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微博刷屏了,發微博的人是前世界桌球冠軍王楠的老公,而且王楠還轉發並點讚了。
網友對此討論很激烈,作為新聞人,都會立刻關注這個熱點話題。中國之聲微信號的小編立刻著手編輯了一篇稿件發布「住日本酒店把水龍頭都打開」,這樣的 「愛國」方式你贊同嗎?,目的當然是引導大家理性愛國。發布之後看到粉絲留言,小編很欣慰,看來引導大家對理性愛國進行討論的目的達到了。
晚上,打開一直很喜歡的環球時報的微信號,看到一直很喜歡的耿直哥的文章,小編驚呆了。先看標題:媒體網站想毀掉一個全民偶像級的奧運冠軍,就這麼容易!
標題一貫的有衝擊力,但話風有點不對了。
再看內容,文章引用了一些媒體關於這個微博的討論,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媒體一:污衊郭斌和王楠。二:斷章取義。更是點名提到了中國之聲。
耿直哥果然耿直,很佩服這種敢說敢做的作風,作為媒體,就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但是觀點要建立在對事實的把握和分析之上,所以,小編有問題要問:
一問耿直哥:您從哪裡看出來中國之聲對郭斌各種諷刺挖苦了,哪一句話哪一個詞讓您感受到了諷刺挖苦?對於郭斌和王楠,我們沒有任何攻擊的話,相比之下倒是郭斌自己對當初的行為做了定性,說自己「很小人」。對於他這種反思,小編很佩服。多一些這樣敢於反思的人,我們的國家就更有希望了。
二問耿直哥:您從哪裡看出來我們斷章取義了?我們不僅附上郭斌微博的完整截圖,後面還專門強調了「郭斌在微博中也說了,「其實這沒用,咱得多方位加油」
昨天的文章裡,最後還專門附上了郭斌對於網友對他抨擊的回應。
三問耿直哥:您說我們「把網友發現郭斌有一塊日本手錶的事情當成了「大新聞」,興奮地寫了一篇稿子」,其實稍微看一下中國之聲發布的微信報原文就可以發現,所謂郭斌有日本手錶的內容只是其中一個網友的留言,佔我們整個報導的篇幅大概百分之一吧。從標題到內容,我們討論的是理性愛國的大話題,而不是這郭斌有日本手錶的「大新聞」。
耿直哥看到的只是鳳凰新聞客戶端微博的轉載。
而這篇微博的標題和正文都是鳳凰自己編寫的,所加連結也不是我們的原文連結,而是被更改了標題之後的連結。
所以,我們善意推測,耿直哥在沒有看到文章原文的情況下,僅憑別人的轉載就斷章取義地惡意推測我們的用心和立場。這樣的斷章取義,似乎有違一個媒體人的職業素養。
其實,除了斷章取義,我們更想跟耿直哥探討的是什麼叫理性愛國。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人們形成的對自己的土地、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是一種最樸素最自然的情感。愛國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這個國家好,打著愛國的旗號損害這個國家的利益和名聲,那就不是真的愛國,要不是幼稚無知,要不是別有用心。屈辱的歷史不應該忘記,但不忘記的目的是要發憤圖強,在國家實力和公民素質上全面超越。我們一些「愛國青年」的做法,真的是對國家好嗎?
為此,我們專門在文章中列舉了一些不理智的「愛國」行為,不可否認,這些所謂的「愛國」行為,在一些人群中還頗有市場。尤其是有人打著「愛國」的名義,幹涉他人自由,幹擾社會秩序,甚至違法犯罪。這種傾向不是主流,但是危害極大,必須時時加以提醒。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改革開放不可逆轉的當下,如果認為愛國就要盲目仇外和排外,從當年的砸日本車到今年的圍堵肯德基,如果僅僅是因為有愛國熱情就加以肯定,那不僅是對社會的傷害,更是對愛國這個詞的極大侮辱。分清什麼是真正的愛國,才是對愛國主義的肯定和保護。
我們理解,郭斌發微搏的目的也是對之前的做法承認錯誤,自嘲為「小人」,並且稱這些都沒用,倡導大家理性愛國。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不僅沒有斷章取義,反而是尊重了作者的原意。我們批評的是郭斌以前的不理智的所謂「愛國」行為,肯定的是他現在的理性愛國行為。大是大非,必須態度鮮明。相反,如果一味稱頌和保護所謂「愛國」熱情,而不是分清是非,就事論事,那不是愛國,是誤國。
一些不理智的網友對郭斌和王楠進行個人攻擊,這和那些不理智所謂「愛國者」一樣,都是我們批評的對象。侮辱和謾罵說服不了別人,對國家和社會也沒有任何好處,只會激起人民內部矛盾,這樣的人也沒資格稱為「愛國者」。既然大家都認同和熱愛這個國家,就一定能理性討論並得出結論,什麼才是愛國的最好方式。
愛國不僅需要耿直的熱情,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我們缺的不是熱情,而是理性。作為媒體,責任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