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謀劃生態城 提舊建新畫綠洲

2021-02-22 三師融媒

      城市環境提升和高質量建設是「十四五」發展重要的策源地、主戰場。城市管理局圍繞師市「全黨抓環境、重點上項目」的工作思路,立足師市優勢資源,充分結合發展現狀,統籌推進城市高質量建設工作。力爭用兩至三年時間使圖木舒克市城市綜合實力邁入兵團城市第一方陣。

      高起點推動新城區規劃建設。緊扣區域中心城市定位,按照城市「南跨北拓、東進西融」的發展布局,重點謀劃以夏可河為生態軸線,構建形成「一湖兩河一城堡」的地標南城新區;以前海東街的新疆政法大學、東湖生態公園為核心極,謀劃建設東城新區;以唐王城「古●今」文化大道中軸線,聯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學院核心極,謀劃建設高教北城新區。協助圖木舒克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產城融合發展的永安壩、達坂山園區,兵地融合示範唐王城園區。

      高標準推進老城區改造提升。計劃用兩年時間與三個街道辦共同完成所有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完成以南北湖為核心極的水系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城區生態循環水系、綠道系統和市民街頭活動空間;完成城區7條道路的改造提升;紮實推進東城區5.4平方公裡基礎設施配套、夏可河北岸基礎設施配套、迎賓路一金墩鎮、文遠路一肖爾河灘市政道路工程等項目建設。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繡出老城區的品質和風韻。

      高質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以「南疆中心、屯墾古城、絲路綠洲」的城市形象定位,結合中華文化、漢唐風韻、軍墾故裡、絲路驛站、沙漠湖濱等特色元素,積極打造體現唐王城歷史、兵團特色、師市獨特的城市文化品牌。一是以唐王城考古遺址優勢,在唐王城路融入大量的漢唐文化元素,配合文旅部門完成唐王城「古●今」文化大道創建,打造漢唐文化名片。二是融入綠植文化,在城區廣植市樹國槐。古人語「槐來之,欲之謀」,槐樹作為集聚人才的象徵,蘊含著鮮明的家國情懷。市區點綴市花紅葉海棠,同時引入師市特色果樹、格桑花、冬麥等,讓城市三季有花,冬季有果有綠,進一步豐富城市綠植文化。三是在夏可河沿岸修建文化長廊,有機融入屯墾戍邊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打造城市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構建城市文化標識體系。

相關焦點

  • 魚梁洲→生態綠洲,李樂成為魚梁洲未來三年發展指明方向!
    李樂成強調,要認真學習總書記視察湖北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立洲、綠色立洲的發展理念不動搖,要圍繞「城市綠心」做好實踐文章,爭取今年出形象、明年成功能、後年見成效,將魚梁洲打造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生態綠洲。
  • 【喜迎投洽會】生態勝地:宜居宜遊 盛世天堂 打造江南水鄉「大公園」 構築百湖之城「生態客廳」
    生態勝地:宜居宜遊 盛世天堂    打造江南水鄉「大公園」 構築百湖之城「生態客廳」       「國慶長假不遠遊,走出家門就是公園,帶著孩子來這裡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慢時光,很愜意。」其中,太湖溼地公園——太湖綠洲現代農業園、盛澤潛龍渠生態公園、蘇州灣體育公園等5個子項陸續竣工,揭開神秘面紗;同裡國家溼地公園等6個子項正在加緊推進中。    城市公園、溼地公園、森林公園……吳江的生態空間不斷優化,正為市民休閒娛樂提供更多選擇和更優環境。
  • 夢想與綠洲同在
    是年甲申,千禧有四,以新聞調查《無水的綠洲》而啟迪發端,於一隻船北街的鬥室之間,躊躇滿志,卻又蹣跚前行。又三年,於民勤縣夾河鄉國棟種下第一株梭梭。八年間,那些與我們有同樣夢想的人們,捐款捐物,不遠路長,志願前來植樹育林,凡參與者六千餘眾,已成林八千多畝。 生活在這個大時代,實踐夢想者不知凡幾,總會有那麼一些人,在適合的時間,去做那麼一些事。所幸的是,我們參與其中。
  • 樂東推進「三區」建設 ,今年 GDP力爭增長10%以上,謀劃推動長隆主題樂園等項目落地
    1月12日,樂東黎族自治縣召開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找準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樂東定位,立足自身特色資源優勢,全力推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試驗區、文旅產業聚集區、生態文明試驗區 「三區」建設,加快樂東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發展,力爭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
  • 【生態評論】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力量
    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以下稱「促進會」)以「傳播生態文化,推動生態創建,促進綠色發展」為宗旨,圍繞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工作,集聚各界力量,服務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努力為促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 畫架構圖技巧:10分鐘畫出系統集成關係圖的套路
    是的,就像無忌一樣,我們不需要記得那些形,只需要將圖清晰的畫出來。(好像說了一堆廢話)那麼還是那個問題,怎麼畫???第一步:在我們畫系統集成關係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這個圖是要給誰看的?如果我們連看這個圖的人是誰都不知道,那麼請問我們畫這個圖是為了什麼?系統集成關係圖的用戶有哪些?
  • 李海生院長與英國生態水文中心主任馬克·貝利舉行視頻會議
    2020年11月4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環科院)院長李海生與英國生態水文中心主任馬克·貝利(Mark Bailey)舉行視頻會議
  • 心中永遠的綠洲
    我從一歲不到就來到綠洲家屬區,在綠洲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難忘的時光,現在想起來還是滿滿地幸福,就像被子被太陽曬過的味道一樣,溫馨、暖心。我愛綠洲,我愛綠洲的一切。無論鬥轉星移、時過境遷,綠洲都將是我以及千千萬萬綠洲子弟的美好回憶。
  • 基於水生態系統服務的城市生態用地優先保護區空間識別
    1.1生態系統服務測算珠江流域經常發生大面積洪水等災害,因此選擇土壤保持、徑流減少和洪水調節作為主要調節服務。此外,水汙染是這個城市的一個嚴重問題,因此分別從水質和水量的角度出發,選擇水保護和水養護為關鍵的供應服務。此外,作為一個沿海城市,該地水景觀豐富,故選擇近水娛樂和遠水欣賞為重要的文化服務。
  • 把握髮展大勢 系統謀劃長遠 推進中醫事業上新臺階 ——我院召開2020年務虛工作會議
    12月23日,我院組織召開務虛工作會議,深刻分析時勢,系統謀劃長遠。醫院班子成員及醫務、護理、財務、人事、科教、精細辦等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貨櫃變身「城市綠洲」,給你不一樣的城市生活體驗!
    為推動新區城市管理規範化建設,提升優化城市生活產業配套水平,新區在全區推進「城市綠洲」項目。「城市綠洲(Green House)」項目是由青島市政設計院設計、山東四海綠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行管理的城市生鮮連鎖店,採取「社區銷售終端+網際網路」的運作模式,整體分析城市配套,優化布局,通過鋪設在合適區域的「城市綠洲」店鋪,用傳統+網際網路的銷售方式,實現六項社會效應:一是直接帶動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殘疾人等各群體創業、就業;二是以符合城市景觀設計的模塊式常態化建築
  • 打造「會呼吸的生態景觀湖」 星湖公園啟動水生態系統構建與景觀...
    原來,這是相關單位正在對該湖進行系統構建與景觀提升。星湖公園是封閉式,平均水深1.2—1.5米。之前,經過前期的汕頭市四溝黑臭水體綜合整治,並通過一年多的維護管養,星湖公園的水質和景觀環境都有了明顯的改觀,水質指標達到了治理標準,成為市民休閒、觀光、健身的好去處。
  • 「十四五」生態文明怎麼建?
    內蒙古的生態環境具有突出的兩面性,一方面是我國北方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的底子總體不薄,另一方面又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嚴重的省區之一,生態環境基礎非常脆弱。內蒙古生態建設結果具有顯著的外部性,自治區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裡綠色長城,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立足「十四五」,我們將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
  • 【聚焦】孔雀城大湖開啟2015綠色生態湖居新紀元
    2015年6月20日,亞洲湖居生活高峰論壇在孔雀城大湖展示中心隆重啟幕,現場吸引了房產行業、建築設計行業、商界精英等多位貴賓參會;會上中國豪宅研究院院長朱曉紅教授、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主席趙海教授、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李戰軍教授、北京市住建委和東城區政府專家顧問趙秀池教授與其它房產界權威人士相互交流,基於新形勢發展背景下有關綠色、生態、湖居地產的權威論壇與對話,共同探尋未來理想湖居生活的發展路徑
  • 臧天朔:為愛重新付出,愛到永遠還沙漠一片綠洲
    無際草原·M2沙漠電子音樂嘉年華時間:2016年8月5-7日地點: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恩格貝生態示範區7月
  • 新聞 | 全省發改系統環資工作會暨業務培訓在長沙召開
    會議學習並傳達了全國發改系統環資工作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現場會議精神,總結了當前我省環資工作主要成效,分析面臨主要形勢,部署安排了「十三五」下階段主要工作任務。長沙市、嶽陽市、湘西州分別就循環經濟、項目管理和能耗「雙控」工作作典型發言。
  • 頭條 沙漠真能變綠洲? 重慶交大一科研團隊找到沙漠土壤化的力學「密碼」
    9月2日,記者從重慶交通大學獲悉,該校一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土壤顆粒間存在一種特定的約束,他們將這一原創力學理論運用於沙漠土壤化的生態恢復
  • 【專題聚焦】遼中老大房|依託資源稟賦 科學謀劃「二一三四五」發展新格局
    科學謀劃新藍圖。依託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學謀劃老大房鎮「十四五」新規劃,即「二一三四五」發展新格局。「二」即發展定位:遼河灣高效農業特色鎮、生態休閒旅遊新興鎮。「三」即三區:規劃建設東部遼河灣生態休閒旅遊區、北部高效花生產業區、南部高效特色水稻產業區三個產業區。「四」即四個產業:做大做強有機水稻、有機花生、庭院經濟、生態旅遊等四個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五」即五個發展路徑,堅持特色發展、示範發展、融合發展、綠色發展、聯動發展。項目建設得到新提升。
  • 水環境治理 | 著墨「治水 建城 為民 」 繪就邕城美好前景
    「強治理」是一項關乎民生福祉的關鍵工作,近年來,南寧市堅持以「治水、建城、為民」為城市工作主線,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綜合整治。「十三五」期間,「百裡秀美邕江」全面展現,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從生態環境到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硬體」基礎與「軟體」服務並重,不斷給予市民從物質到精神上的富足。曾經,亭子衝兩岸亂搭亂建現象嚴重、地下排水管道錯綜複雜,每天有10萬噸汙水溢流進入。
  • 盤點丨生態環境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安排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生態環境部近日在京召開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020年,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