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房,小灰瓦,青石街。
拾階而上,有一農家。門楣上寫著「芒碭小院」。
院內,有柿樹,有石榴,也有花,紅綠掩映,生機盎然。
進入二樓,迎門是一個懷舊風的閱覽室。旁邊,就是客房。旅遊旺季,一房難求。
站在樓頂,極目四望,一片蔥翠。劉邦像在青山的最高處巍峨聳立。
腳下,這是柿園村。
柿園村,就是芒碭山柿園漢墓所在的村。村,因樹得名;墓,因村得名。
芒碭山是豫東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其面積16平方公裡,共有大小山丘20餘座。
「如果芒碭山不經歷開山採石之劫,完整保存到現在,生態經濟價值不可估量。」長期從事芒碭山文化研究的芒山中學教師劉勳感慨地說,「芒碭山主景區所在的保安山被炸得都是大坑,僖山還剩下五分之一左右,太可惜了。」
值得慶幸的是,1997年,永城下達了封山禁採的「死命令」。
山,封住了,可芒碭山向哪裡發展?長期靠山吃山的芒碭山群眾生活如何保障?「基於此種考慮,永城啟動了開發芒碭山文化旅遊產業的戰略規劃。」芒碭山景區有關負責人說。
封山、育林、蓄水、種花、植草, 經過幾年生態修復,2006年,芒碭山躋身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名單。
漢文明繼承了周秦文明,其表徵是禮儀文明。景區在開發王后陵等傳統陵墓文化的基礎上,重點開發「穿漢服、習漢禮、賞漢舞、食漢宴」的漢代禮儀體驗活動,還引入漢儺表演。
2017年,芒碭山景區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據芒碭山景區策劃部經理王夢熙介紹,如今,景區旺季越來越長,周邊群眾幾乎家家都「靠山吃山」,圍繞景區做生意,景區綜合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
孤零零的僖山筆直而立,滿身都是採石遺留的「傷痕」。
僖山,是河南最東部的一個山頭,素有「中原日出第一山」美譽。
據悉,2016年至今年五一開園前,資方已經投入近億元對景區進行生態修復和業態注入。
「下一步,要打造高空觀景平臺,讓『中原日出第一山』名至實歸,還要利用採石坑,打造『海底世界』,既要上天,也要入地。」僖山景區負責人張冬梅對景區前景很有信心。
如今,芒碭山旅遊區對外開放的有「四區三園」,即漢梁王陵景區、夫子山景區、大漢雄風景區、僖山景區;漢興園、陳勝園、地質公園。
2018年8月,以芒碭山旅遊開發總公司為基礎的永城市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這,有效搭建起了芒碭山文化旅遊產業的投融資平臺。
芒碭群山,生態發展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