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節目簡短可以總結為:
美國:禁入!
華為:美國市場影響不大。
美國:斷供!
華為:備胎用上,全面自主化開始。
美國:……呃,那個,兄弟們支援一下。
加拿大:綁架都幫你幹了還能咋的?
日本:我就表面笑笑不說話。
英國:沒有人比我更懂陽奉陰違。
美國:……
谷歌:老大,堵不如疏,再制裁萬一它真弄出個作業系統你不是搞我?
聯邦快遞:包裹我幫你截了,現在黑鍋都我背?老子不幹了!
任天堂&索尼&微軟:今天除了彼此以外,我們遇到了一個不得不撕的對象……
美國:……………………
……
……
……
美國:沒有人比我更懂給華為供貨!
嗶哩嗶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7970272
幻韻冰:
這個比喻很形象,開局炮打馬,換棋不說還順路讓對方出車。感覺這次之後,晶片和系統這些技術領域肯定是會瘋狂追趕了,正愁少理由大規模的挖人砸錢呢。順道讓世界看清美國又反手給中國打了個正面廣告,不愧是建國同志,妙啊妙啊。
大陸人士:
普通人的觀點,有時候真的只看眼前利益,只有那些高瞻遠矚的人,才是能看清大局的人。慶幸我們的國家還是有這些人當道。
今銘昔:
我一直以為華為是手機品牌,好用不好用我不知道,只知道它忒貴。直到川普打壓華為,我才知道華為並不只是做手機的,華為5G是真的牛。
2019年6月29日,中美兩國元首在G20大阪峰會上同意重啟貿易談判。川普總統表示,美國公司可以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對此應該如何看待呢?
基本的回答是:好比武俠小說中兩個高手正面對抗,硬碰硬地比拼內力,毫無取巧,結果美國後退了一步。
有些人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中國吃虧了。因為孟晚舟還沒有釋放,華為還沒有移出實體名單,美國還沒有取消加徵的所有關稅,中國就同意重啟談判了。有些人甚至認為,中國不只是吃虧,簡直是丟臉。
我對這些人想說的是,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種常見的錯誤是,認為只有在所有方面大獲全勝才叫勝利,有一點不足都算失敗,——其實這不正是川普的思維方式嗎?這種思維方式難道你覺得很高明?
真正的關鍵在於,抓住大圖景。跟雙方見面前的開價相比,哪一方前進了,哪一方後退了,這才是判斷勝敗的標準。那麼誰後退了?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當然是美國後退了。
作為一個初中英語的聽力和閱讀材料,可以看一下川普在G20記者會上關於華為的說法(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9-06/15067542.html?agt=135):
「We send and we sell to Huawei a tremendous amount of product that goes into the various things that they make. And I said that's ok, that we will keep selling these products. …And that’s very complex, by the way, highly scientific, and in some cases we are the ones to do it, and we are the only ones to do it, we are the only ones with the technology. What we have done in Silicon Valley is incredible, actually. And nobody is able to compete with us in it. I have agreed, pretty easily, to allow them to continue to sell that product.」
這段話的詞彙量和語法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前後的比較。
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華為是恨不得往死裡掐,危害國家安全之類的大帽子四處扣,全世界威逼利誘各國不要使用華為的設備,壓上國家信用來打擊一家企業。
現在呢?卻突然變成了「我們是唯一的能給華為供應這麼多高科技零部件的」。用川普特色的語言說,「沒有人比我更懂給華為供貨」,能給華為供貨變成了一件很有面子的事。這個彎不是轉得太急了嗎?一車人得甩下半車去,老司機哪有這麼開車的?
沒有人比我更懂給華為供貨
正如《西遊記》第51回裡葛仙翁問孫悟空的話:「何前倨而後恭?」
還有比川普更激進的政客,例如參議員盧比奧,他正在推動一個禁止華為享有專利權的法案。川普一收手,顯得盧比奧成了一個笑話。盧比奧發了一條推特,痛心疾首地說:
「如果川普總統答應了撤銷最近對華為的制裁,那麼他就犯了一個災難性的錯誤。這將摧毀他的政府關於華為造成的威脅的警告的可信度,再也不會有人嚴肅地對待這些警告了。」
盧比奧推特1
然後盧比奧又發了一條推特,咬牙切齒地說:
「如果川普總統真的輕易放棄了最近對華為的限制,那麼我們將不得不通過立法把這些限制放回位置上去。這將在投票中以大比數通過。」
盧比奧推特2
所以,真正的要點是,美國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之下後退了。盧比奧這樣的極端派對此非常敏感,簡直可以說是深感恥辱。至於政客們一些找回面子的場面話,那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有人把撤退叫做轉進,你不可能不讓人家說這些話嘛。
有一種常見的評論,是認為川普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在他看似退卻的背後,肯定是在其他地方佔到了更大的便宜。料敵從寬固然是好的,但其實這種萬金油式的評論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我看過尼克森1988年的著作《1999:不戰而勝》,裡面多次提醒讀者:戈巴契夫是個厲害的對手,千萬不要被他迷惑。請注意這是在1988年,離蘇聯解體只有3年!你看,只要你的手上有很多牌可以打,那麼無論你打得多爛,都會有人覺得你的牌技如神呢!
《1999:不戰而勝》
1987年,裡根與戈巴契夫會談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戲劇性的變化呢?什麼力量使得美國後退了?
歸根結底,是中國的實力達到了這樣的程度。獨立自主,發展科技,是國家實力的根基。在這些方面,我和我的朋友們陳經、寧南山等人已經寫了很多文章,歡迎大家去閱讀。我們相信,這些文章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價值的,因為它們談的是永遠有效的大道理。
站在美國政府的角度上,我們可以來設想一下他們受到的壓力。對中國加徵關稅和對華為的禁令,遭到了大量的企業的反對。
一個基本的道理,如果你是一家企業的老總,政府不許你把產品賣給一個你的大客戶,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顯然是壞事。多少企業為了開拓客戶費盡心機,「顧客是上帝」之類的格言不是白說的,任何一個小客戶都不願意放過,更不用說大客戶了。結果政府一句話就給禁了,損失的銷售額和利潤找誰去?政府給賠嗎?所以華為的供應商都在積極遊說美國政府取消禁令,也在尋找各種模糊地帶想盡一切辦法給華為供貨。因此川普說「允許它們繼續賣」,實際上就是從來都沒有徹底停過。無怪乎任正非說聽到華為的供應商加班加點為華為生產,感動得流淚啊!
任正非
華為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供應商,也在為華為說話,就是谷歌。特別在哪裡呢?特別在谷歌並不能直接從華為收到錢,因為谷歌供應給華為的是手機作業系統安卓,而安卓是開源的。但谷歌確實在遊說美國政府取消對華為的安卓禁令,理由是什麼呢?我們在6月21日的科技袁人視頻節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6328662)中介紹了,谷歌的理由是這樣的:華為拿不到安卓系統,就只好使用自己的所謂「不夠安全」的鴻蒙系統;美國人雖然自己的手機是安全的,但免不了發送信息到華為的手機上,就容易洩密。這麼感人的理由,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實際上,這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谷歌意識到鴻蒙系統有巨大的潛力,對安卓可能構成嚴重的挑戰,詳細解釋請參見那一期視頻與相應的文章(中國公司帶頭反擊:安卓陣營面臨崩潰解體危機 | 陳經 & 華為鴻蒙系統前景如何?從原理上看,大有可為 | 袁嵐峰)。
谷歌以美國國家安全為理由要求解除對華為的安卓禁令
最近的一個消息是,聯邦快遞起訴美國商務部(爆發了!聯邦快遞把美國商務部告了!)。理由是聯邦快遞是一家快遞公司,不是執法機構。你不能讓一家企業去承擔國家安全的檢查任務,搞清楚每天數以百萬計的包裹裡有沒有違反《出口管理條例》,這根本做不到,而且你一有不滿就來罰款,這讓我還怎麼做生意?別忘了,中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就在那兒等著呢!
聯邦快遞起訴美國商務部
最近的另一個消息是,任天堂、微軟和索尼互動娛樂三大遊戲廠商聯合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交文件,反對美國對中國生產的遊戲主機徵收25%的關稅(http://www.vgtime.com/topic/1058792.jhtml)。在我的微博(https://weibo.com/3710258141/HAPJYdDeD?from=page_1005053710258141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中,許多人的評論是「活久見」,「能把這三個冤家聯合起來的本領,非川普莫屬」,「他改變了遊戲主機」!
任天堂、微軟和索尼互動娛樂的聯合聲明
在這裡,微博網友@江寧充電寶 還改編了一條古典笑話,把蘇聯和美國的笑點集於一身(https://weibo.com/3710258141/HAXDdDZWV?from=page_1005053710258141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
「遊戲機三巨頭打算合資去買一張豪華戲院劇票和一輛敞篷車,經過討論,索尼和微軟決定讓任天堂去買。三十分鐘後任天堂回來了,索尼問他:『已經買好了麼?』『買什麼買啊!等著買那倆東西的隊伍人數比我們這裡人數還多!』」
川普一直吆喝著,要把製造業轉移回美國。中美貿易戰剛開始的時候,陳經就做了一個預測:雙方鬥爭的焦點,是製造業產業鏈是否會離開中國,搬到東南亞、印度等其他國家去。對於把製造業轉移回美國,陳經一開始就認為是不可能的,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美國人已經不願意從事製造業了,搬回去誰來作工人?
果不其然。2018年6月,郭臺銘在威斯康辛州投資建設一個富士康的廠。川普親自出席奠基儀式去捧場,盛讚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結果到現在離量產還遙遙無期,招不到熟練工人,希望從中國僱人。美國政府毫不意外地否決了這個提議:這不是耍我嗎?如果允許你從中國招工,那還要你來幹什麼?郭臺銘和川普都堪稱商界老狐狸,這倆人究竟誰坑了誰,還真是頗費思量!
2018年6月,時任州長的沃克、川普、郭臺銘進行工廠奠基儀式
越南許多人對中美貿易戰抱一種竊喜的態度,覺得自己「或成最大贏家」。最近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消息是,川普在接受採訪時說,「幾乎所有國家」都在佔美國便宜,而越南「幾乎是所有國家中最惡劣的」(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6_27_507245.shtml)。在這種無差別攻擊面前,還有人覺得自己能夠愉快地猥瑣發育嗎?
川普在採訪中聲稱,「幾乎所有國家」都在佔美國便宜
對另一個許多人設想中的產業轉移的熱門國家,印度,川普也沒閒著。最近,川普取消了印度享受多年的普遍優惠制待遇(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6_01_503996.shtml)。莫迪也不是好惹的,打算對28項美國商品提高關稅。然後川普又在那裡喊「不可接受」,要求莫迪撤回這些關稅(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6_27_507283.shtml)。
川普關於印度關稅的推特
無論美國跟這些國家互掐的結果怎麼樣,大家至少可以看出一點,川普的目的絕不是把產業鏈轉移到這些國家去。無論轉移到哪裡,只要不是美國,川普就認為是不可接受的。即使是想給美國支招的人,在這種限定條件下都不好辦了。
說到這裡,又有一個關於外交的問題值得一提。2018年,中美貿易戰剛開始打的時候,許多人擔憂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會跟美國一條心,結成反中國的聯盟。一有風吹草動,比如美歐首腦見了一次面,就有一堆媒體出來吆喝:「美歐要建立自由貿易區了!WTO變廢紙了!人家不帶中國玩了!中國被孤立了!」
2018年7月25日,川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宣布達成貿易協議
例如2018年7月,就有不少媒體鬧了這麼一出,一時間頗有三人成虎的樣子。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當時就發了三篇反駁的文章,指出這純屬媒體的炒作,跟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裡:汪濤的《用科學的方法分析美歐達成貿易協議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汪濤》、馬也的《聯歐抗中?廢除WTO?呵呵,那年TPP他們也是這麼忽悠你的……| 馬也》、後沙月光的《皇帝不急太監急,某些人為何急於替美歐籤定自貿協議?| 後沙》。
到現在看看,還有人記得所謂美歐自由貿易區的事嗎?正相反,歐洲政要發言支持中國、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倒成了常見的事。
對這種問題,我有個一貫的看法:歐洲人是正常人,跟中國人、美國人一樣是正常人。他們做事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為了滿足旁觀者的臆想。對中國或者美國是支持還是反對,取決於對歐洲有多大的好處。全世界都能看出來,川普是一個所有好處都要獨吞、不肯跟別人分享一點利益、翻臉比翻書都快的政客,誰會願意跟這種人真心實意作盟友呢?只需要常識就能預測歐洲的態度。那些認為歐洲會鐵心跟美國跑、跟中國做對的人,是意識形態上頭,違反了基本的人性。
最近,又有一個製造業轉移的消息,是關於蘋果的。從歐巴馬到川普,美國政府一直希望蘋果把生產線轉移回美國,而現在蘋果在美國的生產線只剩下一條了,是生產Mac Pro的。最近的消息是,蘋果要把這唯一的一條位於美國的生產線轉移出去。你猜,轉移到哪裡呢?當然是中國(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9-06/15066269.html?agt=15438)。
蘋果把Mac Pro的生產線轉移到中國
這條新聞令人想起一個笑話:某甲有四十個腦袋,只有一頂帽子。某乙只有一個腦袋,卻有四十頂帽子。兩人見面後,就開始討論買賣帽子的事。結果是,某甲把唯一的一頂帽子賣給了某乙!
順便說一句,關於蘋果的生產線,中國很多媒體在2016年5月22日發布了一個大新聞:蘋果要把全部的生產線從中國搬到印度去!大家還記得這件事嗎?
當時陳經通過查閱英文報導的原文,很快就找到了真相(把蘋果搬到印度?報導出了偏差,你們可是要負責任的!| 陳經):蘋果說的是要把全部的產品線帶到印度去,意思是,以前有不少產品在印度買不到,現在全都可以買到了。原文是產品線,product line,不是生產線,production line。
蘋果努力把全部的產品線帶到印度
有些半桶水的媒體編輯翻譯錯誤,把產品線當成了生產線,然後更多的媒體一哄而上,硬生生地造出了這麼一個大新聞。你們這些媒體啊,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將來報導出了偏差,是要負責任的!
下面,我們來討論美國前倨後恭的後果。我來做一個預測,最顯著的後果將是:國際政治中所有的參與者,對中國和美國的實力都會重新評估。許多人會對中國做出一個新的定位:能正面逼迫美國後退的國家。中國測出了美國的實力上限,許多人都會感到:「技止此耳!」美國的對手會更加敢於頂住美國的壓力,更加敢於對美國發起挑戰。
《黔之驢》
川普放開美國公司對華為銷售的消息一出來,我就諮詢了在華為工作的朋友們。他們給出了這樣的評論:
「我們是尊重與感謝歐美的,他們引領了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他們是我們的老師。對於一些美國政客的敵對思維,採用違背『法制化、市場化』的政治手段,以發布行政禁令的方式,打壓一家公司,我們覺得不公平,不大氣。美國具有多元化的社會結構,很多美國的精英,包括學者、媒體人、政治家、企業家等,也不贊同少數政客的做法。」
「華為是高科技商業公司,現在處於兩國關係變化的擠壓點,很多事我們無法預測,最大的安全就是更做好自己的事,建立強大領先的技術與產品能力,健康活躍的組織,共創互利的生態合作。只有自強才能自立。」
「這次美國IT供應商對華為的斷供,給全世界企業都提了個醒。之前的供應鏈合作夥伴選擇,只考慮商業因素,未來要考慮政治因素。只有『多對多』的關係,才有安全感。」
這些觀點都堪稱堂堂正正,是名門大派的風範。有趣的是,在這些看似波瀾不驚的反饋的背後,有另外一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在美國的投行工作。美國政府剛開始對華為禁運時,他的許多美國同事們認為華為死定了,下一步應該對整個中國封殺安卓系統。後來陳經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公司帶頭反擊:安卓陣營面臨崩潰解體危機 | 陳經),預測鴻蒙系統大有機會,他把這篇文章介紹給了同事們,令他們十分驚奇。
媒體曝光的鴻蒙作業系統界面
投行的嗅覺是最敏銳的,因為他們判斷的正誤要直接轉化成金錢的盈虧。現在美國在正面比拼中退卻了,他們肯定會捕捉到這個信號,心理上的震撼是巨大的。投行會採取什麼行動?對美國社會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些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我的朋友、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金燦榮教授最近說(https://www.guancha.cn/JinCanRong/2019_06_28_507347_s.shtml):
「川普這兩年來的執政,看似熱鬧,做了許多事,但實際沒有取得什麼成果:
他原來想解決朝鮮核問題,2017年在朝鮮身上花了很大力氣,對朝鮮極限施壓,但是效果不好,2018年他就換方法了——2017年他罵金正恩是『小火箭人』,2018年說他『愛上了金正恩』,但是兩次金特會都沒有實質成果;
這幾年來他都在整伊朗,今年力度有所加大,但是最近我看他又軟下來了,看上去真的有點虛張聲勢。今年他還整了委內瑞拉和古巴,但是沒有成功,相比以往他下手更狠了,但是下手更狠也都沒有成功。此外在敘利亞、烏克蘭,川普也已經輸給了普京。目前來看他拿不出什麼成果來,唯一的成果是押著加拿大和墨西哥改了北美貿易協議。
我是個金庸迷,美國這種行為從江湖角度上來說也是不道義的——加拿大是美國的『親弟弟』,墨西哥是『世代僕人』,你在江湖上做大哥四處嚇唬人的同時得保護你的親弟弟,庇護你忠誠的僕人,但是他卻是當眾扇了弟弟的耳光,這是很可笑的,對於他的江湖地位也是不利的。」
金燦榮
我對此的評論是:扎心了,老金!
許多人已經看出來了,川普的許多表現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戰力五」。例如最近伊朗擊落了美國的一架無人機,全世界都等著瞧川普怎麼辦。結果是川普在最後關頭決定不對伊朗武力報復,理由是「這樣會死150個人,跟我們的損失不成比例」。(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6_22_506619.shtml)
不打就不打唄,挺好的事。可是他又發推特說:「伊朗對美國的任何東西發起的任何攻擊,都將遇到強大而勢不可擋的力量。」(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6_26_507091.shtml)咦,難道那架無人機不是美國的東西?!這樣搞下去,誰還會把美國的威脅當真?
川普關於伊朗的推特
我在貿易戰開打沒多久的時候,就做出了一個判斷:川普的所謂妙招,「交易的藝術」,其實就是急功近利,把眼前能兌現的利益都兌現了,不管以後。
大家都會下象棋吧?象棋在開局的第一步,紅方的炮可以直接打過去,吃掉黑方的馬。但為什麼高手都不這麼下呢?因為下一步黑方的車就可以吃掉紅方的炮,還省了出車的步驟。事實上,在開局階段,炮的價值是高於馬的。因此無論怎麼算,這都是很愚蠢的一招。
象棋
看看川普以及他的高參們,班農、博爾頓、蓬佩奧等人,他們的四處出擊,石頭裡都要榨出油來,不就是這種開局炮打馬類型的「高招」嗎?他們的思維模式屬於只算一步的直線思維,覺得自己吃虧了就開搞。至於以後怎麼辦,——「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樣的臭棋簍子當政,真是要把戰略大師們氣死。美國兩百多年積累下的信譽和軟實力,被他們這麼快就毀掉了,真不愧是「穩定的天才」啊!
川普自稱「穩定的天才」
還有一個比喻,非常適合現在的美國。馮驥才的小說《神鞭》中,說到神鞭傻二以辮子功成名後,有一位前輩宗師索天響來教訓他。索天響在天津武術界穩坐頭把交椅,霍元甲都排在他後面。
傻二本來被索天響的架子震住了,但兩人動起手來,卻發現索天響全是花拳繡腿。最後索天響甚至還用暗器,結果被傻二的辮子抽飛,灰溜溜地跑了。索天響露了餡,回去後,家裡邊差點叫徒弟們端了。傻二「神鞭」的威名加倍叫響。
神鞭傻二擊敗索天響
在美國剛發動貿易戰的時候,許多人感覺美國肯定能贏,而且應該能秒殺中國才對。所以有些人會說:「現在向美國投降是代價最小的時候。」這些人八成還覺得自己很愛國,這是給中國出的最好的主意。
《現在向美國投降是代價最小的時候》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發現美國不但沒有秒殺中國,雙方還打得有來有往,好像王八拳一樣扭成一團,這預期就變了。到了現在,在一通硬碰硬之後美國後退一步,形勢就更明朗了。只要有正常水平的智力,都能看出美國拿不下中國了。
中國人民的信心會越來越高,越戰越勇。還有一大群人提醒大家不要樂觀,因為川普說話是特沒譜的。但其實我們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而不是對川普的承諾有信心。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正的自信。
一個特別有趣的廣告效應,就是再不懂技術的人,現在也知道了華為的5G是世界最先進的,以至於美國要以國家的力量圍追堵截,還堵不住,只能承認失敗。你說這得牛到什麼程度啊?
塞爾維亞社會黨副主席奧布拉多維奇論華為
世界各國的吃瓜群眾,這時發揮「西瓜偎大邊」的傳統智慧,投奔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旗,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再說了,即使你想投奔美國,你能投奔美國的什麼理念呢?「讓美國再次偉大」嗎?「美國優先」嗎?這些像是能吸引到外國人的說法嗎?
2019年5月23日,美國發布對華為的禁令時,我就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如何在貿易戰中取勝?》(中國如何在貿易戰中取勝?| 袁嵐峰),解讀中美競爭的形勢。其中第一點就是:中國在戰術上處於守勢,戰略上處於攻勢,而美國反之。
現在,這個格局更加明顯了,中國一路防守,同時就是一路進攻。這才是真正的:勢不可擋。
中國科學曾經落後這不丟人,關鍵我們要有自信能在未來領先 | 科技袁人
能有楊振寧們爭論大型對撞機,本身就是中國人的幸事 | 科技袁人
化學生僻字 | 科技袁人
許多科學家想建大型對撞機,對中國到底有什麼好 | 科技袁人
如果大型對撞機不該建,那麼建什麼對中國科技更好?| 科技袁人
IEEE對華為髮禁令,只會逼出更多科學家的反抗!| 科技袁人
屠呦呦團隊證明了,青蒿素還能「再戰五百年」!| 科技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