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自己管的一個病人換藥,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患者家屬)硬塞600元錢給我,我當場拒絕,僵持近十分鐘(老人邊說邊哭,說去過很多醫院沒有遇到過我這麼好的醫生,有醫德,認真負責. .),在換藥過程中老人又將錢悄悄塞進我白大衣口袋,走的時候發現了,老人直接把我推出病房不讓我進去,反覆找老人說了兩次,老人執意要給我錢,還說叫我不要和任何人說。回家吃了晚飯後,返院將錢充進患者的住院費中。感謝老人家的認可,所有的臨床工作都是我作為一名醫生應該做的,聽到老人說的那兩句認可的話就夠了,滿足了。勵志(立志)做一名人民的醫生,救死扶傷,盡心盡力,服務於患者,服務於親戚朋友,為那些受盡疾病折磨的病患減輕痛苦。願大家都健健康康!」
——以上是我院外二科年輕的劉專醫生在12月2日凌晨23:58發的朋友圈,被習慣熬夜的小編瞬間看到,瞬間很感動。一位工作不久的醫生,不忘救死扶傷的初心,純潔而純粹的行醫,真好!
小劉醫生在朋友圈曬出的將老奶奶給的紅包轉交成老人家屬住院費的繳費單。
從他一貫的為人,我知道,他發朋友圈,絕對不是求點讚那麼膚淺。他是在記錄自己的幸福與感動,提醒自己保持初心,表明自己的決心。
半夜三點下手術的小劉醫生,不忘調侃自己一把!可愛吧?
我想起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魯國規定,凡是魯國人到國外去,看到本國人在外國為奴隸的,可以先墊錢贖回,回國後到政府報帳。
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但卻沒有到政府去報帳。國人都誇子貢人品高尚,但孔子卻不以為然。孔子批評子貢不該這麼做。他對子貢說:你的「高尚」行為,最終會導致沒有人願意贖回奴隸。因為買了不報帳是品德高尚,如果我買了再去報帳就會被說人品不好,誰還會再去墊錢贖奴隸。
事實證明孔子是對的,從子貢以後,很少有人去政府報帳,但是解救的奴隸也少了。
小劉醫生在朋友圈曬繳費單和醫患之間幸福溫暖的故事,讓這個初冬有了暖意。我要替患者和同事說聲:謝謝你!
最後,小編對小劉醫生說一句,對不起,盜你圖用了哦!
有必要給小劉醫生一張正臉照,這就是凌晨三點下手術,一杯飲料犒勞自己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