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將他們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
過去兩年,美國對中國公司實施了咄咄逼人的制裁,這使得它們無法購買大多數美國製造的技術。但一位歐洲企業高管表示,制裁造成了一種「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美國公司獲得豁免,其他國家的企業則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另一名歐洲科技企業高管表示,因為被懷疑可用於軍事目的,其公司被阻止向中國買家供應組件。但這些市場缺口很快就被通過中間商銷售的美國供應商填補。
歐盟企業受到的影響很大。本月初,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瑞士的意法半導體公司將其年度營收目標推遲一年,理由是美國對該公司的「重要客戶」——華為實施了制裁。
12月初,歐盟17個國家的電信部長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宣布未來兩三年內將投入1450億歐元用於半導體研究。
一位駐華外交官說:「這一宣言表明,歐洲各國政府希望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美國的制裁加速了這一進程。對於歐洲企業來說,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需要想辦法服務這一市場。」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歐洲不想捲入美中對抗,也不想在美中之間做選擇。」他說,歐洲汽車工業面臨的挑戰尤其大。歐洲車企的智能及自動駕駛汽車依賴美國技術,而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和銷售市場在中國。他說:「歐洲車企預計,美國將阻止向中國出口某些類型的晶片,因此目前的問題是,如何在缺少美國半導體產品的情況下在中國生產這些汽車。」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