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往英國的香港「黃絲」過得怎樣?英媒:夢破了……

2021-02-23 通說

      英國BNO「新政」生效有一段時間了,那些「逃往」英國的香港人,現在在英國過得怎樣?      當地時間2月16日,英國《金融時報》就有一篇文章,將焦點對準了這群人……

《金融時報》報導截圖

      英國《金融時報》採訪了參與2019年「黑暴」活動後逃到英國的一些香港年輕人。

      這些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持有BNO護照的,一種是沒有BNO護照的。

      但報導發現,不管有沒有BNO護照,也不管是在英國BNO「新政」生效前,還是生效後抵達的英國,似乎都沒能在英國過上想要的生活。

      而最深深體會到現實殘酷的,是那些沒有BNO護照的人,這些人以20歲左右的年輕人居多。

      報導指出,逃至英國卻沒有BNO護照的人,很多都在申請「政治庇護」,並希望藉此獲得一些經濟補貼。因為受疫情影響,眼下在倫敦根本找不到工作。

     然而,申請經濟補貼的流程耗費時間較長,不知道要等多久,而獲得英國公民身份更是遙遙無期。

      無奈之下,其中很多人已不抱希望,只希望能延長在英國的籤證,等待機會,轉至澳大利亞或者臺灣逗留。

      而擁有BNO籤證的人,在英國的日子似乎也不好過。

      比如,逃至英國的香港年青人Yan,是一名BNO護照持有者。然而,經濟下滑導致英國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而持續不斷的疫情又導致一些行政審批程序進程緩慢。除非5年後,他在英國獲得了永久居留權,否者持有BNO護照也無法讓他獲得社會保障或其它福利待遇。

     Yan告訴《金融時報》說:「我在努力找工作,我得養活自己,我已經來英國半年了。」

      另一名BNO護照持有者Chan稱,他在英國感到很孤獨,因為他之前不顧家人反 對,執意來到英國。

      Chan訴苦稱,家人以為他在英國找到了工作,其實他仍在努力找工作。

      看到《金融時報》這篇報導,在香港「黃絲」聚集的社交平臺連登論壇上,很多人開始叫苦。

      

      網民「茉莉花園」憤憤不平地說:「講到英國的庇護申請制度,是世上最令人討厭的制度。手足坐食山崩,又不可以找工作做。」

      網民「喬拜登」稱:「出名的就像羅冠聰這樣,不出名的人真是慘……」

來源:香港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楠楠

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



《通說》

-----------

香港中國通訊社出品

-----------

更多好看新聞,請點擊二維碼,

下載「香港中通社」APP,

玩轉全球華人華僑圈最大的中文互動平臺!

相關焦點

  • 英媒驚訝香港鐵路公司獲得「英國最忙鐵路線」專營權
    英媒驚訝香港鐵路公司獲得「英國最忙鐵路線」專營權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紀雙城】「中國公司令人驚訝地獲得西南鐵路專營權」,英國《旗幟晚報》27日稱,英國政府宣布,英國交通運輸集團第一集團與香港鐵路公司
  • ​被「黃絲」網媒捧上天的黑暴學生「LUNCH」哥之後,下一個又是誰?
    被「黃絲」網媒捧上天的中學生「LUNCH」哥之後,下一個又是誰?
  • 德媒直呼「英國病毒」遭炮轟,英:是「東方病毒」
    德媒直呼「英國病毒」遭炮轟,英:是「東方病毒」。2020年初新冠病毒突然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中方作為首個出現感染情況的國家,自然承受了西面八方施加的壓力,美國前任總統川普為了擺脫自己抗疫不力的責任,將新冠病毒源頭直接栽贓在我方頭上,在他的煽動下,「中方病毒」言論甚囂塵上,國際社會幾乎完全認定這種說法是可信的。
  • 英國推BNO是幫中國?這位香港「公知」又來顛倒黑白了……
    但還有「黃絲」留在夢中,不斷吹捧移居英國好處,認為中方反制「不過如此」。      譬如香港知名「公知」陶傑,他居然指出:英國此舉其實是在幫中國,絕對是好事不是壞事,有助降低香港樓價,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被「激到扎扎跳」(被刺激到直跳腳)……      對於陶傑言論,有香港網民就表示,這和之前有香港「黃教師」在授課時稱「鴉片戰爭是英國幫中國人戒菸」一樣,簡直是顛倒是非黑白!
  • 英國沒錢,中國人將接管高鐵,英國人興奮叫好!
    這個「慘絕人寰」的消息一大早就被英媒刷屏:《泰晤士報》頭版頭條:中國鐵路公司將運營英國HS2列車。這個讓英媒如此重視的HS2是什麼樣的大工程? 英國HS2工程即英國高速鐵路2號(High Speed 2)。
  • 英國又搞事?中方回應,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稱自【肇稱自慶胡曉峰稱自稱自死全稱稱自自稱自家】有些事,是發生在還好稱自【肇稱自慶胡曉峰死全家】存放上稱自。肇慶稱自市端稱自州區每歌手演員作家天【肇慶稱自稱自稱稱自自胡曉峰死全家】在後臺看到粉絲肇慶稱自胡曉峰,小學就讀於肇慶市第一小學,初中就讀於肇慶市第六中學,高中稱自就讀於肇慶市實驗中學,從高中開稱自始到處詐騙,稱自稱自己稱自父母車禍身亡,只能在表哥家生活,以此騙取愛心人士的捐款。
  • 大英國協目前有多少國家?它們是怎樣的關係?
    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它被稱為」大英國協「;在臺灣,它被稱為」大英國協「;而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它被稱為」大英國協「;在一些非大英國協國家,它又被稱為」不列顛聯邦「。由於大英國協公民曾經擁有過共享國籍的歷史,因此他們以前被稱為英籍人士。至今,許多大英國協國家仍對其他大英國協國家公民提供超出普通外國人的特殊待遇。
  • 英媒:中英核電項目合作崩盤風險上升,雙方或逐漸「分手」
    近期,中國與英國的分歧因香港和華為問題越來越大。
  • 5G傳播病毒、英媒要求中國就病毒賠錢,最近陰謀論十足
    英國多家媒體報導稱,一則「5G技術導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陰謀論,導致英國多處5G信號塔疑似遭人縱火。英國內閣辦公廳部長麥可·戈夫回應稱,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危言聳聽。英國相關部門也在推特上發表聲明稱,完全沒有可信的證據表明,5G和新冠病毒之間存在聯繫。據英國天空新聞報導,當地時間周四晚,一段網傳視頻顯示,伯明罕史帕克丘地區一座70英尺(約21米)高的移動通訊天線塔遭到焚燒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傳播謠言並且損壞通信設備的行為,引發英國各界不滿。
  • 中國發展不可阻擋,英媒卻稱是美國失誤導致,中國自我發展和美國何幹?
    之後英國官媒就揚言中國的發展是美國的失誤導致,這種行為讓人不敢恭維,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英國網站於近日發表文章,稱美國的混亂是中國的機遇。之前美國仗著自己國家經濟和科技都處於世界上一流水平,對中國進行打壓,但是事實上,卻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目前美國國內深陷困境,中國則在這個時候抓住了機遇,實現經濟增長。
  • 27年前,那個對李小龍兒子開出致命一槍的美國人,如今過得怎樣?
    可惜,如此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人物,卻在1973年因心肌梗塞英年早逝。去世時的李小龍僅33歲,他本該將華人的好萊塢銀幕形象推廣的更加深遠,卻在最好的年華和世界告別。為了讓兒子更好地學習中國文化,8歲之前,李小龍都讓李國豪在香港生活,還一直對李國豪進行武術訓練。然而,李小龍也僅只陪李國豪到了8歲。隨著李小龍去世,李國豪也從香港搬到了洛杉磯。
  • 英媒:和北京、倫敦奧運會相比,裡約這一幕太尷尬……
    文/觀察者網高雪瀅這是個英媒吐槽,然而被外國網友打臉的故事。
  • 英國國師的師爺,辭職了
    據英媒報導,在本月初剛剛上任的英國首相顧問、國師的師爺,27歲的薩比斯基被迫宣布辭職。上周的英國政壇被英媒稱為「經歷了大屠殺」,原因是:英國政府2號人物——財政大臣賈維德被逼辭職。但他剛剛上任不久,媒體就開始揭他的老底,發現他曾經多次發表過有爭議的言論。
  • 日媒稱英國正制定巡航南海計劃 討論派遣女王號航母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日媒稱,英國政府已經著手制定派遣護衛艦前往南海開展航行活動的計劃。英國國防部證實了這一消息。
  • 英媒:印尼發現已知人類最早壁畫 距今約4.4萬年
    原標題:英媒:印尼發現已知人類最早壁畫 距今約4.4萬年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英媒稱,已知最早現代人類洞穴壁畫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描述捕獵疣豬和倭水牛的人類-動物混合洞穴壁畫被定年在距今約4.4萬年,因此成為已知由我們這個物種創作的最早洞穴壁畫。洞穴壁畫中的倭水牛(資料圖)報導稱,印尼這幅繪畫的年齡接近此前所知描述捕獵場景最古老繪畫年齡的兩倍,這讓我們首次深刻了解人類最早是如何講故事,以及現代人類認知是如何出現的。
  • 獎牌榜反超中國,英媒好開森!
    >裡約奧運第9個比賽日結束後不久,英國《每日郵報》陷入了癲狂狀態,原因不僅是單日獲得5枚金牌,更在於這讓他們超越中國軍團升至獎牌榜第二位。到了本日,在壓力下施廷懋時隔47小時再度奪金,不過這個凌晨英國代表隊更加瘋狂,維特羅克在男子自由體操、賈斯汀-羅斯在高爾夫男子個人比杆賽、維特羅克在男子鞍馬、肯尼在場地自行車男子競速賽中先後拿下金牌,短短幾小時的瘋狂奪金潮後,成功超越中國。
  • 安德魯王子為何在英國王室混得這麼慘,且可能會更慘?
    在政治事業上,安德魯似乎也沒什麼大作為,英媒報導稱,在他擔任英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特別代表期間,與他合作的人認為他唐突、粗魯,再加上醜聞不斷,2011年,安德魯被迫離職英媒報導,因為醜聞而卸任貿易特使的安德魯已慢慢失寵。
  • 英首相向中國攤牌!
    英國首相向中國攤牌了。2月21日,《衛報》的一篇報導稱,「在英國向中國示好之際,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稱自己是『狂熱親華派』」。
  • 震驚英媒!哈裡王子夫婦突然宣布退出英國王室
    他們希望今後在英國和北美兩地平衡分配時間,這樣既可以讓他們能夠用王室傳統撫養兒子阿爾奇,又能讓一家人有空間開啟新篇章,而且他們計劃成立一個慈善機構。哈裡王子和梅根還強調了對英國女王和王室的尊重,他們在聲明中說,將繼續全力支持女王,繼續履行對女王、大英國協及其他贊助人的職責。並指出「正是在您(女王)的鼓勵下,特別是過去幾年,我們覺得可以著手作出這種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