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敦促正在使用華為產品的韓國運營商LG U+(LG Uplus)和其他電信運營商轉用「其他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在周二舉行的視頻會議上,美國負責網絡和國際通信政策的副國務卿Robert Strayer如是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他表示:「隨著5G網絡上的自動駕駛、智能製造或遠程醫療服務的爆發,我們將越來越需要不受』專制政府』幹擾的可信賴供應商。一家公司如若部署華為技術,中國可以從中破壞或作為監控工具。」
他還表示,美國並不會在更換設備上提供任何財政的補貼,他認為更換設備並不需要很高成本,他說:「更換華為這一成本相當於運營商運營預算的不到10%,因此,儘可能轉向可信賴的供應商實際上更符合他們的經濟利益。」
目前,韓國主要運營商包括LG U+、SK電訊(SK Telecom)、韓國電信(KT)等,其中LG U+是唯一使用華為設備的主要電信運營商,其他倆家早已禁止其5G網絡中使用華為產品。
通過禁令來看,最近英國和美國對華為5G網絡設備的禁令將迫使這些國家的移動運營商重新尋找其他供應商來構建他們的5G網絡,而對於韓國,甚至是全球範圍來說,5G建設都會受到推遲影響。
此前,英國電信CEO菲利普·詹森(Philip Jansen)接受採訪時坦言,「10年之內,英國的電信網絡不可能完全排除使用華為的產品。」此外,他還提醒道,在英國升級5G網絡期間,禁用華為「可能引發的憤怒與潛在的安全隱患。」
近期,在美國的慫恿下,多國已經開始封禁華為通訊設備,中國也已開始反擊。根據7月20日的報導來看,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歐盟跟隨美國和英國禁止華為進入5G網絡,那麼中國可能考慮對歐洲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諾基亞和愛立信進行「報復」。 如果中國真的決心對諾基亞和愛立信「同等待遇」,那麼這兩家通訊巨頭也將遭受巨大損失。
另一方面,自從英國宣布禁用華為設備以後,韓國三星在同一天宣布了6G和研發商用,並表示在2030年完成商業化。美國、日本方面也早早宣布著手6G研發。
當然,早在2017年,我國工信部就已經著手研發6G技術,並且還與中科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機構在北京開展6G研發大會,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專家組,來發展我國的6G技術。華為也早早便開始著手6G技術的研發。第六代通信標準不僅擁有比5G快50倍的速率,也擁有5G十分之一的延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