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洞街志願垃圾分類督導員上線,讓垃圾分類不再「蒙查查」

2021-02-08 大洋網


「女士,您好,您這擦過手的紙巾不能放在『可回收垃圾』桶裡,要放在『其他垃圾』桶裡。」


「阿姨,您這個塑料瓶得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裡。」


「小朋友,你這個電池不能隨便扔哦,要扔到『有害垃圾』桶裡。」



每日早晚,白鶴洞街人流量較大區域的垃圾桶旁,都出現了志願引導員的身影,監督指引居民準確投放垃圾。廣州市垃圾分類撤桶一年來,白鶴洞街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已達九成多。近日,白鶴洞街組織轄內黨員、居民志願者參加垃圾分類站桶活動,宣傳並指導垃圾分類準確投放。





「靚女?分好了麼?有沒有餐廚垃圾呀?」早上7時左右,在山頂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志願者好姐正對著一袋垃圾仔細「盤查」。「分類做的很好,下次記得把面巾紙也單獨拿出來。」好姐一邊說著,一邊接過了這袋垃圾,就地分類。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覺得豬都能吃肯定就是餐廚垃圾,其實是不準確的,比如常吃的玉米排骨湯中,玉米棒和大骨頭屬於其他垃圾,因為它很難降解,還有玉米須、椰子殼等。」現在,好姐已經成為了垃圾分類專家,基本只用看一眼袋子,便能準確的識別出其中的問題。




自白鶴洞街開展垃圾分類站桶志願行動以來,每日7時—9時、19時—21時的「守桶」,便成了好姐的日常工作之一。除了幫助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志願者們還擔負著及時清理垃圾桶,清掃附近地面的工作,站桶行動開展以來,社區環境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對此,社區居民都讚不絕口。






近日天氣轉冷,但以好姐為代表的志願者依然風雨無阻堅持每日站桶。遇到居民分類不清晰的,主動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普及,引導居民破袋投放。看到有不小心撒在一旁的垃圾會主動進行清理,確保桶點的衛生整潔。











目前,廣州市已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2019年全市居住小區100%完成樓道撤桶,垃圾分類工作對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節約社會資源等意義重大,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做好垃圾分類,從自身做起!


今天,你垃圾分類了嗎?


圖源:白鶴洞街辦事處

相關焦點

  • 【新城視點】「藍色」垃圾督導員 助力垃圾分類​​
    如今垃圾分類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通過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市民的參與度也是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引導居民做好這項工作,在祥園社區轄區內活躍著一支藍色的隊伍---垃圾分類督導員,他們不怕髒、不怕苦,用實際行動在做好垃圾分類這項工作。近日,記者來到呼鐵家園C區記者看到,一群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垃圾分類督導員,他們在小區垃圾桶旁邊辛苦地忙碌著。
  • 桂花園社區垃圾分類搞「創新」,4名專職督導員、垃圾分類服務第三方開展合作
    「酒瓶、調料瓶要放在可回收垃圾的箱子裡」、「扔的綠葉菜、罐頭和水果屬於溼垃圾,投放前應儘量瀝乾」……桂花園社區紫金庭院內4名身穿螢光綠小馬甲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正在配合街道
  • 垃圾分類 志願家庭在行動(三)
    垃圾不是廢物,很多垃圾都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如果把所有的垃圾不經分類,只是集中起來,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對環境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環利用的,經過簡單的加工仍然會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而不經分類的垃圾必然會經歷很長時間的排查刪減才能進行處理。而通過丟棄前,人們主動的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後續垃圾的分類整理。
  • 分類清潔直運模式,全面助力鄉村垃圾分類
    、三陽村周家埭村、杭富村等村率先實行垃圾分類清潔直運模式「之前是各個村社保潔單位將垃圾桶運置直運中轉站處置,沿途存在拋灑滴漏的情況。」對此,相關單位多次與鎮各相關部門開展溝通對接並開展實地勘查,確定在雙浦鎮轄區內袁家浦村、湖埠村、三陽村、周家埭村、杭富村等五個村莊實行垃圾分類清潔直運模式。
  • 垃圾分類「守門員」_蘇州圖聞_蘇州新聞網
    每天晚上六點半,在園區中央景城北門生活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60多歲的劉訓網都會準時到達開門,為社區居民投放垃圾做準備。老家在鹽城的劉訓網老人和老伴李豎青今年來到園區,居住在兒子家裡,主要是為了照顧孫子。他說,平時除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沒有其他什麼事可做,了解到小區在推進垃圾分類,就積極參與了進來,主動要求到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工作,對投放垃圾進行分類和監督。
  • 大連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進入倒計時!這些新生活習慣需要養成
    大連社會督導員分為兩類 因上海市出臺垃圾分類政策而走紅網絡的「你是什麼垃圾」一度成為垃圾分類投放環節的玩笑梗。今年5月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後,《人民日報》曾以《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來了!》為題,報導了垃圾分類志願者、引導員的工作場景。 大連版「你是什麼垃圾」也即將發問。《條例》明確,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社會督導員制度。
  • 【媒體聚焦】潮海街道創建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
    「你好,果皮和廢紙是兩類垃圾,應分裝在兩個垃圾袋裡分類投放。」近日,即墨區潮海街道河南楊頭社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正式上崗,並對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情況進行檢查及分類投放指導。河南楊頭社區是潮海街道首批實施垃圾分類的社區,共涉及居民1737戶。街道已建成4個標準化四分類投放桶點並投入使用,每個桶點配備四分類垃圾桶12個,同時組建由20人組成的督導員隊伍督導居民有效投放垃圾。
  • 「垃圾分類Easy Fun」|垃圾分一分 環境美十分之垃圾分類歷奇遊戲體驗活動
    2021年2月25日,由從化區志願者協會承辦、天河區協創志願服務中心協辦的「我創碧水」從化碧水新村鄉村治理公益創投大賽之「垃圾分類Easy Fun」社區環保教育公益項目——垃圾分類歷奇遊戲體驗攤在碧水新村跳舞廣場舉辦成功。新年新氣象,垃圾分類新起航。
  • 年度最佳分類人 Vol.05 | 垃圾分類也有我們家的一份功勞
    為了讓自己身邊的環境變的更加美麗  他們開始在家安置生活垃圾分類桶;  開始不再使用一次性用品;  開始每頓飯都儘量光碟;  開始帶動家人朋友一起;  體驗環保生活中的趣味  他們有的已經是小區裡的分類大師  有的開始投身到環保事業中來  從一顆稚嫩的「小樹苗」  長成分類領域的參天大樹
  • 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每天,響亮的電子音樂都會在社區周邊數次響起,提醒居民把已分好類的垃圾放上垃圾車。垃圾帶出家門前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資源、廚餘與一般垃圾等三類。資源垃圾主要包含廢紙、廢鐵鋁和玻璃容器、廢電池、廢燈管等,廚餘垃圾主要指生、熟食物、殘渣以及有機性廢棄物,其餘則為一般垃圾。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二、我國垃圾分類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 石景山八角北路社區親子志願服務隊帶頭宣傳垃圾分類
    「阿姨,這是垃圾分類手冊,看了以後會對您的垃圾分類有很大幫助哦。」「爺爺,您的垃圾有一部分屬於其他垃圾,不能放在廚餘垃圾桶,我幫您一起重新分類吧……」1月9日早上,石景山八角北路社區的小志願者們守候在垃圾桶旁,向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居民分門別類將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中。
  • 社會實踐 | 環境保護在心中,垃圾分類在手中
    為進一步響應政府號召,大力推進華軟學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努力倡導「綠色社區低碳生活」科學理念。保護地球環境,建設美麗城市,人人有責。低碳環保的理念,萌發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和自覺性。2020年12月17日下午,伴著絲木棉花開的季節,築夢義教服務隊前往蓮塘小學開展主題為「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志願活動,給同學們上一堂有趣又有意義的課。
  • 垃圾分類怎麼分?這首歌話你知!
    「分開垃圾有金山,全係為保綠地時常靚,愛心福蔭情無限.」「莫畏言其煩,詳細分清,咪亂,確實要把關.」日前,朗朗上口的垃圾分類主題粵曲響徹昌崗地區黨團教育中心。原來,這是昌崗街社工服務站聯合昌鳴粵韻團開展的「垃圾分類要分擔」快閃活動,旨在通過新穎的傳唱宣傳方式,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同時傳播中華傳統戲曲文化。據了解,此次快閃活動演唱的粵語歌曲《垃圾分類要分擔》圍繞垃圾分類主題作詞作曲,傳達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呼籲大家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 垃圾分類新技能,你get了嗎?--記福州市國貨路小學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報導
    只要你輕輕點點手指,保證在輕鬆愉快的十分鐘裡,學會垃圾分類的知識。       這就是我校德育組和信息組,以垃圾分類常識為基礎,輔以我校智慧課堂技術模板,共同聯手設計的《垃圾分類連連看》和《競速飛行》趣味小遊戲。操場上處處都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輕鬆的遊戲體驗中,在愉快的遊戲競爭中,孩子們不僅增長垃圾分類的知識,更是收穫了將垃圾成功分類的喜悅。
  • 中對口村垃圾分類大獎賽圓滿落幕 垃圾分類已蔚然成風
    鎮治辦主任彭瑞芬說,中對口村作為省級垃圾分類示範村,垃圾分類工作已成為龍港鎮的領頭雁、樣板村,但是全鎮目前垃圾分類的方式還較為傳統,尤其缺乏對個人分類的激勵機制。     「垃圾分分類換的積分真能拿上大獎。」陳和木領回的電飯煲獎品讓臺下的村民很是羨慕,一下子對垃圾分類換積分的熱情提升了不少。
  • 新北區加快垃圾分類體系建設,試行垃圾四分類智能投放
    今年,常州市印發《2020年常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公布第四批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點位清單。《方案》指出,2020年,全市1904個公共機構將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 垃圾分類,TeraSunny志願者在行動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北京馬上要實行垃圾分類啦!TeraSunny志願隊的同學們已經行動起來。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四團鎮「三色鳥」助力垃圾分類!
    他們均來自四團鎮社事中心,此次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助力漁墩村村容村貌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為了面向村民群眾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經過一上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志願者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但炙熱的陽光絲毫不能消減大家的熱情。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乾淨整潔的微公園呈現在了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