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視點】「藍色」垃圾督導員 助力垃圾分類​​

2021-02-19 新城組工

如今垃圾分類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通過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市民的參與度也是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引導居民做好這項工作,在祥園社區轄區內活躍著一支藍色的隊伍---垃圾分類督導員,他們不怕髒、不怕苦,用實際行動在做好垃圾分類這項工作。

近日,記者來到呼鐵家園C區記者看到,一群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垃圾分類督導員,他們在小區垃圾桶旁邊辛苦地忙碌著。今年76歲的劉桂芬是其中一員,她說自從社區成立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之後,她就踴躍報名參與其中,一個鉤子、一把掃帚、一包塑膠袋,每天天還沒亮,她就帶著自己的這些工具和其他分揀員一起,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就得一袋一袋的撿出來!這一堆就放這邊,這是廚餘垃圾 ,剩下這些我們看著差不多就放。我現在每天拿著塑膠袋放地下,一袋一袋的分好的垃圾,因為裡面不能有塑料,不能有爛紙,所以必須挑揀垃圾的時候乾淨點。」邊說,垃圾分類督導員劉桂芳邊利索地將面前的垃圾分類放置妥當,「我的眼睛不好使,有時候摘下來,這樣分揀垃圾,確實挺辛苦,這個工作確實不好做,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

為了將小區居民倒出來的垃圾進行及時分揀,分揀員們在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就堅守在崗位上,忍著寒冷和垃圾散發的臭味,雙手不停的在混裝的垃圾裡,對乾濕垃圾進行著分揀,這樣就能趕在垃圾清運車到達之前,將所有的垃圾分揀完成。雖然有些髒、累,但大家每個人都在盡心盡力地做好這項工作。

「儘管有點髒、有點累,我們幹的也是挺起勁的。」同樣覺得很有成就感的是督導員陳路愛,她告訴記者「現在居民倒垃圾的時候說,我們不好意思混合起來啦,有的居民自己都分開了。分開我們就好分揀了,我覺挺好。」

讓垃圾各歸其位的同時,分揀員們也通過桶邊指導、宣傳,來帶動提高小區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引導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

新城區東風路街道祥園社區黨委書記王喆告訴記者,「呼鐵家園B、C區總共是5876戶,我們配備有22名分揀員。他們基本上都是轄區內的弱勢群體和老人。我們前期通過招聘的方式,讓大家踴躍報名。沒想到來參與這項工作的人特別多,而且大家工作的過程中也是越來越有激情。近期我們22名分揀員配備了著裝,也是想通過他們打響我們綠色保衛戰。」

相關焦點

  • 桂花園社區垃圾分類搞「創新」,4名專職督導員、垃圾分類服務第三方開展合作
    「酒瓶、調料瓶要放在可回收垃圾的箱子裡」、「扔的綠葉菜、罐頭和水果屬於溼垃圾,投放前應儘量瀝乾」……桂花園社區紫金庭院內4名身穿螢光綠小馬甲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正在配合街道
  • 分類清潔直運模式,全面助力鄉村垃圾分類
    、三陽村周家埭村、杭富村等村率先實行垃圾分類清潔直運模式「之前是各個村社保潔單位將垃圾桶運置直運中轉站處置,沿途存在拋灑滴漏的情況。」投入機動車司機2人、跟車集運員2人,8噸其他垃圾壓縮車1輛、3噸廚餘垃圾壓縮車1輛,清運車輛應用均裝載GPS、車載稱重系統等信息化設備,加大對垃圾收運的智能管理力度,提高收運工作的效率與便捷性。自垃圾分類清潔直運模式開展以來日均清運其他垃圾15噸、易腐垃圾3噸 駕駛收集車的駕駛員既是司機,也是垃圾分類督導員。
  • 大連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進入倒計時!這些新生活習慣需要養成
    大連社會督導員分為兩類 因上海市出臺垃圾分類政策而走紅網絡的「你是什麼垃圾」一度成為垃圾分類投放環節的玩笑梗。今年5月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後,《人民日報》曾以《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來了!》為題,報導了垃圾分類志願者、引導員的工作場景。 大連版「你是什麼垃圾」也即將發問。《條例》明確,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社會督導員制度。
  • 白鶴洞街志願垃圾分類督導員上線,讓垃圾分類不再「蒙查查」
    每日早晚,白鶴洞街人流量較大區域的垃圾桶旁,都出現了志願引導員的身影,監督指引居民準確投放垃圾。廣州市垃圾分類撤桶一年來,白鶴洞街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已達九成多。近日,白鶴洞街組織轄內黨員、居民志願者參加垃圾分類站桶活動,宣傳並指導垃圾分類準確投放。
  • 【媒體聚焦】潮海街道創建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
    「你好,果皮和廢紙是兩類垃圾,應分裝在兩個垃圾袋裡分類投放。」近日,即墨區潮海街道河南楊頭社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正式上崗,並對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情況進行檢查及分類投放指導。河南楊頭社區是潮海街道首批實施垃圾分類的社區,共涉及居民1737戶。街道已建成4個標準化四分類投放桶點並投入使用,每個桶點配備四分類垃圾桶12個,同時組建由20人組成的督導員隊伍督導居民有效投放垃圾。
  • 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四團鎮「三色鳥」助力垃圾分類!
    他們均來自四團鎮社事中心,此次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助力漁墩村村容村貌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為了面向村民群眾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經過一上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志願者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但炙熱的陽光絲毫不能消減大家的熱情。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乾淨整潔的微公園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型環保塑膠袋,它與垃圾分類顏色相匹配,有四種不同的顏色,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
  • 垃圾分類,TeraSunny志願者在行動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北京馬上要實行垃圾分類啦!TeraSunny志願隊的同學們已經行動起來。
  • 垃圾分類「守門員」_蘇州圖聞_蘇州新聞網
    每天晚上六點半,在園區中央景城北門生活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60多歲的劉訓網都會準時到達開門,為社區居民投放垃圾做準備。老家在鹽城的劉訓網老人和老伴李豎青今年來到園區,居住在兒子家裡,主要是為了照顧孫子。他說,平時除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沒有其他什麼事可做,了解到小區在推進垃圾分類,就積極參與了進來,主動要求到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工作,對投放垃圾進行分類和監督。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據悉,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每天,響亮的電子音樂都會在社區周邊數次響起,提醒居民把已分好類的垃圾放上垃圾車。垃圾帶出家門前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資源、廚餘與一般垃圾等三類。資源垃圾主要包含廢紙、廢鐵鋁和玻璃容器、廢電池、廢燈管等,廚餘垃圾主要指生、熟食物、殘渣以及有機性廢棄物,其餘則為一般垃圾。
  • 榆中縣啟動全域無垃圾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月活動
    為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積極營造「人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8月31日,榆中縣執法局和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在縣健身廣場聯合開展了全域無垃圾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二、我國垃圾分類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 「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蓮都這些小區垃圾分類有了新舉措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社會關注度不斷提升,御景閣小區的業主們也越來越重視垃圾分類工作,集體加入到了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御景閣位於紫金街道星湖社區,現有546戶居民,是2019年蓮都區新增的第三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小區。隨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小區工作的推進,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的選址問題被提上日程。
  • 「你是什麼垃圾?」——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誰能想到,這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有一天竟成了上海朋友的日常。
  • 年度最佳分類人 Vol.05 | 垃圾分類也有我們家的一份功勞
    本期「最佳分類人」專訪中,我們想要介紹的是目前居住在珠海的陳先生。希望心系環保的你在看完本期專訪後,能重新定義垃圾分類這件利國利民的「小事」,下面就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陳先生    「垃圾分類也有我們家的一份功勞」  據了解,陳先生的兒子便是在村委會中工作,說到垃圾分類陳先生倍感驕傲道「我們村這垃圾分類可是有我兒子的一份功勞咧
  • 【哈回資訊】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也陸續推動垃圾分類行動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垃圾分類是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全國的家長、教師和小朋友們都要懂得垃圾分類常識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 請聽「小小諸葛亮—馬晨函」對垃圾分類的建議
    第一個就是「小小諸葛亮圓桌會——垃圾分類,請聽我說!」活動,在該活動圓滿結束後,參與的青少年和家長們紛紛表達了對活動意義的認同,社會主流媒體也給予了正面的報導。錢江新城實驗小學馬晨函同學在活動中發言,他認為:垃圾分類是自己的事情,只要「做好自己」,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各個環節的人都可以輕鬆一點,建議社區可以多投放幾個垃圾桶,垃圾桶和垃圾袋質量要好一點,這樣可多次利用,減少塑料產生,也環保。經過馬晨函及其家長的同意,小壹把活動現場的發言視頻分享給熱愛公益事業的所有人。
  • 最新垃圾分類標識,你get了嗎?
    重點來了,最新分類標識都在下面,這個新時尚你get了嗎?一、分類標誌    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種,其示意圖如下:1.收集容器分為可回收物(藍色)、有害垃圾(紅色)、易腐垃圾(綠色)和其他垃圾(灰色),當收集容器顏色為藍色、紅色、綠色、灰色,可直接在相應顏色容器上使用白色分類標誌或白色帶小圖標分類標誌或白底彩圖分類標誌,示意圖如下:白底彩圖分類標誌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