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人物雕像引爭議,是殖民者也是獎學金捐贈者,拆還是不拆?

2021-02-25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近日,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了英國大規模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倫敦、布裡斯託、牛津等城市均暴發了不同程度的示威遊行。

上周日,布裡斯託的示威者將當地一名奴隸販(slave trader)的雕像拽倒並扔進河中,引發了英國各地對城市雕像人物背景的關注。

 

The dramatic toppling of a statue of the slave trader Edward Colston at a Black Lives Matter protest in Bristol has reignited the campaign to remove a statue of the Victorian imperialist Cecil Rhodes at Oxford University.

奴隸販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在布裡斯託「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中轟然倒下,重新激起了呼籲拆除維多利亞時期帝國主義者塞西爾·羅德斯雕像的運動,該雕像位於牛津大學。

The Rhodes Must Fall campaign has called for a demonstration on Tuesday outside Oriel College.

「羅德斯必須倒下」運動呼籲人們6月9日在牛津大學奧裡爾學院外示威。

 

早在2016年,牛津大學就曾有數百位學生聯名呼籲移除羅德斯雕像。

 

羅德斯是誰?當初為什麼要給他塑像?如今為何要移除?

Cecil Rhodes was the founder of the southern African colony Rhodesia, modern day Zimbabwe, which was named after him in 1895.

塞西爾·羅德斯曾建立非洲南部殖民地羅德西亞,也就是如今的辛巴威。1895年,這塊殖民地以他的名字命名。

Rhodes was a Victorian imperialist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ain proponents of white colonial domination. He made a fortune from the mines and endowed the university’s Rhodes Scholarship in 1902.

羅德斯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帝國主義者,被認為是白人殖民統治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他從非洲礦山中積累財富,並於1902年在牛津大學設立「羅德獎學金」。

 

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就是這項研究生獎學金的著名獲得者之一。

 

牛津時期的柯林頓 圖源:The Independent

「羅德獎學金」的獲得者被稱為「羅德學者」 (Rhodes Scholars),除了柯林頓,100多年來,「羅德學者」的名單中還包括:

一位加拿大前總理、三位澳大利亞前總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前主席等四十多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導人;

經濟學家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青黴素/盤尼西林提煉者之一霍華德·弗洛裡(Howard Florey)等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共同發明者伊萬·蓋亭(Ivan Getting)等發明家和科學家;

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前董事長、波士頓諮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前董事長兼執行長等七十多位跨國企業公司領導人;

以及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等國際知名學府的現任或前任校長。

獎學金官網顯示,中國大陸每學年有4個名額,香港特別行政區有1個。

Upon his death in 1902, he left 2% of his estate to Oriel College, where he had been a student.

在1902年去世後,羅德斯將自己財富的2%留給了奧裡爾學院,他曾經也是這裡的學生。

His legacy helped fu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building, opened in 1911, which is now Grade II listed and includes the now controversial statue commemorating his benefaction.

他的遺產幫助建造了一座新建築,那裡於1911年開放,現被列為英國二級保護建築,其中便包括為紀念他的捐贈而打造的雕像,如今備受爭議。

羅德斯的另一個身份也許更為人熟知——戴比爾斯(De Beers)鑽石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可是,在閃耀的背後也隱藏著黑暗的一面。

Rhodes founded the De Beers diamond empire, which pioneered the creation of 「closed compounds」 – where migrant labourers were racially segregated and locked in for the duration of their contracts.

羅德斯建立了戴比爾斯鑽石帝國,這裡率先創立了「封閉圍地」——在那裡,籤約的外來勞工處於種族隔離和封鎖的狀態中。

Rhodes considered the English 「a master race」. 「I contend that we are the first race in the world, and that the more of the world we inhabit the better it is for the human race,」 he once said.

羅德斯認為英國人是「高級種族」。他曾說:「我認為我們是世界第一的種族,我們佔領的地盤越多,對人類越有利。」

He was admired by Hitler and had a reputation for being racist, with many historical accounts quoting him as stating: 「I prefer land to n******s [...] the natives are like children. They are just emerging from barbarism [...] one should kill as many n*****s as possible.」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羅德斯以種族主義者身份而出名,並備受希特勒欽佩。多處歷史記載顯示,他曾說:「比起(歧視黑人用語)我更喜歡土地,非洲本地人就像孩子,剛從野蠻中開化不久……人們對於(歧視黑人用語)能殺多少就該殺多少。」

這樣一位爭議人物的雕像,在9日引發了上千人的抗議。

 

奧裡爾學院外和平抗議的人群 圖源:James Veysey

 

目前,26名牛津當地議員已經籤署聯名信,支持移除羅德斯雕像:

We as City Councillors support the Rhodes Must Fall campaign in its demands for the removal of the Cecil Rhodes statue from Oxford’s High Street and endorse its wider campaign to decolonize Oxford University.

作為市議員,我們支持「羅德斯必須倒下」運動,支持從牛津的高街上移除塞西爾·羅德斯雕像的訴求,並贊同牛津大學更廣泛地去殖民化。

Cecil Rhodes was a white supremacist who believed in brutal colonial rule and subjugation across Africa and the world.

塞西爾·羅德斯是白人至上主義者,他信奉殘酷的殖民統治以及對非洲乃至全世界的徵服。

A city’s public art and monuments should reflect its values. The presence of this statue on our High Street is incompatible with our city’s proud internationalist heritage and commitment to anti-racism.

一座城市的公共藝術和古蹟應該體現其價值觀。這座雕像出現在我們的大街上,與牛津引以為傲的國際主義傳統和反種族主義的承諾格格不入。

We condemn Oriel College’s 2016 decision to privilege its donors over the wider Oxford community.

我們譴責奧裡爾學院在2016年作出的決定,把捐贈者的特權凌駕於廣大牛津人之上。

We call on Oriel College to immediately remove the Cecil Rhodes statue and associated plaque.

我們呼籲奧裡爾學院立即移除塞西爾·羅德斯的雕像及相關牌匾。

2016年,奧裡爾學院堅持保留羅德斯雕像,理由是:

「...draw attention to this history [and] do justic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bate.」

 「引起人們對這段歷史的關注,公平對待辯論的複雜性。」

9日,包括倫敦在內,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由工黨(Labour Party)主持的地方議會都宣布將對城市雕像的合理性進行排查。

在全球反種族歧視的浪潮中,已經在牛津高街上樹立超過百年的羅德斯雕像是否會迎來生命的終點呢?

 

作者:韓寶儀

編輯:陳月華

參考來源:衛報 赫芬頓郵報等

中國日報歐洲分社出品

相關焦點

  • 殖民者雕像被砍頭:這是什麼意思?
    7月14日,在開普敦桌山腳下的一座紀念堂,19世紀殖民者羅德斯的雕像被人砍下了頭顱。這座紀念堂名字就叫羅德斯紀念堂。附近的巡邏人員發現,雕像的頭被人砍了下來。2015年,南非曾經掀起破壞雕像的狂潮。當時,羅德斯的雕像也是抗議者的首選。當時藝文部長姆特特瓦表示,他們絕不支持以暴力手段搬走和毀壞開普敦大學裡的羅德斯雕像,「我們絕不支持和鼓勵採用暴力手段拆除或者毀掉羅德斯雕像,我們反對暴力行為,反對人們將自己當作法律。相反,我們支持通過對話或者談判的方式,找到善意合理的解決方案。」
  • 港劇:拆局專家
    」的地下組織,當法律和普通的社會規則無法解決的難題出現之時,就是拆局專家們出場的時刻。徒心平(錢嘉樂 飾)是拆局專家中的領導人物,在他的帶領之下,精通網絡的麥平安(朱千雪 飾)、法律高手雷蕾(黃智雯 飾)、機靈多變的文雀陳大文(洪天明 飾)和曾經的政府高官白純(魯振順 飾)在各自的領域內大顯神通。
  • 拆拆拆!宜賓南岸原「碎米芽菜廠」拆了,以後要修…
    小編繞了一圈走到裡面,看到一片廢墟,房屋都已經基本拆完。原本高大的廠房和辦公區域已經基本被夷為平地,只剩幾臺挖掘機還在工作。不遠處還有幾顆高大挺拔的樹木,只有他們還是原來的模樣。現場的拆遷隊告訴小編,這裡已經拆了很多天,預計15天結束拆遷。
  • 石墨粉全自動拆包機開啟了拆包新時代
    在此對處理石墨粉在自動拆包破袋過程中進行了具體論述。石墨粉全自動拆包機從生產到工藝外觀精美,環保綠色完全解決石墨粉遇到的粉塵汙染問題。下面一起看看全自動拆包機是怎樣工作的。該設備是一款自動化程度高的拆袋卸料設備。常見工作模式一般採用人工裝袋,再由皮帶輸送機運至設備內部進行破袋卸料。
  • 桃花過處寸草不生:春三十娘Q版雕像
    、雕像以及潮流模玩製作版權。這次推出的是蜘蛛精春三十娘的Q版雕像。此前,Darksteel Toys曾推出過紫霞仙子這次推出的是藍潔瑛美人飾演的春三十娘蜘蛛精,每次提起藍潔瑛美人總是帶點唏噓和嘆息,不過不妨礙春三十娘這個角色非常地深入人心。
  • 新加坡這個著名地標要拆了!
    圖片由網友weelulu提供一念執著月兒:柯南裡剛剛摧毀了……這就準備拆啊酒釀星星-:柯南,又是你走哪兒死哪,現在連雕像都不放過鹹魚王炸:這個難道不是文物嗎,新加坡的象徵都能拆掉Kyle23:反正新加坡有兩個魚尾獅,而且比較出名的還是海灣邊上的那隻,不過聖淘沙這只比較大一點咯一大坨坨貓貓丟了:你看,出去玩要趁早,說不定哪天,就沒了
  • 加拿大多情老爺子:前女友送的禮物48年不拆,每年在老婆孩子面前顯擺,後來卻還是拆了...
    然後他果然任性地真的48年都沒拆...每年聖誕他都會把那個神秘的禮物擺放在聖誕樹下,但每年他都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拆。就算他之後結婚,就算他的孩子們問這是什麼,他還是堅持不說也不拆,但每年都要拿出來擺放在聖誕樹下...
  • 拆!
    隨後,雨花國資公司將兩端的地鎖全部拆除。接下來,風光帶管理方將明確車位的管理責任,在確保風光帶綠地安全的前提下將車位繼續對外開放。但是因為居民中沒有形成共識,往往在拆完後又會有人把地鎖裝上,每次整治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接下來社區將發動居民自治,由居民自行對車位進行管理。
  • 套磁&科研 | 牛津大學經濟學終身教授Guido Ascari帶來宏觀經濟政策相關研究課題
    牛津大學是英國牛津的一所研究型大學。牛津大學的歷史和影響力使它成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它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和全國最大的學術圖書館系統。該大學被大多數國際和主要的國家排行榜列為最好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牛津大學培養了許多著名的校友,包括28位英國首相和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和政府首腦。截至2019年10月,牛津大學共有7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3位菲爾茲獎獲得者和6位圖靈獎獲得者在牛津大學學習、工作或舉辦訪問學者獎學金,而牛津大學校友則獲得了160枚奧運獎牌。
  • 專利:裝配式免拆模板的應用技術
    說到免拆模板,很多朋友應該是比較陌生的,因為日常生活中,不是隨處可見,並不是說免拆模板應用的比較少
  • 拆!六安街頭12個專項行動點開始拆電動車棚子!
    記者看到,大部分市民都能主動配合拆除工作,也有一些市民遠遠看到交警在查處遮陽篷後,立即掉頭繞行,躲避交警查處,也有部分車主對拆篷不理解,執勤民警耐心做車主思想工作,動員車主以安全為重,支持配合工作,主動拆傘。「電動車加裝遮陽篷看似方便,但是實際上改變了車輛原本結構,導致車體變寬變高,風阻增大,影響車輛穩定性和駕駛人視線,特別危險。」
  • 羅德獎學金:歷史最悠久的獎學金有什麼特別? | 好文重溫
    獎學金每年從全球超過24個國家和地區選出共100名學生,獲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將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深造,並可終生作為羅德共同體(Rhodes Community)的一員,參與其組織的各種活動。 2015年,羅德獎學金項目第一次從中國大陸選拔出四位羅德學者。
  • 紫菜湯料包拆出一枚「長釘子」……
    永正批發超市 唐老闆:「你沒拆我可以跟廠方說一下,你又拆了我也不好說。」 陳女士:「我吃肯定要拆掉了是不是,不吃也不知道裡面有釘子。」對紫菜湯中是否會有鐵釘的這個問題,雙方也是存在爭議的。這種情況下,可以申請由我們的市場監管進行一個處理,由專業的機構進行鑑別,委託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目前,陳女士也已經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了此事。
  • 通宵達旦做工作爭取徵拆戶支持,今天一大早又幫徵拆戶搶收青苗 和諧徵拆促白沙東路順利施工
    街道幹部幫助徵拆戶採收蔬菜。27日是白沙東路集中施工的日子,經過多次協商,一直到施工前一天,仍有個別徵拆戶未達成一致意見籤定相關協議。26日上午,張英德打通了街道工委書記朱永建的電話,他說自己全力支持項目建設,但是啊看著地裡的蔬菜長勢良好,來不及採收回來,覺得可惜。
  • 你願意當吸血鬼還是殭屍?牛津大學出了道「最難考題」
    :你願意當吸血鬼還是殭屍?有消息稱,牛津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 Oxford)的入學考試要求準學員寫一篇關於他們願意當殭屍還是吸血鬼的文章,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吸血鬼和殭屍的生活方式都有什麼特點。
  • 市公交集團:同意自拆!20年的違建車棚,終於拆了
    在與此地相隔不遠的解放路49號星瑪麗,當天早上剛完成違建拆除,現場有幾名城管執法隊員正在幫違建殘疾戶張清明收拾垃圾。麻煩你們幫我拆,我一定積極配合。」工作人員頭回上門做思想工作,他就欣然同意。
  • 又有拆 拆 拆! 這裡的屋頂違建連成了一片,與周圍格格不入.
    不管從居住人員的安全方面考慮,還是從高空看,高高低低、斑斑駁駁的違建與改造後的官河路立面及周邊環境都已格格不入。」為此,從10月初開始,街道就聯合剡湖中隊對官河路商業長廊的違建當事人開始進行思想工作。有當事人積極配合的,也有個別當事人避而不見。尤其是涉及到出租建築的當事人時,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時間、多次上門約見:白天遇不到、晚上去,一次不行、兩次,甚至多次,確保按期開展整治行動。
  • 梧州白垢舊村徵拆房屋終於拆完!44層江景樓盤來襲
    昨天(1月15日)上午,梧州市長洲區組織相關部門對白垢舊村改造項目B地塊最後2幢已籤約的徵拆房屋依法進行拆除,共拆除房屋建築面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