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圍繞公司的控制權爭奪引發的戰爭層出不窮,驍勇善戰固然重要,但有時候排兵布陣、巧計良謀在戰場上才是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
師光虎律師曾代理過多起重大的公司控制權爭奪案件,他結合自身執業經驗,從股權控制、管理控制、特殊控制三個維度與大家分享了公司控制與博弈的法律藝術。
公司控制權爭奪中,股權控制歷來是必爭之地。師律師就股東直接控制、間接控制以及VIE架構下的公司控制進行了深度分析。師律師主要介紹了通過控股比例、一致行動人協議、表決權行使、知情權行使、收購母公司股權等方式達到控制和反制效果。
公司控制權爭奪的實質是法律手段與商業策略的綜合運用,除了股權控制,對公章印鑑、核心人才、關鍵財產、業務資源、市場渠道的爭奪往往也是控制權爭奪案件中股東之間較量的關鍵環節。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往往是出奇制勝,公司控制權爭奪的戰爭中的一些特殊控制手段往往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師律師提出,在大股東股權壓制、實力懸殊的僵局下,小股東可通過公司解散之訴重新取得平衡,或是在章程中將股東壓制行為設定為公司解散的事由,並在章程中預先設定公司僵局的處理辦法。除了不破不立的特殊控制方案,也可另闢蹊徑從道義資源、刑事手段、社會資源、媒體輿情等方面著手,以小博大,最終獲得公司控制。
最後,師律師通過「真功夫」股權爭奪這一經典案例回顧總結了公司控制權爭奪的主要博弈手段,深入淺出地闡釋了關於公司控制與博弈的法律藝術。
劉楊田先生結合其多年的法院工作經歷,就公司控制權紛爭問題,從特有的審判視角展開了深入分析。結合多年的審判及辦案經驗,劉楊田先生認為,公司控制權實際上是支配公司的權力,是通過股權、協議等方式,控制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各部門,從而實現對公司內部管理以及外部經營的控制。
劉楊田先生提出,公司控制權案件屬於典型的商事案件,其可能涉及的案由種類繁多,例如公司決議、股東知情權、公司證照返還、損害公司利益等。在審判時,除了要運用商事審判思維,還要運用民事審判思維。「真實的公司控制權紛爭案件通常更複雜」,往往涉及刑事民事交叉、民事商事交叉、公司治理機制瑕疵、法官理解不一、外部力量介入等。隨後,劉楊田先生介紹了其職業經歷中的部分經典案例,不僅涉及到法律、商業、人員三方面策略的綜合運用,還需要通過民事、行政、刑事三個維度進行全方位的博弈。此外,劉楊田先生就公司控制權爭奪的問題給出了關於公司章程、公司管理機制、解散後及時註銷、法律風險意識、外部投資協議、外部法律顧問等六個方面的實務建議。
會議最後,行業內律師、私募基金行業代表、企業界人士就大家在公司控制權爭奪的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開了熱烈交流和討論,劉楊田先生和師律師就參會嘉賓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道可特專業文章(點擊文字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