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醬油發明人張仲安:申請《中國微生物發酵無鹽醬油》智慧財產權保護

2021-02-22 食聞傳播

減鹽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全球慢病防控目標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佔有重要地位。與應對其他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相比,減鹽的影響範圍更大,覆蓋人群更廣。

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實施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指出,推廣應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日常飲食,控制食鹽攝入量,逐步量化用鹽用油,同時減少隱性鹽攝入。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張新華也曾經指出,「減鹽已被全球公認為最具成本效益的慢病幹預策略之一。」

用工匠精神支撐著前行的張仲安

在國際上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組織專家、學者科研攻關生產無鹽醬油,至今都沒有突破性成果,目前在電商平臺售賣的所謂「美國布拉格無鹽醬油」,也並非是真的無鹽醬油。

我國的無鹽醬油項目課題組也組織攻關無鹽醬油20多年,仍然無突破性成果。然而,很多奇蹟也來自於平凡人的執著研究。一個在部隊為救他人而九死一生的一等傷殘軍人張仲安,早在九十年代就把中國微生物發酵無鹽醬油這一世界性難題攻克,並應用到自己創辦的翠微釀造廠生產的翠微原汁醬油,該產品在1993年10月榮獲中國國家科委和四川省政府聯合頒發的金獎、金杯。

早在1998年3月,張仲安就以筆名張雪松在《中國調味品》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兩段發酵法釀製原汁醬油》(1998年第3期第3頁)的學術論文。還以「無鹽醬油」名稱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被中國知識產權局受理後,於2019年2月獲得中國專利權。


為造福人類健康,張仲安自豪地說: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做不成的無鹽醬油技術,在我們中國一個一等傷殘軍人都能做成,那麼中國的更多人就更能做成。我要申請註冊「中國微生物發酵無鹽醬油」智慧財產權保護,盡我一個一等傷殘軍人的微薄之力弘揚中國食品文化,希望更多企業應用這一技術,去助力全民的健康和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中國食品網獨家報導)

相關焦點

  • 獨家:張仲安發明無鹽醬油填補世界空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對食鹽控量食用科學飲食,才能有益健康。近日,中國食品報記者獨家從四川翠微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獲悉,該公司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通過生物發酵技術生產無鹽醬油」發酵工藝技術,正式獲批回復,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證書號第8471002號)。
  • 名為釀造醬油,實際卻不含釀造醬油核心成分?
    現在,超市中的醬油品種繁雜,除了傳統生抽、老抽,🍾還有海鮮、增鮮、菌菇醬油等,價格和普通醬油相差好幾倍。傳統工藝經穀物發酵製成的釀造醬油,是許多家庭的首選,圖個味道純正,吃著放心,🍜然而,有些醬油生產企業在標籤上標明是釀造醬油,實際上衡量醬油品質的核心成分卻是零,那為什麼這些醬油這麼鮮呢?
  • 醬油為什麼這麼鮮?竟有這麼多貓膩!
    傳統工藝經穀物發酵製成的釀造醬油,是許多家庭的首選,圖個味道純正,吃著放心,🍜然而,有些醬油生產企業在標籤上標明是釀造醬油,實際上衡量醬油品質的核心成分卻是零,那為什麼這些醬油這麼鮮呢?戳視頻👇 看記者調查△《每周質量報告》視頻:醬油質量問題調查釀造醬油的核心成分是胺基酸態氮,是衡量醬油品質的最核心指標之一。然而,被檢測的傳統醬油、老抽等,標稱是釀造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卻低於標準最低限值。
  • 醬油的新藝術:複製醬油的製作
    — — 紫柏禪師《示廚文 佛言》"     中國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醬油,不但是重要的蘸醬之一,也是中國烹飪不可缺少的材料。     醬油最早的記載始於周朝的御用醬油,系以肉類調製,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類似。之後民間才研發以黃豆、小麥、食鹽與水為原料,製成流傳至今的醬油。
  • 他們竟然用頭髮做醬油?真相嚇人!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系主任何計國介紹,醬油一般是以大豆、小麥或麩皮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等多道程序釀製而成的,主要包括胺基酸、可溶性蛋白質、糖類、酸類等。其中胺基酸是醬油的主要成分,也是醬油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不過,理論上頭髮的確可制出醬油。
  • 曝光頭髮做做醬油,超噁心你知道嗎?
    近日,網上又流傳著一則關於頭髮做成醬油的新聞,文章中表示:「理髮店裡剪下來的碎頭髮,被用來做成醬油了」。讓人簡直無法再直視醬油,畢竟它作為日常調料品,我們幾乎每日都在食用。那麼頭髮是真的可以製作成醬油嗎?為此,小編特地上網查詢了一番。這些記者暗地偷拍到的畫面,著實讓人震驚,小編感覺以後對醬油都不會再愛了。
  • 曝光頭髮做醬油,超噁心、超黑心你知道嗎?
    近日,網上又流傳著一則關於頭髮做成醬油的新聞,文章中表示:「理髮店裡剪下來的碎頭髮,被用來做成醬油了」。讓人簡直無法再直視醬油,畢竟它作為日常調料品,我們幾乎每日都在食用。那麼頭髮是真的可以製作成醬油嗎?為此,小編特地上網查詢了一番。這些記者暗地偷拍到的畫面,著實讓人震驚,小編感覺以後對醬油都不會再愛了。
  • 這29款常用醬油不合格!有4款甚至不該叫「醬油」!
    每次到超市買醬油看到琳琅滿目的品種「選擇困難症」就發作不知道該選哪一種↓↓涵蓋生抽、老抽、國產醬油、進口醬油、兒童醬油……再面對那麼的品牌又該怎麼選擇呢↓↓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
  • 黑心醬油,添加劑+鹽+過期產品=醬油?!你買過嗎?
    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合格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特級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因此,拿到醬油後,最先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胺基酸態氮」的指標。
  • 日本百年醬油廠推「透明醬油」,不惡作劇可惜了...
    這款透明醬油是熊本企業「フンドーダイ五葉」所推出的話題商品,這間醬油老鋪自1869年創業至今已有150年歷史,如此傳統的老店為什麼會想要弄出這種顛覆常識的創新商品呢?醬油廠方表示開發的原意是想保留食材的原貌,當食物蘸醬油食用時,不會被醬油的顏色影響本身的味道。據該企業表示,透明醬油和一般的醬油製作工序一樣,只是在最後加上透明化處理的程序,除去醬油的顏色。
  • 你吃的醬油為啥這麼鮮?有貓膩!李錦記等知名品牌都檢出問題↓
    ,價格和普通醬油相差好幾倍。傳統工藝經穀物發酵製成的釀造醬油,是許多家庭的首選,圖個味道純正,吃著放心,然而,有些醬油生產企業在標籤上標明是釀造醬油,實際上衡量醬油品質的核心成分卻是零。那為什麼這些醬油這麼鮮呢?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貓膩?
  • 「釀造醬油」沒醬油成分,還不讓人說了?
    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將針對醬油產品標識標註問題的質疑稱作誇張獵奇,也未免過於「誇張」。
  • 探尋日本這家醬油廠350年屹立不倒的秘密
    醬油氛圍純釀造和化學合成兩種,純釀造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麥和食鹽,發酵時間往往需要數月之久。幾百年來儘管曾經承受過來自市場、利益甚至軍方等方方面面的誘惑,但KIKKOMAN始終堅持只做純釀造醬油。而據相關媒體報導,目前中國市面上流通的醬油,純釀造醬油的比重僅為10%左右。
  • 濱田醬油火爆進博會,成為最燃展位
    2018年11月5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開幕。濱田醬油作為參展商,也有幸參與了這次國家級別的大展。進博會的展館很大, 僅美食館有超過1000家食品及農產品展商,帶來了超過4000件展品,各種各樣的乳製品、肉製品、水產品、蔬果、茶和咖啡、飲料及酒類、甜食及休閒食品、調味品、罐頭及方便食品等,琳琅滿目。
  • 醫生透露:全國醬油抽檢報告:這些醬油抽檢不合格!看看有沒有你常吃的!
    當然,毫無疑問,每一個烹飪時間都會使用醬油。大家都要知道,這種由大豆、小麥等調味品製成的調味料,不僅可以改變菜餚的顏色,而且味道也很美味,不僅對於烹飪來說,而且對於夏天的食物來說,在寒冷的菜餚中,可以讓人有很大的胃口!因此,在色彩和味覺上都很有效,對於食物本身來說,是一個額外的作用!
  • 知名品牌醬油出事了,太噁心!很多人都買過...
    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
  • 一家用對醬油的醬肉鋪,又導致了我的工傷
    當然是醬油了!所以我踏進新開不久的「東香醬肉鋪」,見到老闆傅兄時,劈頭蓋臉就來了一句,「你用哪個牌子的醬油?」傅兄不慌不忙拿一瓶給我看。咦?真有品味呀,原來是紹興安昌古鎮上仁昌醬園出產的子母醬油,我每到紹興必購之。所謂子母醬油,是在釀好的醬油中放入醬餅,再經發酵而成,等於釀了兩次,這是江浙相傳的古法,和當今流行的生抽老抽大大不同。
  • 兒童醬油跟普通醬油成分一樣,別再被商家忽悠了
    近日,在網上流傳一則《兒童醬油純粹廣告噱頭》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注意。帖子稱,雖然「兒童醬油」宣傳低鈉低鹽、零添加,但實際上鈉含量並不低。那麼在南寧,家長們買不買「兒童醬油」的帳呢?  這幾天,記者走訪了南寧市的幾家超市,看到在調味料的貨架上,均擺有「兒童醬油」,雖然品種不如普通醬油多,但價格卻高出不少。
  • 買醬油時要注意!貴州這3批次醬油不合格……
    前天,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稱,在全省範圍內抽檢白酒、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大米、醬油、食用農產品、食醋、食用植物油、速凍面米食品、糖果、醃臘肉製品等10類食品的510批次樣品,結果有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分別是菌落總數超標和胺基酸態氮不達標。請注意,以下醬油不合格!
  • 茶藝問答:茶葉發酵是怎麼回事?
    通常所說的發酵,多是指生物體對於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發酵現象早已被人們所認識,但了解它的本質卻是近200年來的事。微生物生理學嚴格定義的發酵:有機物被生物體氧化降解成氧化產物並釋放能量的過程統稱為生物氧化。工業生產上定義的發酵——工業發酵:工業生產上籠統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而實現的工業生產均稱為發酵,比如啤酒釀造、味精生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