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二批)》,收錄了18種/類化學品。這份《名錄》包含:苯和鄰甲苯胺等確定的人類致癌物、
全氟辛酸(PFOA)和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苯並[a]芘等多環芳烴類物質、鉈及鉈化合物等重金屬類物質等,涉及石化、塑料、橡膠、製藥、紡織、染料、皮革、電鍍、有色金屬冶煉、採礦等行業。這些化學品普遍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在我國有大量生產使用或者在環境介質中被廣泛檢出,潛在環境暴露高。二是固有危害較大。《名錄》重點篩選應當優先實施環境風險管控的化學品,以實現兩個主要目的:一是發揮「發動機」作用,為水、氣和土壤中有毒有害汙染物的環境風險管理提供基礎支撐。二是促進公眾及相關企業充分認識所生產、使用化學品的環境與健康危害,提升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意識和水平。《名錄》提出了可能採取的環境風險管控措施選項,包括:依法納入有毒有害大氣/水汙染物名錄、重點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等實施環境風險管理;依法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及信息公開;依據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和《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對相應的化學品實行限制使用或鼓勵替代措施。據悉,2017年12月,原環保部等發布《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一批)》,包括1,3-丁二烯、短鏈氯化石蠟、
全氟辛基磺酸及其鹽類和全氟辛基磺醯氟、二氯甲烷、甲醛等22類化學物質。
❶ 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❷ 複製網址在瀏覽器打開
www.sif.org.cn
❸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
1、鑑於本平臺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繫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繫,著作權人發現本平臺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平臺聯繫, 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平臺將及時處理。郵箱:suguanghui@hgxcl.org.cn
2、本平臺文章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需保留本平臺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法律責任。
4、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於氟矽材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