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了日本,旅行的主要形成就是吃吃吃、喝喝喝、買買買。總之就是空著手去,大包小包地拎回國。
已經是第四次去日本了,但是因為每次去的地方都不一樣,所以每一次看日本的角度也不同。
這次除了去餐廳,還去了非常非常有名的Blue Bottle。美國舊金山起家,被雀巢7億美金收購,全球開了幾十家店。其中,在日本開了6家分店,據說明年馬上在上海也要開店。
傳說中,Blue Bottle的咖啡,都是用新鮮烘焙(不超過48小時)的豆子做成的,做到了精品咖啡的極致。除了豆子好、咖啡好喝,更重要的是,每一家Blue Bottle店內都設計的非常美。
日本的六家店中,最火的是新宿店和青山店。一家處於遊客最多的新宿、一家臨近遊客同樣多的表參道。為了避開人群,我兩家都沒有去。對我而言,我更喜歡的是在咖啡館安靜地品嘗咖啡,熙熙攘攘的那種,我真的接受不來。
於是,在對比了幾家店的客流量以後,我選擇了兩家店。
一家在中目黑,一家在六本木。
我第一個去的是六本木店。
中午的客人並不多,雖然有幾個人排隊,但店內還是有很多空座位。
我讓店員推薦了兩杯手衝。一杯是單品,一杯是拼配。
其實我本身並沒有那麼愛手衝,只不過店內沒有冰滴,也只好作罷。general來講,我覺得手衝本身還是非常有風味的,不像美式本身就是單一的苦,手衝除了苦味,多了一絲酸和果香(或者花香)。
不過我個人偏愛冰滴。一是因為可以即時飲用,二是因為口感更豐富。所以對Blue Bottle的手衝,我個人沒什麼感覺。
除了咖啡本身,店內的風格真的很吸引我。與星巴克不同,Blue Bottle店內空間很大,每個座位的間隔也很大,讓人感覺非常舒適、非常開闊。
咖啡師的操作臺更是非常大,十幾個人在裡面工作都沒問題。
店內有咖啡豆出售,種類非常多,而且店員會提供咖啡豆的說明,供顧客選擇。
咖啡豆
可以說,在六本木店裡坐著真的舒服。不同的時間去了兩次,人都不是很多。人與人之間留了足夠的空間,可以聊天、喝咖啡、拍照。
六本木店也是唯一一家店外有風景的店。
樹木林立,還有流水,非常美。雖然是開在大廈裡面,但有非常隱秘,有一種隱於世的感覺。
無論從服務、環境還是咖啡,都非常棒。
中目黑的Blue Bottle就更加生活化。
中目黑本身不是一個旅遊景點,住宅比較多。這家的Blue Bottle幾乎沒有遊客,看起來都是旁邊的住戶居多。
氛圍也是更加悠閒。
驚喜是,我們碰到了Blue Bottle的CEO,James Freeman。他應該是在店內考察,不過並沒有顧客認出來他。
與六本木店相比,中目黑店多了更多甜品的選擇,比如Waffle。點了一個,味道也相當不錯。
這次嘗試了新的飲品,cold brew和日本咖啡廳都有的lemonade。
cold brew不如手衝好喝,苦的味道太重,蓋過了其他香味。適合咕咚咕咚直接喝下去,有提神的功效。
檸檬汽水是一個很常見的飲品,但日本的很多咖啡店都做的很好喝,而且我發現日本人真的很喜歡檸檬汽水。BlueBottle的這款汽很足,有一種躥鼻子的感覺。顏色很透亮,酸甜的口感令人非常滿意。
點餐檯其實差不了太多,就是沒有六本木店那麼寬敞。
店裡依舊有咖啡豆出售。
在日本的短短幾天內,去了三次Blue Bottle。總體感覺就是,真的很精品。
環境非常好,在東京這麼貴的地方,最大可能地「浪費」空間,讓人感到特別舒適。裝修上,也將日式美學體現的淋漓盡致。
日本的服務依舊貼心,全程微笑,推薦咖啡時,即使店員英語沒那麼好,也儘可能地講解的非常細緻。
咖啡好喝、非咖啡好喝、食物好吃。
希望Blue Bottle儘快在北京開店,不過按照人們對於網紅店的狂熱程度,估計又要排大隊了。
最後放幾張照片,不枉費Kevin老師的辛苦付出。
往期精選
穿搭 | 除了Stan Smith,這裡還有很多好看的小白鞋
五道營一家超隱蔽的法式小館,成了文藝範兒們的新去處
北京 | 在這家店吃日式燒鳥,我一下回到了東京
北京 | 約會去哪兒吃(一)
我是Flora Wang
TheNewFashioned博主
知乎id:Flora Wang
一個不孤獨的美食家
對生活有一絲苛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