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轉!封鎖華為只是個幌子,歐洲突然發現美國騙了所有人,反擊開始

2021-02-24 尖端1號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近年來對於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動作越發頻繁,很多人對於華為公司未來的發展都產生了擔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漸漸發現封鎖華為只是個幌子,美國真正想做的不僅是對於半導體產業的壟斷,還有對於歐洲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打擊。面對美國商務部再次將多家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的行為,歐洲突然發現美國騙了所有人,這種大反轉令各國都緊張了起來。

封鎖華為只是個幌子

據了解,雖然拜登已經上臺,但其對於中國企業的限制,尤其是對於華為的限制並沒有任何的改變,此前被川普列入實體清單中的百餘家企業也沒有被解除的趨勢。不少人認為這是川普下臺之前最後的瘋狂,但實際上這些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真正受損的其實並不是企業本身,而是歐洲。要知道列入實體清單的本質是限制自己的出口,從而打壓對手,但對於美國來說,它限制自己的技術出口是全球性的。

所以按理講不僅僅是美國自己的企業無法供應相關設備,就連歐洲各國也無法供應。然而想向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共贏收費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需要獲得美國的批准。於是很自然的美國企業在供應上很快獲得了批准,但歐洲那些企業卻遲遲沒有,這也就意味著歐洲長期在中國佔據了市場,被美國一步一步拿走了。這種某種意義上也是歐洲最近一段時間與美國不斷割裂,與中國貿易不斷加深關係的根本原因之一。

目前歐洲能夠應對的方式便是加大了在半導體產業的投入,並且聯合了17國電信部長宣布共同參與研發。在這個過程中與中國的合作顯然也是必要的,因為美國封鎖,華為只是一個幌子,華為背後的技術和整個產業鏈才是美國一直以來最警惕的,要知道這家中國公司在數年之前或許還名不見經傳,但它已經為全球數十億人的通信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在5G上領先之後,美國深切意識到了這種技術積累能夠帶來的巨大威力,唯一的問題就是華為並沒有進入實體製造。

同樣的,隨著歐洲的經濟發展,以法國和德國為首的一批影響力巨大的國家逐漸有著脫離美國的想法,在英國脫歐後這種想法和趨勢更是不可阻擋,但歐洲在經濟和政治上對於美國的依賴卻依舊嚴重。因此當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後,限制的就不僅僅是中國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對全球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的零部件供應產生了致命衝擊。

合作與發展

現在的美國就是試圖將韓國以及日本的一些高新技術企業拉上來提升他們的地位,不過這某種意義上也會帶來一些麻煩,尤其是對於拜登政府而言。畢竟川普從根本上說是需要被拜登以及西方整體推翻的存在,這不僅符合美國穩定的需求也符合拜登希望拉攏盟友的需求。

對於當前的拜登來說,川普的做法讓美國與歐洲之間進一步分裂,而他要做的就是儘可能讓這種關係復原。這某種意義上其實也給了中國企業一個新的機會,一個尋求合作的機會,必須清楚的是自研科技是目前的核心,這是無法動搖的,但合作對於短期的情況緩解也是必要的。

在掌握核心技術的基礎上尋求合作,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說話的底氣,這也是華為能夠在面臨美國封鎖時堅定不倒的原因,同樣的,對於歐洲的合作,如果中國能夠拿出不懼美國封鎖的底氣,那麼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站在中國的一邊站,站在合作與發展的一邊。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局勢反轉!日韓表態後,巴西、瑞士也給出行動,華為上演王者歸來
    日韓方面對華為的表態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外界的熱議,畢竟自從2019年末美國開始公開造謠,阻礙華為在海外市場發展5G業務後,華為5G訂單的獲取難度還是增大了很多的。不過,現在伴隨著日韓的表態,華為在5G市場的局勢似乎正在發生反轉。巴西、瑞士也給出行動並且這種反轉局勢還在持續發酵中,根據11月7日消息顯示,在日韓表態支持華為5G之後,巴西方面再次傳來了華為的好消息。
  • 美國:斷供華為(*)沒有人比我更懂給華為供貨(√) | 科技袁人
    基本的回答是:好比武俠小說中兩個高手正面對抗,硬碰硬地比拼內力,毫無取巧,結果美國後退了一步。有些人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中國吃虧了。因為孟晚舟還沒有釋放,華為還沒有移出實體名單,美國還沒有取消加徵的所有關稅,中國就同意重啟談判了。有些人甚至認為,中國不只是吃虧,簡直是丟臉。
  • 德媒:華為後門沒找到,美國思科倒是發現不少!
    然而,污衊華為但拿不出證據,而曾被牽涉進「稜鏡門」的美國科技巨頭思科,6年來已經出了10起安全漏洞事件。見此,德媒忍不住發聲,「歐洲人不應盲目跟風川普」。美媒則指出,川普針對華為的政策在外不受盟友歡迎,在內則是「不再關心他的對華政策會否傷害美國主要企業」。
  • 李顯龍:新加坡怎麼看華為和中美爭端
    所以,如果你沒有絕對的安全信心,你仍然可以將其用於很多項目上,只是可能不會用在機密通訊上。我們必須進行權衡和選擇。那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沒能展示足夠的證據來說服你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考慮華為?李顯龍:我認為,我們購買的任何系統都存在其問題,即使問題尚未被發現,但是也很快會被人發現。
  • 韓國LG U+堅持用華為,美官員:換個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吧
    韓聯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敦促正在使用華為產品的韓國運營商LG U+(LG Uplus)和其他電信運營商轉用「其他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在周二舉行的視頻會議上,美國負責網絡和國際通信政策的副國務卿Robert Strayer如是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 歐洲終於發現了:美國對中國制裁,其實是衝著我們!
    本文譯自英國《金融時報》12月22日文章,原題:歐洲科技公司指責美國利用制裁將其排除在中國之外  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
  • 抵制華為的下場!英國終於醒悟: 我們都被美國騙了
    為了限制華為繼續拓展國外市場,川普不斷在國際社會散布華為設備威脅國家安全的不實言論,英國首相詹森終於成功被川普洗腦,並發出抵制華為的指令,此外,英國還決定在7年內徹底清除華為網絡設備,大有與中方劃清界限的勢頭,但最近英國卻嘗到了得罪中方的苦頭。
  • 安倍謊言被日媒揭穿,原來辭職只是幌子
    安倍晉三在位的這些年來雖然沒有做出過什麼大的成就,但一直也是安安穩穩的。但是眾所周知安倍晉三的身體一直不好,甚至已經嚴重到無法工作的地步了,他兩次辭任都是因為身體的原因。特別是這次辭任,很多人都覺得他就要從此告別政壇了,沒想到安倍謊言被日媒揭穿。他辭職可能只是一個幌子,根據安倍最近的舉動看來,他是另有打算的,很多人想問問他到底還想瞞到什麼時候?
  • 歐洲各國又要延長封鎖了!怎麼辦?!
    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並沒有因為新年的到來而「收斂」,相反卻呈現了愈演愈烈的態勢,延長封鎖成了不少國家不願意卻又不得不做出的下下策選擇
  • 英國女孩疫情封鎖期間性情大變,一檢查竟發現患腦瘤……
    據《鏡報》7月26日報導,英國一女孩在新冠肺炎封鎖期間性情大變,生活中總是懶洋洋,母親卻毫不在意
  • 凱度指數最新數據出爐:華為手機躋身歐洲五國三甲,國內優勢鞏固
    、西班牙、義大利),安卓佔智慧型手機銷量的76.5%,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與此對比,在全球另外兩個最重要的移動市場中國和美國,安卓分別拿下近八成和68.5%的市場份額。數據來源於:CTR市場研究-凱度移動通信消費者指數凱度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在歐洲市場份額最大的五個國家中,銷量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其中華為同比增長7.4%, 佔比達到12.5%。
  • 瑞典屏蔽華為5G,愛立信拿下中國電信大單,華為表態:這不公平
    不過,由於美國一直在國際市場上打壓華為,因此今年華為並沒接到太多海外訂單,反而是不少有合作意向的國家,先後將華為排除在合作名單之外。在今年6月,英國宣布禁止運營商採購華為設備,並要求運營商逐步替換華為設備。之後,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都紛紛表態,不再與華為進行合作。10月20日,又一歐洲國家傳來壞消息。
  • 11.19美國【公主大對換:反轉再反轉】意外地將王位傳給了蒙塔納羅
    類型: 喜劇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20-11-19(美國)片長: 96分鐘又名: 兜亂公主闖情關:反轉再反轉(港) / 公主鬧雙包:變身計畫(臺) / 公主再對換IMDb連結: tt11199410公主大對換:反轉再反轉的劇情簡介 · · · · ·
  • 華為開始反擊!買下多家英國報紙整版廣告:回擊5G安全擔憂
    6月9日消息,去年5月開始美國開始打壓華為,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其5G建設,並且要求其盟國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
  • 拜登打電話給歐洲盟友:英國第一,法國第二,德國第三
    默克爾不僅表示對美國重回世衛組織和《巴黎協定》表示歡迎,還邀請拜登疫情好轉後出訪德國。客觀講,比雙方通話內容更值得外界關注的,是拜登在打給歐洲盟友的電話中,第三個才打給德國。顯然,德國在拜登心目中的地位,仍不如英國和法國。
  • 關鍵時刻,普京或要對德國反擊了!
    歐洲各國正在全力抗擊第二波疫情,俄羅斯的反擊卻突然要來了。對於歐盟的關鍵成員國——德意志來說,這次的反擊具有很強烈的針對性。可以說,事情就是因德國而起的,俄羅斯只不過是採取了"對等反制"而已。納瓦利內是俄羅斯重要的反對派人士,今年8月份突然在俄羅斯境內"病倒",並且在送往德國治療之後被查出中了諾維喬克神經毒素。德國方面堅持認為是普京政府對反對派人士動的手,儘管莫斯科多次否認,卻苦於沒有證據來證明。
  • 美不僅僅打壓華為,還解僱了大量研究癌症的中國學者,只因不自信
    近期,華為接連遭到美國的打壓,雖然華為在美國遭到不公正對待已經有上十年的時間了,但是美國從未像現在這般挖空心思。
  • 斯德哥爾摩的先例:瑞典法院的判決是否會改變華為在歐洲的命運?
    華為公司對瑞典政府的決定提出上訴,上訴被移交給瑞典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在瑞典採取措施後歐洲國家是否對中國公司的態度有所緩和?中國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說,這首先將取決於美國大選的正式結果,而不是取決於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
  • 美學者研究發現:紐約疫情主要來自歐洲而非亞洲
    美媒稱,新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在2月中旬就已經開始在紐約地區傳播,這比該區出現首例確診病例的日期早了幾周,而且病毒主要是由歐洲的旅客帶入
  • 單邊主義終不得人心:美企或可提供華為非5G業務晶片,打壓華為是雙輸
    美國算盤打得真好,想賺錢,又想遏制華為5G在行業的領先地位。從這段時間半導體領域的變化情況來看,華為或將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然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