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在國內四面楚歌,川普發現自己在國外也被孤立。」美國《紐約時報》6月2日以此為題報導稱,在經歷了多年的被冷落和美國單邊主義之後,歐洲盟友已不再指望美國總統的領導,轉而開始背棄他。
新冠疫情仍未結束,非裔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抗議活動又席捲全美。
《紐約時報》2日稱,美國城市在「燃燒」,新冠病毒仍在肆虐,美國死亡人數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川普在海外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孤立、被忽視,甚至被嘲笑過。」
報導稱,在歐洲,歷經多年被冷落和美國單邊主義後,美國的傳統盟友已不再指望其領導,不再相信美國總統會給他們帶來更多(東西),轉而開始背棄他。
本周,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不參加川普原定於本月在華盛頓組織的七國集團峰會,就非常明顯地證明了上述這一點。默克爾以新冠疫情為由拒絕,但德國一名匿名高官明確表示,默克爾還有其他理由:她認為還沒有做好適當的外交準備;她不想成為一場反華展示的一部分;她反對川普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想法;她不希望被扣上「幹涉美國內政」的帽子。默克爾還對川普突然單方面決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感到震驚。
報導說,甚至在美國多地發生示威之前,川普和其歐洲盟友之間的分歧就已經在擴大。
「川普威脅要動用軍隊應對抗議之際,他已成為這樣一位總統:美國一些最親密的盟友寧願與他保持距離,(因為)他們不確定川普下一步會做什麼,也不願被拖入他競選連任(的泥沼中)。」
「(美國)盟國的領導人現在認為,批評川普對他們有利,」歐洲議會荷蘭議員瑪麗珍•沙克(Marietje Schaake)說,尤其是現在美國多地出現動蕩局面、歐洲許多城市也出現聲援活動之時。
白宮表示,周一(6月1日)川普去電普京,兩位領導人在電話中討論了疫情、貿易以及川普提議的擴大七國集團峰會。《紐約時報》說,此舉似乎是為強調美國總統的孤立。
「這一切都表明川普與其盟友有多脫節,」歐巴馬政府時期官員、現供職於華盛頓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朱利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說。「這是一個被國內外孤立的人。他試圖在其他地方尋找朋友,因為他知道與傳統盟友的關係不好。」
史密斯說,川普「仍然認為盟友可以被羞辱,他可以對他們發號施令,同時又指望他們。」「他不明白,雖然美國強大,但並不總是能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