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1月1日起,器官捐贈在法國變成了默認的事,1月22日《巴黎人報》報導,本周一起,凡年滿13周歲、拒絕捐贈的法國公民,都可以直接網上註冊申請。
網址:
https://www.registrenationaldesrefus.fr/#etape-1
圖片來源:巴黎人報
以前,器官捐贈需要本人或家屬籤署一份文件註明,表示不希望捐贈器官,以便醫療團隊在為其他病患尋找匹配器官時進行過濾。法國每年等待器官捐贈的人數多達2萬,而最終實施的移植約為5千多例,有很大缺口。而法國有15萬人明確表示並籤署文件自己拒絕捐獻器官。
今年年初,法國通過修改憲法規定所有公民在死後都默認為同意捐獻器官,可用於救助其他病人或用於科學研究。如今,所有公民可以通過在網上註冊的方式拒絕捐贈器官,或者指定某些器官拒絕捐贈。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法律的目的是為了在公民過世後,醫生不用詢問死者家屬意見,並且讓更多需要匹配器官的人得到救助。
法國政府推行器官捐獻新法後,引發當地民眾大討論。有人認為,器官移植新法有強制捐獻器官之嫌,侵害了個人權益。但也有人認為,「預設默許」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率,挽救更多患者的性命。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讓民眾理解器官移植新法,法國政府去年11月就開始推廣器官捐贈,鼓勵15至25歲青年捐獻器官。歐盟的數據表明,在世界範圍內,移植器官處於嚴重短缺狀態。僅在2014年,歐盟、挪威和土耳其就有8.6萬人需要器官捐獻,平均每天有16人死於等待器官移植。
西班牙和比利時表示也將在器官移植上採取「預設默許」的制度,從而提高器官移植率。比這3個國家先行的是哥倫比亞,早在2016年8月,哥倫比亞就已從法律上默認所有公民自動成為器官捐獻者。這項法案的提出者認為,新法規取消了死者家屬決定是否捐獻死者器官的權利,擴大了捐獻器官的來源,有望挽救更多患者。
(編輯:旻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