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迪卡儂,睜大了沒見過世面的雙眼。
這是啥地方啊?
商場像個大倉庫,衣服帽子鞋網球啞鈴很隨意地擺在貨架上,花花綠綠不太高級的樣子。超大的打折標籤,從9.9的手套到199的運動鞋,便宜得毫不矜持……
那邊怎麼亂鬨鬨的?店員竟然帶著顧客花樣踢足球,還有個小朋友舉著撈魚網子滿場跑……什麼奇葩商場啊!
這些令人震驚的場景,就是迪卡儂的最大的品牌特色。
迪卡儂一家成立40餘年的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商品牌,不見法式精緻和浪漫,城鄉接合部的氣質倒是很濃鬱。
這種觀感,源自迪卡儂讓你媽都服氣的「摳門」策略。
不少人沒聽說過迪卡儂,因為它不捨得花錢打廣告。迪卡儂中國區媒體經理曾經表示過,迪卡儂廣告費用只佔營業額的 1%,主要是靠口碑營銷,約50%的新顧客是通過口耳相傳來到店裡的。
它的大賣場也是簡單又粗糙。
入口藍白相間的大招牌上只寫了品牌名字。冷色燈光搭配沒有裝飾的白牆,低調得就像一個廢棄的工廠或倉庫。
迪卡儂比你家門口的地攤還接地氣,誠懇而毫無保留地把標籤和價格展示清楚——哥們兒,我打折呢,你看原價299現在199,你踩我一腳試試。結帳也沒有鞋盒,迪卡儂是用塑膠袋裝給你的。可以像買菜那樣拎著走,可以在胳肢窩底下夾著走,回頭率絕對高於你甩著Dior的紙袋子。
他們還振振有詞的說:「鞋盒會佔據更多貨架空間,物流費用和銷售成本也會增加,銷售人員還要花時間去整理,這些都是成本。」
為了儘可能地降低成本,迪卡儂甚至建立了一套高度垂直的供應鏈,研發、設計、生產、物流、銷售自己全包了。目前,迪卡儂共有20個自有品牌,佔迪卡儂商場所有品牌的90%,其銷售額佔整體營業額比率超過95%。
「不務正業」 :「答應我,你可以什麼都不買,但一定要玩得開心」
在「讓顧客盡情體驗」這件事上,迪卡儂卻大方得超乎尋常。
迪卡儂門店商場,至少留出15%的室內使用面積作為體驗區,並提供數千款免費玩的體育用品。室外通常還配有籃球場等。
「不務正業」的迪卡儂,重點仿佛不是賣東西,而是讓大家玩個夠。
此迪卡儂就像免費健身房、運動版迪士尼、周末遛娃神地。
跑步機上的大爺大媽揮汗如雨,年輕妹子在划船機上專注練習,店員抱著瑜伽球對阿姨們示範動作,小娃們更是玩到四肢著地,勤勤懇懇為賣場擦了一個下午地板。
衝著速乾衣而來,旁邊迷彩服也不錯;舉啞鈴時順便買走了啞鈴凳和護掌手套。這些「讓商品找到顧客」的激情購買行為,是在手機上看乾巴巴的產品介紹達不到的奇效。
迪卡儂提供多種運動產品,徒步、露營、馬術、釣魚、弓箭、浮潛、鐵人三項、荒野探險……類型豐富到令人髮指,難怪有人帶著娃來迪卡儂「上體育課」。
過分便宜」:迪卡儂模式,能持久嗎?
14 塊錢的涼拖鞋、24元的速幹背心、59元的迷彩服、69 元的超輕背包,129元的登山鞋……還有迪卡儂自有品牌裡的「藍標商品」,價格比市面同類型產品低20%。
它的價格甚至便宜到連自己員工都看不下去了……
以銷售規模取勝,迪卡儂的平均利潤率至少在40%以上。
不走尋常路的「奇葩」迪卡儂,目前也在中國市場順風順水。
不過,它的品牌在中國似乎還不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