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縣大溪鎮的雞籠山,冬天裡日照充足,林間靜謐,這裡是採蜜人貝志鵬和貝達城常來的地方,經過前幾天的探索與追尋,他們在山坡峭壁上發現了一處隱秘的蜂巢。
採蜜人 貝志鵬:看蜜蜂採完蜜就會飛回窩裡去,直接跟過去就行了,找個地點比較開闊的地方就能看到它飛回去了。
看似簡單的「探蜜門路」,實際上卻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加上善於搜索的眼睛,當然往往還要加上運氣的成分。野生蜂巢位置已經「鎖定」,貝志鵬和同伴架好梯子,利索地登上了峭壁。貝志鵬說,野生蜜蜂一般生活在山崖峭壁的石縫裡,進口很小,得先用鐮刀將洞口邊的雜草進行清理。
採蜜人 貝志鵬:這些大多都在懸崖或者石頭裡面築巢,先把草割開,把這個挖開來。
蜂窩前可供貝志鵬歇腳的地方很狹窄,蜜蜂嗡嗡嗡地在四周縈繞,對貝志鵬他們的到來好像並不抗拒。貝志鵬小心翼翼地將洞口擴大、清理,沒多久,整齊劃一的蜂巢出現在眼前,雖然數量不多,但甜蜜觸手可及。
採蜜人 貝志鵬:這裡蜜蜂還是蠻多的,這周圍,跟我們找到蜂窩一樣,心情很好。
開啟蜂窩門,如何把蜂巢取出,這也是採蜜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洞裡全是泥土,稍不注意蜂蜜就「落灰」了。
採蜜人 貝志鵬:把蜜挖出來的時候注意衛生就行了,慢慢弄就不會沾到土,這樣子弄比較乾淨一些。
貝志鵬把蜂巢取出,貝達城拿著乾淨的容器盛接。野生蜂巢呈淺黃色,儲滿蜂蜜的地方已經封了蜜蠟,散發出陣陣濃鬱的香甜,採蜜人迫不及待地嘗鮮。
取蜜完畢,採蜜人將這些挖開的蜂洞用石頭遮住,留一些縫隙,為的是能夠讓蜜蜂繼續在蜂窩「發展甜蜜事業」,也為下一次收蜜做鋪墊。
採蜜人 貝達城:每次割完蜜,把洞口塞回去讓它繼續在這裡,過幾個月還來,再割一次。
取下蜂巢,經過一番篩選,貝志鵬將可用的蜂巢割下,放在篩網上,用刀將蜂巢搗碎、反覆擠壓,濃稠透亮的蜂蜜便從蜂巢流出,過篩進入容器,至此,甜蜜的收穫告一段落。
採蜜人 貝志鵬:取蜜都是取這些封起來的,那些沒有封蓋的質量沒那麼好比較容壞,封蓋的耐放。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野生蜜蜂徜徉花間採蜜、築窩釀蜜,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甜蜜饋贈,而採蜜人則是集勇氣與運氣於一身的「探蜜者」,憑藉智慧與雙手,收割甜蜜,收穫幸福。
採蜜人 貝志鵬:每天都跟山接觸,到這個季節都會弄點蜂蜜回去,每天走幾個小時,早出晚歸的,雖然比較辛苦,但是也值得,有時候滿頭大汗這樣子,是收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