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原則上」同意TikTok解決方案後,川普再次展現了他擅於極限施壓的「交易藝術」。20日,他表示如果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保留任何控制權,美國政府將不批准這一合作協議。在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的時代,圍繞著諸如TikTok、安謀這類跨國公司的激烈博弈勢必還將輪番上演。TikTok事件表明,當下的商業環境或許正朝著上世紀30年代的危險方向發展。而隨著全球化的倒退,跨國公司也不得不使出更多應對招數。上方掃碼可直接訂閱商論雙語對照閱讀原文。《「科技怪企」的誕生》(Birth of the Frankenfirm)【首文】跨國經營與貿易保護主義
「科技怪企」的誕生
TikTok和安謀的扭曲變形是未來趨勢的不幸徵兆
八月六日,白宮頒令要求TikTok在45天內找到一個美國買家,否則將被封禁。這意味著這款中資視頻應用可能從美國消失,這會讓它的一億美國用戶憤怒不已,並導致投資者的幾十億美元灰飛煙滅。現在,在最後關頭似乎找到了一個權宜之計。TikTok已表示將與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Oracle)建立一種複雜的合作夥伴關係,以便展示出它更多是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前一天,美國半導體公司英偉達(Nvidia)出價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控股(Arm Holdings),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各界爭論該如何阻止自己國家的科技領頭羊被拽進美國的貿易戰。這兩宗事件不會是稀奇的個案,而是預演了一個民族主義的新時代將如何改變跨國公司的運營方式——變得更糟。
這兩家公司都橫跨地緣政治鴻溝,也都處於數字經濟的核心。TikTok為中國明星科技企業字節跳動所有。白宮稱它擔心美國用戶的數據被發送到了中國,在那裡被「老大哥」監控,還擔心選擇視頻的算法容易被中方操縱。安謀的設計在全球各地應用廣泛,尤其是在它最大的兩個市場——美國和中國。英國政府擔心收購會使這家公司的關鍵活動轉移到國外(2016年,日本軟銀集團收購安謀,但承諾2021年前公司總部都會留在英國)。更進一步的擔憂是,被收歸美國企業所有後,安謀將不再是「中立」的供應商,而會成為山姆大叔擴大的制裁機制中的工具。
歷史上,企業一直都在調整適應地緣政治局勢。在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全球化自由發展的年代,不論哪國企業都應被一視同仁的理念深入人心。這使得實行統一的管理體系、資本結構和生產系統的全球化公司可以高效運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情形正相反,世界飽受戰爭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折磨。當時通用汽車等企業的應對方法是讓自己的外國業務轉為半自治。許多公司不是採取併購的方式,而是通過聯盟和卡特爾來跨境合作。
… …
… …
↑掃碼下載《經濟學人》中英雙語App↑
訂閱解鎖雙語版全文
獲取完整內容,請在下方掃碼直接訂閱後閱讀《經濟學人·商論》九月刊《「科技怪企」的誕生》(Birth of the Frankenfirm)雙語版全文。
訂閱《經濟學人·商論》更可同步解鎖《經濟學人·商論》發刊至今的2500多篇往期文章,包括1500餘篇文章的英文原聲音頻,並免費解鎖商論英語學習社區,聽官方譯者領讀《經濟學人》原文。
【開學季學生特惠】掃描下方二維碼,憑edu後綴郵箱註冊,年度訂閱僅需299元,並免費加入英語學習社區。
*如您是在校學生但沒有含edu後綴的郵箱,請在本公眾號後臺回復「學生無edu郵箱」進行人工審核。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直達官方訂閱網站,選擇訂閱《經濟學人·商論》年度即贈送學習社區(一年)
點擊「閱讀原文」,學生立享299元訂閱全年《經濟學人·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