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視頻網站YouTube上面的一段視頻火了!
上傳這段視頻的人名叫保羅(LoganPaul),年紀輕輕就有1500多萬 Youtube 粉絲,是美國最著名的油管紅人之一。他平時視頻的風格就是搞搞笑,整點惡作劇。
不過,這回他上傳的這段視頻卻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性後果」。
Logan Paul和朋友去日本著名的「自殺森林」時,真的遇到一具明顯是自殺身亡的屍體。他將此拍成視頻發布到網上,其中拍到了他們意外遇到這位自殺者(當時吊在樹上已經死亡)的過程,隨後也拍到了其身體多個部位和隨身物品,模糊了其臉部。
視頻中,視頻中Logan Pau說:「自殺不是玩笑,抑鬱和精神疾病不是玩笑,我們來到這裡就是要關注這個地方鬧鬼的傳說。」不過視頻也拍到在發現屍體後他發笑的畫面。他還對觀眾表示「這是我的vlog中上傳的最現實的一個視頻。……準備好了,因為你絕對不會再看到一個像這樣的視頻了。」
這個視頻引起了巨大爭議,話題也在推特成為熱門,很多網友認為他不應該為了點擊量去展現一個自殺者的遺體,這是對自殺者及其家人不負責任,而且自殺這麼沉重的話題怎麼可以當成搞笑影片拍攝,對Paul的觀眾(大多數是青少年)也可能造成心理創傷。
隨後,Paul刪除了該視頻並發布道歉信,稱因為此事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批評。Paul承認犯了錯誤,稱他每天都會拍攝視頻,對大家解釋當時到日本青木原樹海是想見證這裡的自殺傳說,並且呼籲大家重視自殺問題,他輕易就會在某個時刻沒有能完全掂量清楚可能會衍生的效應,自己絕對不是為了拼人氣才錄製這段影片的。他表示忽視了自己有眾多訂閱者、影響力巨大的事實,「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需要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影響力。
如今通訊發達,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自媒體,有個手機就能當主播,有個鍵盤就能當戰士,擺拍P幾張照片就能當網紅,把自己當作名人;草根也可以逆襲,消費死者、天災人禍;捏造假新聞試圖打造爆文;一些價值觀偏差地讓人害怕的視頻……什麼時候開始,為了出名,為了關注,可以連道德底線都不要了?
為了博人眼球,為了分得流量的一杯羹,為了所謂的注意力經濟,在「關注度=點擊量=市場價值=利潤」的媒體生態中,最野蠻的「叢林法則」被搬上了臺面,魯迅先生筆下描寫的冷漠看客,在網際網路時代化身為「不明真相的群眾」,助長著部分媒體的惡習。誠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受眾的窺私慾和閱讀傾向,就沒有部分媒體對此類事件的趨之若鶩。這不禁讓人深思:消費死者的,到底是這些媒體,還是我們自身?抑或是部分媒體和受眾的合謀?
(點擊文章標題,就可以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