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漁民:兩岸一家親,魚銷大陸提振漁民收入

2021-02-23 中國水產

由於運輸方便且距離近,臺灣魚類及其製品近些年以銷往大陸為主。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總幹事陳右穎表示,為因應大陸市場需求,當地漁業養殖戶調整養殖品種和產期,並考慮異地拓展。

記者近日赴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走訪農漁產銷商戶。陳右穎在接受採訪時作上述表示。

他介紹,目前屏東縣漁業養殖戶3萬多家,以石斑魚、龍膽石斑魚和烏仔魚三個經濟產值比較高的魚為主要養殖魚種。價格在每公斤150元到200元新臺幣左右。

陳右穎說,五年前,是當地龍膽石斑魚養殖並銷往大陸的高峰時期,近年逐漸回落,也有滯銷情況出現。「因為跟大陸有同業競爭的問題,臺灣漁民目前調整時間,儘量避開大陸盛產期來作生產。」因此,今年龍膽石斑魚銷往大陸的情況有所恢復。「應對這些需求量,價格還會拉上來一點。」

據介紹,除了產期調整,很多漁戶調整養殖魚種,轉養烏仔魚。「大陸對這種單價不是很高的魚種,接受度比較高。目前這種魚銷到大陸,與石斑魚銷量差不多。」陳右穎說。

他還表示,臺灣地域小,養殖業也不大,要持續發展,除堅持走精緻化、休閒化路線外,還需異地拓展。「希望有機會去大陸考察,探尋合作機會。」

在屏東縣東港碼頭,泓海水產有限公司的運輸船,正在裝運龍膽石斑魚。頭一天上午裝船,次日中午就可以抵達廈門。

泓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海峽兩岸養殖漁業交流協會理事長鄭春忠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農漁產業跟大陸合作較多。兩岸一家親,希望未來銷往大陸的通路更加順遂。

有數據顯示,目前大陸是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區,2017年臺灣出口至大陸的農產品(農林漁畜)總額突破10億美元,佔總出口的20.7%,創歷史新高。其中鳳梨、蓮霧、釋迦、石斑魚活魚等幾種產品絕大部分出口方向為大陸。如石斑魚去年出口大陸總額為7300萬美元,佔這一魚種外銷總額的7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吃一條愛心魚 讓漁民過個幸福年
    為了保護水質,丹江口的漁民將在春節前拆除所有養魚網箱,300萬斤優質魚打撈上岸,急待銷售,一場「愛助丹江口」的公益行動隨之展開。在總經理王寶的大力支持下,正德二級採購部加入了認購愛心魚的行列。今天下午,首批訂購的價值近10萬元水產運抵北京,1800斤翹嘴鮊、1200袋野生魚仔、700包青蝦陸續送往各個餐廳。今天晚餐時分,它們就會出現在朗麗茲、西山溫泉、藝海國際店和貴賓樓的餐檯上。
  • 高雄蝨目魚逼近成本價,漁民心淌血
    高雄市彌陀區養殖漁民林建文告訴中評社,蝨目魚池邊價每臺斤(一臺斤等於0.6公斤)新臺幣45元才算有賺錢,目前卻逼近每臺斤32元成本價,回首10年前每臺斤可賣到70元,心在淌血。養殖漁業成本重、花費高,做白工既無獲利,更要怕賠本。  臺灣蝨目魚年產量約6到7萬公噸,8成內銷,外銷量約1萬噸,主要外銷市場為美國及中東國家和地區。
  • 連江漁民捕獲147斤野生黃瓜魚,賣了500多萬?這魚為什麼這麼值錢呢?
    又有人想去當漁民了嗎?有人組團嗎?固定隊!其實這事在連江也不是第一次了……2012年8月份,連江黃岐就有漁民捕獲重達140斤的黃瓜魚;2015年3月份的時候,連江定海村有漁民捕獲一尾重約80公斤的天然黃瓜魚,總價值在400萬元人民幣左右。
  • 海識 為了不讓索馬利亞的漁民餓肚子,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是蠻拼的
    這個神器為索馬利亞漁民帶來了希望。所謂「捕魚磁鐵」就是一種新型的集魚裝置,其中「棲息墊」是吸引魚群的核心,相當於一塊巨大的誘餌。於是,一塊高密度漁場在原本並不存在的基礎上被建立了起來。解決溫飽是社區擺脫貧困最重要的一步。
  • 陸船越界金門電魚 2漁民拘役、漁船銷毀
    大陸廈門2名王姓漁民越界進入金門海域電魚,遭逮後不但被分別判處60日、120日拘役,被當作犯罪工具沒入的漁船「歐厝256號」還在今(12)日下午由金門海巡隊會同縣水試所銷毀。目前仍有20餘艘大陸漁船查扣在料羅港等待處分,將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裁罰新臺幣30萬元以上罰鍰或沒入銷毀,希望以重罰遏止違規越界捕魚。
  • 憶太湖漁民-秦大媽家拆了
    這一帶漁民都有曬賣魚乾傳統,秋冬是曬魚乾的最佳季節,幻漊港邊的空地是晾曬魚乾的最佳場地。       這位80多歲的老奶奶仍在幫著曬魚乾,提著的那個魚匾份量可不輕啊。      最後一次去秦大媽家是2020年5月6日,她家收了很多小雜魚,請了幾位鄉鄰幫助。
  • 漁民又捕獲超級大魚!
    奉化桐照一位姓林的漁民近日捕獲一條重26公斤、長約2米的海鰻,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他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海鰻。  家住奉化桐照的林武輝告訴記者,這條魚是從外海捕獲的。平常捕獲的鰻魚大小都有,小的沒幾公斤,大的一般在20公斤左右。這次捕到的鰻魚特別大,有26公斤重,長約2米,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林武輝的父親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鰻魚,剛捕撈上來的時候,幾個船員都驚呼起來。  林武輝說,自從實行休漁期以後,東海漁場的資源更豐富了,捕獲的魚貨也更大了。
  • 惠州漁民抓到360斤旗魚 接著做成了菜
    惠州市旅遊協會巽寮分會會長、巽寮灣央視美食達人鄭力文得知當地漁民捕獲旗魚後,從漁民處獲得該魚。對於如何處置這條魚,鄭力文靈感突發,邀請巽寮灣各酒店名廚一起交流,共同烹飪。下面讓我們來看看,360斤的旗魚都被做成了什麼美食吧!
  • 漁民專捕水溝裡的大「蛇魚」,賣出一條吃半個月,這麼值錢?
    並且隨著捕魚工具越來越先進,有時候一網撒下去,就能有幾百上千斤的魚獲,收益非常高!不過在東南亞地區,有一些奇特的「漁民」,不架船去大江大河中撒網,而是在小水溝、河道中,搜尋一種昂貴的「蛇魚」!對於這些「漁民」來說,他們的捕魚場所,並非大江大河,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水溝、小溪流。
  • 福清漁民捕獲170斤重龍膽石斑魚 被人高價買下
    點擊上方藍色字,即刻關注漁民將石斑魚拉上岸
  • 成群江豚現身東興金灘誤入捕魚網,漁民全部放生
    11月1日下午,在東興金灘海域,幾名漁民在圍網捕魚時意外圍到一群江豚
  • 汕尾馬宮漁民抓獲名貴魚,價值五六十萬元…
    網友報料:昨天,馬宮一艘漁船出海捕魚,在南澳海域拖到「馬友魚」,數量有上萬斤之多
  • 龍蝦價格跳水,為何澳洲漁民對印度很失望?
    隨著龍蝦等海鮮從中國餐館和市場撤出,海鮮加工商和商業漁民希望國內市場能為陷入困境的海鮮行業提供一條至關重要的生命線。一些商業漁民正在鄉鎮地區碼頭以每公斤30到50澳元的價格出售世界聞名的澳洲龍蝦。塔斯馬尼亞商業漁民傑森·哈特(Jason.Hart)本周在斯特拉漢(Strahan)碼頭直接向公眾出售捕獲的龍蝦。
  • 長江漁民捕獲「老鼠魚」,有人500當場買下,網友:太便宜了
    都說江魚之鮮美,遠勝湖魚、河魚,特別是長江裡的野生魚,近年更是越來越受人追捧。比如下面這種「老鼠魚」,漁民捕獲一條,馬上就被人500買走!這條魚五斤不到,卻輕鬆賣到500元,什麼魚這麼貴?原來,這是一條長江裡非常稀少的奇魚,長吻鮠,也就是俗稱的江團、肥坨魚——因其眼睛小,嘴巴尖還有短鬚子,因此也不少人叫它「老鼠魚」!
  • 六安漁民打漁時竟然抓到一個傳說中的水鬼?!
    劉大哥是壽縣瓦埠湖的漁民,前天,他在湖裡打魚,起網的時候,發現漁網裡,除了魚之外還有一個怪傢伙。
  • 漁民出海很辛苦?在船上煮海鮮泡麵,漁民:味道秒殺大廚的手藝
    漁民出海很辛苦?
  • 壽縣瓦埠湖漁民打漁時竟然抓到一個傳說中的水鬼?!
    劉大哥是壽縣瓦埠湖的漁民,前天,他在湖裡打魚,起網的時候,發現漁網裡,除了魚之外還有一個怪傢伙。劉大哥劉大哥和漁民告訴記者,這個黑乎乎毛茸茸的傢伙每天吃兩條現捉的活魚。漁民們說,這小傢伙長得不像貓也不像狗,從沒見過。也有漁民說,其實這傢伙,就是傳說中的「水鬼」。農村老百姓土話講叫水猴或者水獺貓。
  • 印尼漁民捕獲一條深海怪魚「白龍」,引起日本網友的不安與驚恐!
    海外網12月11日電印度尼西亞的一位漁民,在印度洋深海,捕獲一條一條長約3米的深海怪魚,只見它全是披著白麟,形同一條「白龍」!
  • 龍港漁民捕獲5斤重的中華錦繡龍蝦
    日前,龍港二河村漁民老陳出海捕魚時,在福建海域捕到一隻身形碩大無比的中華錦繡龍蝦。目前,有買家初步出價5萬元想購買。昨天下午,記者在龍港新美洲碼頭的漁船上看到了這隻中華錦繡大龍蝦,龍蝦全身五彩斑斕,兩條觸角呈暗紅色,中間部分布滿了紅色小斑點,靠近尾部部分則為青綠色和黑色條紋相間,四肢黑白相間,還有不少黃色斑點點綴其中,很是漂亮。
  • 漁民釣起重120公斤巨型鯰魚 鯰魚有何營養價值?
    漁民釣起巨型鯰魚  義大利漁民釣起240斤重巨型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