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口罩往上提到鼻根處,把帽子往下拉,蓋著眉毛。」「透過護目鏡除看到眼睛外,不能看到任何皮膚,哪怕是護目鏡與鼻梁處的一絲縫隙,都是不安全的……」
2月16日,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清潔區,54歲的淳安縣婦幼保健院主任護師餘竹琴正在指導和督查醫護人員的穿戴操作細節。
武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由杭州市派出的醫療隊接管,護士排班分為護理班、管理班兩組,淳安縣婦幼保健院和餘杭區二院的護士分在第14組。七天前,有著13年黨齡、37年護理工作及管理經驗的餘竹琴和同事一起抵達武漢,她被分配在管理組,主要工作職責是協助、監督醫務人員穿防護服是否規範、符合標準,請領、管理物資,保持清潔區乾淨清潔。同時,還被組織任命為淳安縣第二支馳援武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的支部委員。
「隔離病房裡住的都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在醫護人員進入病區前,我要仔細檢查她們的穿戴是否規範,及時地進行糾正,合格後才能放行。」餘竹琴介紹,整個穿戴過程非常不容易,有的醫護人員在穿防護服環節已是滿頭大汗。甚至有時候,一些醫護人員都不知道自己穿防護服的過程中發生了暴露,所以設立監督協調員這個崗位非常有必要,能進一步降低醫務人員發生感染的風險。
「我必須保證他們成為『太空人』,才能放心放行,也只有這樣嚴格要求,他們進病區後才能有底氣、勇氣和信心。」餘竹琴表示,她目前主要上白班,工作時間從上午8點到下午4點,因為宿舍與醫院相隔一段距離,餘竹琴每天早晨6點半就得從住宿賓館跟車出發,忙完回到宿舍已是晚上6點多鐘,一天工作時間近12小時,在一線不斷地重複相同話語、相同的動作,對醫護人員穿戴行為進行防護監督。
「媽媽,你都這個年齡了,你為什麼還要去武漢疫區工作,你去我們擔心呀,現在不去還來得及嗎?」「你都是快要退休的人了,不需要晉升晉級,而且你們醫院有那麼多護士,為什麼派你這位年齡最大的護士上前線?」.出徵武漢前,許多人曾這樣問餘竹琴。
誰都不知道,餘竹琴從小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有軍人情結。參加工作以後,一有援馬裡、利比亞、新疆等機會,她都第一時間報名,但都留下遺憾。「我一直也都在做好梯隊準備,這次馳援武漢,是我光榮而無悔的選擇。」
雖然進不了病區,也穿不了最時尚的防護服,但餘竹琴卻努力讓自己成為每個人「太空人」背後最信賴的女漢子。2月14日晚,餘竹琴在朋友圈發出:「讓他們密不透風的走向病房,就是我的職責。」一時間該條信息獲得無數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