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導,此前英國打算接納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三國進入七國集團(G7),構建所謂的民主國家同盟,以打壓中國的崛起與發展。但現在有消息傳出,義大利和日本等G7成員國已明確拒絕英國這一提議,不想將澳印韓三國吸收進G7集團中。
據了解,七國集團是由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日本、德國和加拿大組成的聯盟。隨著中澳地緣政治與貿易衝突升級,中印陷入邊境對峙僵局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反華聯盟」多次想把澳大利亞和印度納入「反華」框架中。而在英國正式脫歐,將於6月份在康沃爾郡舉行七國峰會之際,英國提出了將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三國吸納入七國集團的計劃,以形成所謂的「D10」民主國家聯盟,更好的對抗中國。
令英國沒想到的是,這些均與中國有摩擦的國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英國的提議。日本方面表示,可以將這三國納入七國集團的外圍中,但不應該將G7與上述三國的關係「制度化」。有媒體分析稱,日本之所以反應強烈,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希望自己是亞洲唯一的G7成員國,另一方面是因為日韓關係由於「勞工問題」有所惡化。
與此同時,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也對英國的提議表示了明確反對。知情人士分析稱,這些國家之所以拒絕這一提議,主要與三個原因有關。首先,基於中澳、中印關係的持續惡化,義大利等國擔心讓這三國加入G7會顯得「過於挑釁」,義大利等國並不想跟中國徹底「撕破臉」。其次,義大利於2019年加入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2020年歐盟與中國又籤訂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並不願意明目張胆地打壓中國。最後,《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法國擔心七國集團的規模變大以後,歐洲在其中的影響力會被稀釋。
至於英國為何執意擴大七國集團,向中國施壓,媒體分析稱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方面,英國試圖擴大自己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添磚加瓦」,另一方面,英國在脫歐成功以後,試圖在世界刷「存在感」,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中國只不過是個「跳板」。英國首相詹森此前叫囂派航母戰鬥群前往亞太地區巡航,英國政府吊銷中國媒體的執照,公布所謂的英國海外國民護照(BNO),以及BBC多次發布有關中國的假新聞,均體現了英國對中國的惡意正在逐漸擴大。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我們敦促英方立即停止政治操弄,改弦更張、糾正錯誤,為中國媒體在英國開展正常新聞報導工作提供便利。中方保留做出必要反應的權利,維護中國媒體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