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施工人員施工時,一隻小貓跑進了地下的電纜井,被困井下。新昌市民何慧芬得知情況後,幾乎天天要去餵食。如今,原本剛出生不久的小貓也已經長成了一隻大貓。
讓何大媽沒有想到的是,最近幾天,她餵食小貓的信息傳開後,不少熱心市民趕來幫忙。昨天,該縣電力部門專門打開了一側井蓋,希望小貓能自己跑出來。
昨天下午,井蓋打開後,何大媽把剁碎的魚肉、米飯放在井口,「引誘」貓出來。
何大媽今年60歲,家住新昌縣南明街道育英路附近,在窗邊就能看到小貓住的電纜井。
何大媽說,最早發現小貓被困的是住在附近的居民。
去年,城東小學附近正在進行舊小區改造,施工人員挖開地面,往裡埋進了各類水管,旁邊的電線也入了地。
工程完工後,附近的居民聽到路邊的電纜井裡不時傳出貓叫,順著蓋子之間的縫隙往裡看還能看到一隻花色小貓,仰著臉,對著外面叫。大家覺得小貓可憐,偶爾會拿東西餵它。
不久,何大媽聽說了小貓被困的消息,開始拿著東西去餵它。
「它已經從一隻小貓長成一隻大貓了,花色很漂亮。」何大媽告訴記者,算起來,小貓在電纜井裡住了一年多時間了。
去年3月開始,餵食被困小貓成為何大媽生活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
幾乎每天早上,吃完早飯後,何大媽都會帶上剩飯,拿到電纜井蓋邊,一點點撒進電纜井裡。如果頭天米飯吃完了,她就去買茶葉蛋,用手捏碎了,再投進電纜井裡。晚上吃過晚飯後,何大媽會再去餵一次,有時候會給小貓準備帶魚、小黃魚等喜歡的食物。
去年冬天,新昌出現了極寒天氣,外面天寒地凍,何大媽著實擔心了好幾天,不過,後來在餵食時又聽到了貓叫,她放心了。
「大媽是個對動物很有愛心的人。」一位熟悉大媽的市民告訴記者。
何大媽則告訴記者,聽到小貓在裡面叫,很無助的樣子,她就覺得不能不管它。有時候,她拿著根棍子伸進井蓋,把小貓吃剩的食物撥開,能感到小貓把棍子抱住了,並開始「喵喵」叫,就覺得它是想出來了。
轉機出現在5月20日。
當天,何大媽照例去電纜井邊餵貓。市民小俞路過看到了,得知何大媽餵貓的事情後,她很感動,幫忙聯繫了電力部門,希望後者能幫忙打開井蓋,將小貓放出來。
後來,小俞還將何大媽餵貓的經歷放到了網上,一些熱心市民趕過來,試圖幫忙打開井蓋,但沒有成功。
昨天早上,新昌電力部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並打開了其中一側的井蓋,希望小貓能出來。但因為當時現場人比較多,小貓躲進了電纜井深處。晚上,何大媽再次拿著剁碎的帶魚、小黃魚來餵貓,並把食物放在了電纜井邊,希望用食物把小貓引出來。
同時,電力工人還提醒市民,電纜井裡埋設的是高壓電線,比較危險,市民們不要擅自打開,如果碰到問題,可以主動聯繫電力部門解決。
「我們會讓井蓋維持打開狀態一直到明天晚上。」電力工人介紹,電纜井邊就是城東小學,到了星期一,孩子們就上學了,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屆時他們會關閉井蓋,所以他們也希望小貓能快點出來。
來源:紹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