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截圖
英國《金融時報》採訪了參與2019年「黑暴」活動後逃到英國的一些香港年輕人。
這些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持有BNO護照的,一種是沒有BNO護照的。
但報導發現,不管有沒有BNO護照,也不管是在英國BNO「新政」生效前,還是生效後抵達的英國,似乎都沒能在英國過上想要的生活。
而最深深體會到現實殘酷的,是那些沒有BNO護照的人,這些人以20歲左右的年輕人居多。
報導指出,逃至英國卻沒有BNO護照的人,很多都在申請「政治庇護」,並希望藉此獲得一些經濟補貼。因為受疫情影響,眼下在倫敦根本找不到工作。
然而,申請經濟補貼的流程耗費時間較長,不知道要等多久,而獲得英國公民身份更是遙遙無期。
無奈之下,其中很多人已不抱希望,只希望能延長在英國的籤證,等待機會,轉至澳大利亞或者臺灣逗留。
而擁有BNO籤證的人,在英國的日子似乎也不好過。
比如,逃至英國的香港年青人Yan,是一名BNO護照持有者。然而,經濟下滑導致英國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而持續不斷的疫情又導致一些行政審批程序進程緩慢。除非5年後,他在英國獲得了永久居留權,否者持有BNO護照也無法讓他獲得社會保障或其它福利待遇。
Yan告訴《金融時報》說:「我在努力找工作,我得養活自己,我已經來英國半年了。」
另一名BNO護照持有者Chan稱,他在英國感到很孤獨,因為他之前不顧家人反 對,執意來到英國。
Chan訴苦稱,家人以為他在英國找到了工作,其實他仍在努力找工作。
看到《金融時報》這篇報導,在香港「黃絲」聚集的社交平臺連登論壇上,很多人開始叫苦。
網民「茉莉花園」憤憤不平地說:「講到英國的庇護申請制度,是世上最令人討厭的制度。手足坐食山崩,又不可以找工作做。」
網民「喬拜登」稱:「出名的就像羅冠聰這樣,不出名的人真是慘……」
來源:香港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楠楠
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
《通說》
-----------
香港中國通訊社出品
-----------
更多好看新聞,請點擊二維碼,
下載「香港中通社」APP,
玩轉全球華人華僑圈最大的中文互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