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亞北非路在何方 ======
8月16日,在敘利亞東部動亂城市代爾祖爾市,當地居民為部隊送行。敘利亞軍隊裝甲部隊16日開始從東部動亂城市代爾祖爾市撤離,返回軍營。新華社發(巴西姆攝)
國際觀察:穿越中東動蕩的迷霧
動蕩遠未止息,未來迷霧重重。中東劇變將如何繼續演進?將如何影響這一地區的政治生態?將對大國的利益產生什麼樣的牽扯?
繼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之後,眼下在中東動蕩漩渦中顛簸得最厲害的,要數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和葉門的薩利赫政權了,儘管約旦、巴林、摩洛哥等國的政權也面臨危險的暗流。
在敘利亞和葉門,儘管巴沙爾和薩利赫一再承諾推動民族對話,繼續加大改革力度,但反對派的目標已遠遠不滿足於此。他們要的是推翻現政權,建立新政權。這就把他們同政府的矛盾推向了勢不兩立的境地。
中東劇變前,這一地區的內部平衡由兩大派構成:一是以埃及和沙特為核心的溫和派,一是以伊朗、敘利亞為核心的激進派。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都背靠後一派。
中東劇變後,發生政權更迭的國家和由沙特、巴林等海灣君主制國家組成的海灣合作委員勢力明顯加強,土耳其外交勢頭也明顯加強。
埃及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區域戰略研究中心成員阿克拉姆·胡薩姆表示,就區域影響力而言,埃及和土耳其將會增強,而伊朗和敘利亞會削弱。
西亞北非面對艱難整合
僵持5個多月的利比亞戰局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利比亞的後卡扎菲時代突然來臨。但西亞北非地區局勢並沒有因此而趨於平靜,西方國家又將矛頭對準了敘利亞。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日前在接受國家電視臺專訪時說,敘利亞人民的覺悟保衛了祖國,挫敗了在近幾周內推翻敘利亞政府的陰謀。西亞北非地區是否還在醞釀新的風暴,是當前人們格外關心的問題。
捲入動蕩的西亞北非各國情況雖有不同,但共同的問題是,長期以來,大部分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嚴重失衡,改革步伐和相關制度建設明顯滯後於當今時代的發展。許多國家獨立後依然保持著部落式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政治體制混合了傳統和現代的因素。今年以來發生的動蕩表明,這些國家的民眾在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反映他們對本國政治和社會轉型的迫切需求,也可視作是該地區國家政治和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一部分。
顯然,這一進程並不會隨著領導人下臺、政權更替而結束。西亞北非地區面臨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是由其社會文化和歷史發展狀況決定的,轉型過程中涉及的許多深層次問題也不是僅僅推翻了舊政權就能得到解決的。中東動蕩迎來新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