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醬油,添加劑+鹽+過期產品=醬油?!你買過嗎?

2021-02-23 寶雞市中心醫院團委

一般來說,「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則醬油品質越高,鮮味也就會越濃。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合格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

特級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

因此,拿到醬油後,最先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胺基酸態氮」的指標。儘量選擇「胺基酸態氮」含量高的。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所有醬油產品都會在包裝上註明是釀造醬油還是配製醬油。這兩種醬油可是天差地別的:

釀造醬油:是用大豆加工副產品為原料經發酵製成,是傳統的生產方法,有國家標準(GB18186-2000)的嚴格規定。

配製醬油:有一種: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種叫「胺基酸液」的)調製成。如果加工技術不好,水解蛋白過程中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還有一種,是在混入一些釀造醬油原汁的基礎上調製而來。

所以,釀造醬油PK配製醬油,絕對是釀造醬油更好啊!

按照醬油的國家標準——GB/TI8I86-2000《釀造醬油》中規定:成品醬油的標籤上,必須標註「佐餐醬油」或「烹飪醬油」。

佐餐醬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涼拌等。所以,它的衛生質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會危害健康。

烹調醬油:適合烹調菜餚(如做紅燒肉)加熱後再食用(等於消毒),故其衛生指標要求低一些。

兩相對比,佐餐醬油比烹調醬油更乾淨!用「佐餐」醬油烹調菜餚是可以的,而用「烹調」醬油直接涼拌或蘸食則不可取。

相關焦點

  • 曝光頭髮做醬油,超噁心、超黑心你知道嗎?
    近日,網上又流傳著一則關於頭髮做成醬油的新聞,文章中表示:「理髮店裡剪下來的碎頭髮,被用來做成醬油了」。讓人簡直無法再直視醬油,畢竟它作為日常調料品,我們幾乎每日都在食用。那麼頭髮是真的可以製作成醬油嗎?為此,小編特地上網查詢了一番。這些記者暗地偷拍到的畫面,著實讓人震驚,小編感覺以後對醬油都不會再愛了。
  • 兒童醬油跟普通醬油成分一樣,別再被商家忽悠了
    如今,孩子們的食品費用已經成為家庭的重要開支之一,記者走訪發現,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一些食品一旦冠上了「兒童」二字之後,就像打了一支強心劑,價格飆升不少,可是它們的品質和安全性會和價格成正比嗎?近日,在網上流傳一則《兒童醬油純粹廣告噱頭》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注意。帖子稱,雖然「兒童醬油」宣傳低鈉低鹽、零添加,但實際上鈉含量並不低。那麼在南寧,家長們買不買「兒童醬油」的帳呢?
  • 這29款常用醬油不合格!有4款甚至不該叫「醬油」!
    每次到超市買醬油看到琳琅滿目的品種「選擇困難症」就發作不知道該選哪一種↓↓涵蓋生抽、老抽、國產醬油、進口醬油、兒童醬油……再面對那麼的品牌又該怎麼選擇呢↓↓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下面,小編要給你一組數據是120款醬油,涉及48個品牌的試驗結果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
  • 曝光頭髮做做醬油,超噁心你知道嗎?
    近日,網上又流傳著一則關於頭髮做成醬油的新聞,文章中表示:「理髮店裡剪下來的碎頭髮,被用來做成醬油了」。讓人簡直無法再直視醬油,畢竟它作為日常調料品,我們幾乎每日都在食用。那麼頭髮是真的可以製作成醬油嗎?為此,小編特地上網查詢了一番。這些記者暗地偷拍到的畫面,著實讓人震驚,小編感覺以後對醬油都不會再愛了。
  • 醬油瓶上如果沒有這兩個字,你就上當了!原來天天吃的居然是……
    很多人認為,海鮮醬油營養更好、味道更鮮。其實,大部分海鮮醬油中都沒有所謂的海鮮成分,即使有,也只是一些乾貝成分,真正起到提鮮調味作用的是一些琥珀酸二鈉等食品添加劑。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教授蔣卓勤曾告訴記者,小朋友3歲之前應該清淡飲食,醬油、鹽都應儘量少吃,「兒童醬油」純粹是廣告噱頭。一些消費者認為兒童醬油是低鈉調料,實際上,超市中兒童醬油產品鈉含量並不低,譬如某款兒童醬油,8毫升中就有544毫克鈉,約是1.36克鹽(1克鹽≈400毫克鈉)。
  • 獨家:張仲安發明無鹽醬油填補世界空白!
    鹽過多攝入對身體傷害是有直接性影響,會使人類患上很多種疾病,全國營養調查我國普遍食用食鹽過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對食鹽控量食用科學飲食,才能有益健康。,主要是為了特定不能食用鹽的人群。
  • 知名品牌醬油出事了,太噁心!很多人都買過...
    海天味業線上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生蟲是產品保存不善導致,只要科學保存,就完全可以避免產品生蟲。「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粉等原料生產發酵出來的液體調味品,其濃鬱的豉香氣味及豐富的營養成分容易吸引蠅類飛附、產卵。不止調味品,其他發酵類產品諸如酸奶、泡菜等,也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生蟲現象。生蟲幾乎都是開蓋使用後後期保存不當所致。
  • 「釀造醬油」沒醬油成分,還不讓人說了?
    針對近日「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說法,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前聲明,稱此信息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還表示,醬油產品的品種類型、產品風味、產品價格、營養成分及產品定位等均屬於市場行為,由市場規律決定,並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妄議和誇大利用,以免無端造成企業品牌的聲譽受損並誤導消費。
  • 醫生透露:全國醬油抽檢報告:這些醬油抽檢不合格!看看有沒有你常吃的!
    當然,毫無疑問,每一個烹飪時間都會使用醬油。大家都要知道,這種由大豆、小麥等調味品製成的調味料,不僅可以改變菜餚的顏色,而且味道也很美味,不僅對於烹飪來說,而且對於夏天的食物來說,在寒冷的菜餚中,可以讓人有很大的胃口!因此,在色彩和味覺上都很有效,對於食物本身來說,是一個額外的作用!
  • 黑心食品千萬吃不得,盤點那些常見的黑心食品添加劑
    近幾年,新聞不斷揭露一些駭人聽聞的黑心食品事件,造成人心惶惶。不論是水產品的魚、農產品的蔬菜、中藥材的冬蟲夏草、加工食品的醬油等,不勝枚舉。
  • 買醬油時要注意!貴州這3批次醬油不合格……
    前天,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稱,在全省範圍內抽檢白酒、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大米、醬油、食用農產品、食醋、食用植物油、速凍面米食品、糖果、醃臘肉製品等10類食品的510批次樣品,結果有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分別是菌落總數超標和胺基酸態氮不達標。請注意,以下醬油不合格!
  • 無鹽醬油發明人張仲安:申請《中國微生物發酵無鹽醬油》智慧財產權保護
    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實施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指出,推廣應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日常飲食,控制食鹽攝入量,逐步量化用鹽用油,同時減少隱性鹽攝入。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張新華也曾經指出,「減鹽已被全球公認為最具成本效益的慢病幹預策略之一。」
  • 醬油:廚房裡的「胺基酸」之源
    主要是看醬油瓶子上的標籤。一是醬油的釀造工藝。醬油一般分為高鹽稀態和低鹽固態兩種釀造方法。高鹽稀態是傳統的釀造工藝,味道很好。而低鹽固態的醬油採用迅速釀造的方法,口感不夠好。 二看醬油中胺基酸態氮的含量。醬油的質量等級主要是依據醬油中「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大小來確定,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品質越好,鮮味越足,營養越高。
  • 別買!這些醬油不合格!大慶就有!
    日前,省食藥監局公布了第2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本次共抽檢4類食品93批次樣品,哈爾濱百花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百花」特鮮醬油等4批次調味品抽檢不合格。隨後,記者走訪了哈市的部分大型超市,均未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產品。省食藥監局提醒消費者,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時,可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
  • 原創:你是否已被誤導?科學看待「勾兌醋」和「純釀醬油"|較真
    實際上,「勾兌醋」和「配製醬油」都不是中國「黑心廠家」的發明,二者都是國際上廣泛存在的產品。它們不採用傳統的釀製工藝,生產成本低,即使在風味上跟傳統釀製產品有一定差別,也還是可以滿足多數人的「調味需求」。就「勾兌醋」來說,「醋精」中的醋酸跟 「釀製醋」中的沒有任何區別。
  • 日本百年醬油廠推「透明醬油」,不惡作劇可惜了...
    近年日本興起一系列的透明飲品,有透明可樂、透明奶茶、透明檸檬茶等等,曾經一度掀起搶購熱潮,最近,又有新的透明產品登場了。這款透明醬油是熊本企業「フンドーダイ五葉」所推出的話題商品,這間醬油老鋪自1869年創業至今已有150年歷史,如此傳統的老店為什麼會想要弄出這種顛覆常識的創新商品呢?
  • 他們竟然用頭髮做醬油?真相嚇人!
    這不幾年前就有過報導麼……不過,好奇心被勾起來的小編怎麼能輕易放過,先來看看這個視頻↓↓↓太嚇人了!頭髮真的可以做醬油嗎?小編又找到了這些!!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系主任何計國介紹,醬油一般是以大豆、小麥或麩皮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等多道程序釀製而成的,主要包括胺基酸、可溶性蛋白質、糖類、酸類等。其中胺基酸是醬油的主要成分,也是醬油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不過,理論上頭髮的確可制出醬油。
  • 雲南這些醬油、醋、瓜子、花生上黑榜 別吃!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監督抽檢信息本次抽檢涉及水果及其製品、飲料、調味品和乳製品等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14202家食品生產企業,27614批次樣品。其中,抽檢飲料樣品4881批次,覆蓋31個生產省份的3192家企業。791種飲料抽檢樣品不合格,其中飲用純淨水、天然礦泉水、其他瓶(桶)裝飲用水樣,抽檢樣品不合格就達775種,佔97.97%。
  • ⑥臺灣高慶泉黑豆釀造醬油|​純釀造、零添加、醬香濃鬱,曬足180天
    【生產日期】2019.11【胺基酸態氮含量】≥0.7g/100ml【配料】水、黑豆、白砂糖、食用鹽、酵母提取物【售後處理】食品類產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讓它成為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調料,今天給大家帶來臺灣高慶泉公司的主角-黑豆釀造醬油
  • 醬油的新藝術:複製醬油的製作
    — — 紫柏禪師《示廚文 佛言》"     中國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醬油,不但是重要的蘸醬之一,也是中國烹飪不可缺少的材料。     醬油最早的記載始於周朝的御用醬油,系以肉類調製,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類似。之後民間才研發以黃豆、小麥、食鹽與水為原料,製成流傳至今的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