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並不是單一的說停車場都爆滿,沒有停車位,而是不知道什麼地方有停車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利用自身優勢,紛紛開發出停車APP,乍 一聽,挺好,挺不錯,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停車位,但在使用後才發現一個問題:一個APP可能只是一個停車場或數個不同地方的停車場,如果要了解周邊所有停車 場是否有空位,「親,請先下載N個停車APP。」其次,有部分用戶在趕到停車場時發現,前面一輛車剛好把位置佔了……欲哭無淚的感覺能讓司機瞬間燃起熊熊怒火!
如果深入了解一些,不難發現,還有很多所謂的「網際網路企業」,就做一個單一的停車APP,告訴你哪些地方有停車位,停一小時需要交多少錢,其他?OMG,沒有!
一個APP就能解決的嗎?
隨著「網際網路+」的到來,再加上智能交通需求的提高,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踏入智能交通行業,仿佛只要有一個可以共享信息的APP即可完成智能交通中的一 切,但是這些真的可能嗎?隨著政府開放相關的信息接口,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已經佔據了道路交通的主導地位,而停車場則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公司的第二切入口,但隨著 時間的推移,這些APP真的可以成為「停車難」的解決方案嗎?
APP需要智能停車場的配合
眾所周知,停車場與其他交通行業不同,由於投資方的不同,造成管理方也不同,這就導致隔了一條街的停車場可能就是另外一家物業公司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對於用戶而言,體驗不是特別好。
其次,雖然停車場的建設也是逐步在優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大量停車場的建設程度僅僅停留在有一個門禁系統,而稍微高級些的,則是增加了一個顯示器:此停車場有XXX個停車位。這些系統雖然告訴周邊人員有停車位,但是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具體停車位在什麼地方?有導向牌嗎?可以預定停車位嗎?
智能停車場不是普通的一個停車場,當然,停車是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其次是對車輛的檢測:車牌識別、車輛行走路線引導、車輛停車位置識別、用戶尋車引導,這是智能停車場的基本要求。
1、車牌設別
目前此類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道閘機的門口,有攝像頭可以自動進行識別車牌號碼、車型、車輛顏色等;
2、車輛行走路線引導
沒有哪一個司機願意在停車場尋找停車位,這時就需要停車場通過各種渠道:電子牌、導航系統等通知駕駛員停車位置,並誘導其停在相關位置。對於惡意停留其他位置的車輛給予相關的通知;
3、車輛停車位置識別
車輛停留時間多少,是否有人對車輛進行盜竊或破壞等,這些可以通過智能識別或一些智能探頭進行識別;
4、用戶尋車引導
用戶在需要車輛時,通過終端告知車主:車輛停於何處,車輛狀況等信息。
如果APP只是單一的通知車主那裡有停車位,相信沒有哪一個車主願意使用,但如果APP可以像訂電影票一樣訂位置,在車輛離開後,停車場自動把數據通知 到線上,那麼用戶的黏著度會相應的提高,而要實現這些功能,都需要智能停車場的相關配置建設,只有線下建設完好,線上運營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