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在美國多地引發持續抗議示威活動,而美國政府對抗議活動作出的回應,讓其國際聲譽繼續下降。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的一些親密盟友開始跟川普保持距離,甚至轉而背離美國。文章說,美國的盟友在長期忍受其單邊主義政策後,已經不再對其抱有希望。
報導稱,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了美國總統川普G7集團峰會的邀請。雖然默克爾借疫情影響為由對川普進行了委婉拒絕,但據一名知情的德國官員稱,默克爾拒絕邀請要有其他原因。默克爾認為這場會議缺乏必要的準備,也不想理會美國的政治。默克爾4日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弗洛伊德之死是可怕的種族主義事件,美國當前兩極分化嚴重。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2日譴責,警方虐殺弗洛伊德一事是濫用權力和過度使用武力,他敦促美國在充分尊重法律和人權的情況下採取行動。
3日,在英國首相議會質詢問答中,多名議員要求首相詹森向川普表明英國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不滿。詹森打破沉默,「當然黑人的命很重要,我完全理解這種憤怒和悲傷,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以及在我們國家都存在,我也支持抗議的權利。「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如何看待川普威脅對美國抗議者使用軍事力量時,一度陷入罕有的長時間沉默,足足過了20秒之後,才開口表達:」是時候團結人民了,是時候傾聽了。「不過特魯多迴避了對川普進行直接批評。
除了親密盟友與美國政府劃清界限之外,一些現任及前任美國外交官也表示,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他們詮釋美國政策正當性的難度更高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號在網站上發文,援引前美國駐保加利亞大使的話說:過去美國被視作是標準的人權衛士,如今卻淪為其他國家嘲諷的對象。
美國專欄作家馬克斯·布特3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稱,美國優先政策讓華盛頓最終孤立無援,在經歷當下困難之前,美國的國際聲譽就已經大幅下降,而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大衰退、種族歧視引發的抗議騷亂之後,美國的聲譽已經降到比谷底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