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月1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美國Mahjong Line公司重新設計麻將牌面一事,在上周引發了一場有關文化挪用的爭論。然而這只是近年來引發眾怒的一連串類似事件中的一件。這種引發爭議的模式現在很常見:有人借用或曲解亞洲文化,成為網絡批評的目標,道歉並承諾做得更好——直到下一場爭論。但是,人們不禁質疑,欣賞和挪用的界限到底在哪裡?
CNN報導,Mahjong Line公司此前推出了一款將牌面重新設計的麻將,將傳統的餅、條、萬牌面改成了氣泡和麵粉袋等圖案。雖然該公司表示,這是「尊重」美國麻將的更新,在規則和遊戲性上與中國傳統麻將略有不同,但此舉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爭議。
眾多社交媒體用戶指責該公司創辦人挪用文化、不尊重語言和對遊戲文化意義無知。亞裔國會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在推特(Twitter)上說:「請把漢字放回中文遊戲裡。不要為了讓你更喜歡,就改變我的歷史和文化。」
此後,該公司致歉,但並未停止銷售新設計的麻將。
這場有關文化挪用的爭議,令人們思考,欣賞和挪用的界限在哪裡?「當一種文化受到另一種文化的啟發時,這是一回事。」關注種族和代表性議題的社會學家和作家王嵐芝(Nancy Wang Yuen)接受採訪時說,「但是,如果他們聲稱要改進並不尊重原始文化,或者有一種凌駕於原始內容之上的優越感,那麼這就變成了挪用。」
2018年,一名白人高中生穿著中國傳統旗袍參加猶他州的舞會,隨即引發了軒然大波。一些華裔在推特上發聲:「我的文化不是你的舞會禮服。」而在卡戴珊(Kim Kardashian West)將內衣品牌命名為和服(Kimono)後,也遭到了嚴厲批評。不久後,歌手凱西·馬斯格雷夫斯(Kacey Musgraves)還因為穿著越南傳統的奧黛(ao dai)服飾拍攝暴露的照片而遭到抨擊。
文化挪用之爭不僅常常在時尚領域產生,在生活其他領域、如食物和化妝品等也時有發生。在2019年,紐約一家餐廳的白人老闆表示將提供「乾淨」的中餐、不會讓人感到「油膩和噁心」,隨後招致種族主義和文化挪用的雙重批評。最終,這家餐廳開業僅8個月就關門了。而一段時間流行的「杏眼」妝也刺痛了亞裔,因為他們過去曾因這樣的面部特徵受到種族主義者的嘲諷。
不過有關文化挪用的爭議也引發了對於文化敏感性上升的質疑。一些人以受其他文化啟發而流行的融合菜系或藝術品為例,指出相關爭議扼殺了創新和合作。但以麻將事件為例,該公司創始人最終表示,他們已經意識到麻將的文化敏感性,並將與了解麻將起源的專家對話,確保以後在宣傳和描述中恰當體現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完)
【責任編輯:陸春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