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懷舊】薺菜,西瓜,酥梨,胖冬瓜;油煎爬猴,饃蘸醬油……

2021-02-19 碭山大小事

點 「碭山大小事」關注 ,看更多   微信小編dsxdxs8

                                               文/小將

童年,食,雖難果腹,但每一充飢之物都似有靈魂,溫潤深情。春天的薺菜,夏天的西瓜,秋天的酥梨,冬天的胖冬瓜;油煎爬猴,饃蘸醬油……貨郎挑子的鼓咚咚搖,莊西南震到莊東北,,舊鞋子能換糖豆,碎頭髮能換江米棍兒,家裡的孩子們一通亂翻,挑子前的孩子看直了雙眼。

衣,雖難禦寒,但退伍親戚送的綠軍裝是男孩子的標配。我和二哥的綠軍裝照絕不亞於朱時茂和陳佩斯,只不知道那時在笑什麼。每個冬天,岸邊的冰都會凍得捲起來,但土坷垃是手榴彈,小木棍兒是衝鋒鎗,三五人就能衝鋒陷陣,熱血沸騰。鬥雞,殺羊羔,打蘇,打紙牌,跳繩,踢毽子,再冷的課間十分鐘,哪個孩子不是一頭汗!誰沒有一幫鐵血「戰友」!

一放學,孩子們就在沒有院牆的鄰裡間亂竄,從老到小,滿莊的人群。所有的文字都能讓我們進入角色,「打倒孔老二!」「無產階級專政萬歲!」「毛主席萬歲!」牆字讓我們熱血沸騰!畫書、大部頭書,簡直是探寶!得來伴著心跳。一本書,一圈黑乎乎的腦袋和驚嘆。

 莊西頭的大老吹爺爺能讓全莊老少開心。我們也問他:「大老吹,你愁啥?」他一臉正經:「我愁啥,我愁買了飛機擱哪呵。」

二叔說:「生產隊放電影,《小英雄白跑路》。」我去了,場上空無一人,回來想大了腦袋:白袍鹿這個小英雄?是鹿變的嗎?是打的地主還是打的鬼子?已作古二十餘年的二叔,是您讓我學會了「創作」,您太有才了!

 

而今,這世間飯店如林、食客如潮。奄奄一息的蔬菜躺著,慘遭肢解的肉體掛著。油,吃了就燒心;酒,喝了就頭疼。迷瞪瞪的眼神、山丘般的小腹。遍地的心梗、腦血栓練習走路。

只是一瞬間,大家就都有了世界的大爺的感覺,我們光鮮又自卑,富有又潦倒。存款很多,孩子卻娶不起媳婦;自建的房子空到出殯,卻到大城市去做半輩子房奴;養孩子為防老,卻對弱小的他們不管不顧。電競、購物,微信、快手,我們圓睜雙目,漸漸看不清屏幕,大腦雜亂又荒蕪。沒有了文學家,更沒有了文學,望不穿的高樓早已把我們的心淹沒!

 

小將   寫於2021年1月4日夜。

筆名:將,碭山人,從事鄉村教育二十多年,生於農村長於農村並深愛農村教育,偶爾碼字抒寫情懷,希望大家喜歡「蔣老師」的文字。

相關焦點

  • 臺灣中時媒體集團「魅力城市」專題採訪團聚焦碭山
    8月25日至26日,臺灣中時媒體集團「魅力城市」專題採訪團一行9人,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寧的陪同下,走進梨都碭山,對我縣黃河故道文化、百萬畝果園以及碭山電商進行了重點採訪
  • 吃餃子為啥蘸醬油?
    呂明光/文16.蒜醬東北人所說「蒜醬」的「醬」,指的並不是大醬,而是醬油這是一種把大蒜切碎成末,再倒入醬油攪拌的家常蘸料。大蒜的辣,醬油的鹹,才能將香噴噴的燉菜推到淋漓盡致的口腹高潮。先做一整碗,擺在桌子中間,然後每人往自己的碗碟裡來兩小勺。等到餐桌豐盛、人員滿座的時候,就可以動筷子吃了。
  • 朋友們,如果你在碭山南站看到了皮卡丘、小黃人……別驚訝,那是我們在歡迎您回家!
    走得再遠,逢年過節,總是情不自禁想起媽媽的飯菜、爸爸的嘮嗑,想念老家碭山的點點滴滴,歸心似箭的迫切,讓春節成為萬人空巷的聯歡佳節。還有幾天就是春節了,在外打拼碭山老鄉們,在回家的路上了嗎?碭山縣融媒體中心、碭山廣播電視臺新春特別策劃——歡迎您回「老家碭山」歡迎您回老家碭山過年!
  • 陝西夾饃指南:給我一個饃,我就能夾遍全世界!
    吃家們都懂,鐵圈虎背菊花,是衡量白吉饃的最高標準。好吃的臘汁肉夾饃一定要饃酥肉爛,吃到最後都是滿手地流油,搞的人慾罷不能。據老吃家講,潼關肉夾饃最傳統的吃法是用剛出爐的熱燒餅夾上煮好的冷肉,口感跟其他夾饃完全不同哦。
  • 揭秘:芒碭山「劉邦」南望到底在看什麼?
    進入二樓,迎門是一個懷舊風的閱覽室。旁邊,就是客房。旅遊旺季,一房難求。站在樓頂,極目四望,一片蔥翠。劉邦像在青山的最高處巍峨聳立。腳下,這是柿園村。柿園村,就是芒碭山柿園漢墓所在的村。村,因樹得名;墓,因村得名。芒碭山是豫東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其面積16平方公裡,共有大小山丘20餘座。
  • 黑心醬油,添加劑+鹽+過期產品=醬油?!你買過嗎?
    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合格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特級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因此,拿到醬油後,最先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胺基酸態氮」的指標。
  • 醬油的新藝術:複製醬油的製作
    — — 紫柏禪師《示廚文 佛言》"     中國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醬油,不但是重要的蘸醬之一,也是中國烹飪不可缺少的材料。     醬油最早的記載始於周朝的御用醬油,系以肉類調製,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類似。之後民間才研發以黃豆、小麥、食鹽與水為原料,製成流傳至今的醬油。
  • 一方水土:這裡有帶麻麻花香味的石子饃
    2.石子饃是陝西的傳統食品。陝西人做石子饃,面裡放油、放雞蛋,還有鹹淡味兒,自有自己的一番風味兒。3.除了陝西之外,在山西的一部分地區,也有製作石子饃的習慣。而且,山西人做的石子饃與陝西人做的石子饃很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西永濟的女子,怎樣做出帶麻麻花香味兒的石子饃。
  • 碭山成年人才懂的照片…看到第2張就受不了!
    如果你是碭山人,那你百分百坐過這輛車!絕對懷舊碭山的時尚步行街,潮人聚集地!照相機,還記得在碭山一庫院內有位記者拿著拍照,當時只知道是照像碭山素有"水果之鄉"之稱。看看最老式的罐頭。
  • 日本百年醬油廠推「透明醬油」,不惡作劇可惜了...
    這款透明醬油是熊本企業「フンドーダイ五葉」所推出的話題商品,這間醬油老鋪自1869年創業至今已有150年歷史,如此傳統的老店為什麼會想要弄出這種顛覆常識的創新商品呢?醬油廠方表示開發的原意是想保留食材的原貌,當食物蘸醬油食用時,不會被醬油的顏色影響本身的味道。據該企業表示,透明醬油和一般的醬油製作工序一樣,只是在最後加上透明化處理的程序,除去醬油的顏色。
  • 年菜推薦(8)冬瓜紅燒肉..健脾養顏、止咳化痰
    冬瓜是一種藥食兼用的蔬菜,具有多種保健功效。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大腸、小腸、膀胱經;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的功效;可用於暑熱口渴、痰熱咳喘、水腫、腳氣、脹滿、消渴、痤瘡、面斑、脫肛、痔瘡等症的治療,還能解魚、酒毒。冬瓜皮以利尿見長;冬瓜子以健脾養顏、止咳化痰
  • 肉鬆薺菜拌蘑菇:伽利略的苦惱
    我很欣賞這本《伽利略的苦惱》中科學家湯川的一句話:「先動手試一試,這種姿態才是最為關鍵的。」 做菜也好,做事也好,麻煩不麻煩,好吃不好吃,都先動手試一下嘛! 今天一邊擇薺菜的時候,一邊還在腦子裡跟著東野圭吾的案情做分析和推理,做實驗咱不行,做個菜總還是可以的吧?
  • 童話:西瓜腦袋
    尼尼、胖逗逗和丫丫在一塊兒玩,丫丫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說,西瓜是怎麼長出來的?」
  • | 釀冬瓜 | 傳說中江湖上失傳已久的萬~能~解~藥~
    ▲點擊關注 |  一個關於成長的視頻百科渾身長毛白又白性喜滿坡滿地爬養的娃娃胖又胖冬瓜洗淨去皮切片備用調成稠汁淋在冬瓜片上冬瓜含有糖類、維生素、礦物質等有利尿消腫、清熱、止渴、解毒等作用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兒童夏季食用冬瓜尤為適宜。
  • 職工風採|做烤饃的美好時光
    說起小時候的春節,令我影響最深刻的便是和母親、嬸嬸一起做烤饃的「集體活動」了,在我們當地,烤饃是迎接新年的一種儀式,寄託著鄉鄰們對新年的美好期望。烤饃是一種古老又傳統的麵食製作方法,分為棗鏌、豆沙夾心鏌、糖酥鏌等,製作方法不一樣,形態也各異。製作烤饃的過程是是小時候新年最值得回憶的事情啦。母親要提前幾天發麵,第二天要反覆揉面,直到發好的面沒有氣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