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所中學任教,得以觀察到很多事情。
學校是社會縮影,的確不管哪裡都一樣。
印象最深的是高三班的一個男孩子,長得白白高高的,特別有禮貌。上課的時候特別認真積極,喜歡跳舞,在班上的人緣也很好,我也很喜歡他。有一天,我路過學校裡的小亭子,看到他跟班上的幾個女生在討論一本書,我便問在看什麼,他告訴我是朱拉隆功入學考試要看的書。
當即「哦——」對這種努力表示十分肯定與歡喜。
——那本書都被劃爛了,做了好多筆記。
而其他的,開學不久,在外語俱樂部上,我教初二拼音,地方大,聲音空。一個男孩子專門從稍遠的地方挪到我旁邊的地板上,以便聽得更清楚。我糾音的時候,他側耳朵看著我,眼神很信任,特別認真在學,比班上好多其他學生都認真。
連眼睛上塗的紅色眼影都顯得特別專注。
還有一個男孩子,高二,是他們班中文學得最好的,別人還在為ou和uo該怎麼讀而苦惱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聽我說的句子,自己寫拼音了。
除了在我用吳亦凡舉例子,放出照片的時候,他比女孩子還要激動以外,跟其他學生沒有半分不同。
去逛街,商店裡經常能看到戴著假髮,個子很高,妝容很濃的店員,地鐵裡也會有穿得格外豔麗,戴著碩大的圓形耳環,粉色眼影,板寸頭的路人。
大家習以為常,不會因為這個男人穿著女性化,或者在學校晚會上跳豔舞就討厭他,排斥他。
我有時候在學校裡,看到ladyboy和她的閨蜜一起手牽手去上廁所,覺得就跟所有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樣可愛。
在我們還在討論根據一個男人外表「娘不娘」來判斷他內心本質的時候,我在這裡看到的是,任何一個出櫃或者變性的男生女生,所有面向學生被允許的事情,他們都可以做。
不會因為行為女性化而受到排斥甚至校園暴力,不會因為塗了粉色眼影就被老師示以白眼,也不會因為在晚會上穿了女裝跳舞就被視為心理不正常,送去電一電。
他們愛學習,他們討厭學習。
他們很尊重老師,他們很不禮貌。
他們講究衛生,他們十分邋遢。
這個「他們」是Gay,是Ladyboy,是學校裡任何一個男孩子和女孩子。
從不會因為他們性別的不同或性別改變而發生變化,甚至,我所見到的,大部分ladyboy更加愛乾淨,懂禮貌以及努力學習。
我不對他們以後的謀生妄加揣測,我只覺得,他們能在一個不根據他們性別,而是根據他們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學生」所為,從而去判斷他們品格優劣的地方學習,真好。
最讓我動容的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不是刻意凹出一種和諧,而是極其自然、由心認為,這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