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企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意圖切斷華為供應鏈,令其「無貨可賣」。
但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都表示不跟。
然而,污衊華為但拿不出證據,而曾被牽涉進「稜鏡門」的美國科技巨頭思科,6年來已經出了10起安全漏洞事件。
見此,德媒忍不住發聲,「歐洲人不應盲目跟風川普」。美媒則指出,川普針對華為的政策在外不受盟友歡迎,在內則是「不再關心他的對華政策會否傷害美國主要企業」。
德國中文網了解到,文章稱,美國政府一些舉措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中興等電信設備廠商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文章呼籲德國和歐洲的政客們「最好不要」盲從美國。
德國《每日鏡報》16日報導截圖
儘管英國政府,德國聯邦信息技術安全部門或歐盟委員會對華為的產品進行了長達數年的縝密檢查,但是在華為的產品上並沒有找到明顯的漏洞或是後門。
儘管有跡象表明,情報部門可以利用電信設備上存在的安全漏洞搜集信息,但這些問題卻經常在美國製造商思科的產品中被發現,自2013年以來已經出現了10個案例,對此美國為何沒有炒作?
文章還提到,德國聯邦網絡局局長約亨·霍曼(Jochen Homann)強調說,同樣的規定應該適用於所有人,「不論公司叫什麼」。
他還表示,在未來5G建設中,各國必須與(立場)中立的網絡安全專家進行安全問題討論,不要將其濫用為國際貿易衝突的砝碼。
除德媒外,美媒自己也發現了盟友們的冷淡。
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在《川普的華為禁令嚇壞盟友和行業》一文中評論道,川普在世界舞臺上孤立華為的計劃,並不受歡迎。
儘管美國本周宣布的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對其盟友的壓力,以迫使他們避開這家中國電信巨頭,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國家急於效仿華盛頓的做法。
Politico注意到,在過去幾個月裡,英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和其他國家都在尋求加強保護,防止5G電信設備遭惡意使用,而非必須實施針對公司或特定國家的禁令。
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5月18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在美國因華為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後,華為創始人兼執行長任正非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重申,華為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即使沒有高通和美國其他晶片供應商供貨,華為也沒問題(would be "fine"),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
有網友認為這是典型的賊喊捉賊,竊聽默克爾的可是美國人: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