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內江的老城,你會想到什麼?
市中區九街十八巷
大洲壩、上南街、鐘鼓樓、梅家山、工商街
牛肉麵、劉三姐串串、李記鍋盔
...
那時候迴蕩在筒子樓的叫賣聲
多年後依然縈繞在你我的耳畔
這些點滴也奠定了「市中區」
在內江人心中高居不下的神位
一晃多年,新城的崛起勢如破竹
而老城區 依、舊
在窄小老舊的街道上
繁花謝盡
滄桑爬上枝頭
這片曾經的熱土
漸漸隔絕於高樓燦爛霓虹之外
前陣子,有個網友和大千妹兒說:
內江老城改造難度大,在越建越高的大樓建築群裡,註定會成為一個孤島
於是
這陣子我開始重新審視老城
從車水馬龍的天津街
民居廠房交錯的河壩街
人文氣息濃厚的梅家山
到承載內江莘莘學子搖籃的上南街
試圖用圖像展現
時間遺留的功與過
和城市化進程高速發展不同
一個城市的積澱、在地的文化
我們都默認在老城
那裡才是一座城的靈魂
偶爾站在老城區裡望向高不可及的大樓
難免令人唏噓
時代在進步,城市早期缺乏發展規劃,房屋、基礎建設隨心所欲、人口老齡化、基礎配套設施落後、空掛戶多、功能分區混亂、街道狹窄,成為老城區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這時候有人說了,可以把四方塊拆了重建撒。但,大千妹兒覺得在內江動四方塊,就等同於在北京拆遷四合院。
這些問題,我們單是想想就清楚,每一塊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近年來,老城區已經在著力改造優化老城課題,調優居住環境,規劃翻新公園綠地,修建百姓休閒娛樂場地,增加停車位;調優公共服務,改造大量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資源。
而老城區有內江市現存眾多的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體現了本土傳統文化特色,展現了當前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
△鐘鼓樓
歷史建築集中的片區,仍有大量居民生活,是活態的文化遺產,是內江歷史生活的重要載體,集中展現了內江歷史發展的脈絡,具有歷史久遠性、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續性。
△芭蕉井 / 圖源最內江
老城所呈現的問題,也是古今中外每座城市在發展中都會遇到的難題,凋逝與革新。
如何佔據時代尖端,是時間留給我們逃不過的難題,畢竟歲月會讓你知道,哪裡都可能成為老城,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所以隔岸觀火只是現在的「新城」在遙望未來的自己。
內江老城區,命運早已和我們緊緊相連,老行當的離去,如今白了頭的童年記憶,別拋下它們,也看看它們,聽聽它們在時代裡的吶喊吧。
今日互動
關於老城區有哪些你念念不忘的事兒?
關於老城區改造,你有哪些建議?
你希望老城的未來是怎麼樣的?
■ Contact Us
文字 / 大千妹兒
來源 / 大千社區、網絡
圖片/我的女兒名叫何西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