察打死、名為「韓寶生」的香港青年,29日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現身」,自曝其真名是王茂俊,並澄清他還「活著」,現已潛逃到英國尋求政治庇護。這名被網民流傳名為「韓寶生」的所謂「8.31「遇難者」,日前現出真身。
  • 梅根公布流產消息後,哈裡首次公開講話;英媒報導中發布驚人消息
    據《每日郵報》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蘇塞克斯公爵哈裡王子在網飛公司(Netflix)自然保護紀錄片平臺WaterBear(水熊)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 臺灣小燈泡事件 怎樣為悲劇畫上休止符?
    一個原本是小朋友最開心、一家同樂的日子,卻因為前不久的小燈泡遇害事件,讓臺灣的孩子和家長們開心不起來。人們震驚,因為兇手之殘忍、冷血令人髮指;人們震驚,還因為近年來臺灣這樣的隨機殺人事件頻發,沒有特定目標、沒有特定時間,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攻擊的對象,社會大眾成為驚弓之鳥,充滿不安全感,讓「最美風景是人」的寶島蒙上陰影。  臺灣社會究竟怎麼了?如何有效防範一再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臺灣民眾期待理性、深入的反思。
  • 有中國人在黎爆炸中受傷,當地25萬人無家可歸
    據黎巴嫩紅十字會方面透露截止目前爆炸事故已造成超過100人死亡約4000人受傷政府預計死亡人數還會增加戳視頻看更多▽黎巴嫩總統奧恩在總統府的社交媒體帳號發表聲明稱港口倉庫內存放2750噸硝酸銨長達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5日證實有一名中國公民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爆炸中受輕傷使館方面說傷者是一名在黎中資企業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