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用對醬油的醬肉鋪,又導致了我的工傷

2021-02-27 幫主工傷演義

一家醬肉鋪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醬油了!所以我踏進新開不久的「東香醬肉鋪」,見到老闆傅兄時,劈頭蓋臉就來了一句,「你用哪個牌子的醬油?」

傅兄不慌不忙拿一瓶給我看。咦?真有品味呀,原來是紹興安昌古鎮上仁昌醬園出產的子母醬油,我每到紹興必購之。

所謂子母醬油,是在釀好的醬油中放入醬餅,再經發酵而成,等於釀了兩次,這是江浙相傳的古法,和當今流行的生抽老抽大大不同。

硬要比較的話,子母醬油算是介於生抽老抽之間,色深而味鮮甜,是白切食物的優質蘸料,更是濃油赤醬紅燒的最佳調料。

價格可不便宜,一瓶賣六十大元,傅兄捨得下此血本,招牌上的那些醬肉、醬鴨、醬肥腸怎麼可能不好吃呢?

熱賣的是三十八元一客的醬肉飯,用的米也夠好。傅兄笑言疫情期間在家裡反覆研究米飯,結果血糖飆升進了醫院。

本想吃一客飯了事,但傅兄說晚餐另有私房菜式供應,就坐下來試試。

等菜上桌,先來一枚牛肉煎包墊墊肚子。這種回民食物原本用黃醬調味,經解放前上海人的改良,改用咖喱粉,是別處沒有的。傅兄是個少爺出身,任性起來不計成本,堅持使用半肥瘦的澳洲牛肉,好大一個肉團,咬開後湯汁飆出,場面壯觀。

吃罷牛肉煎包,侍者上菜。先來一碟白切雞,點子母醬油,跟著是各色醬味,醬油出色,佔盡上風。

傅兄家學淵源,尤其有糟宴一脈傳世。當年我曾作如下記載:「糟宴者,上海獨一家也,有冷糟之糟缽鬥、酒糟之麒麟蝦、辣糟之白水魚、醬糟之雞圈肉(大腸捲入雞肉及肥腩)燒田螺、蒸糟之八寶金銀糟方、煎糟之蟶子、炸糟之田雞吐司,可謂變化無窮,簡直糟了你的全世界。」

全套糟宴準備起來太費工夫,這次單食一味糟方。此菜乃取五花腩一大方,肉皮剞花刀,肉身挖中空,釀入八寶丁丁,加入糟滷,先燒後蒸至肉酥入味。

傅兄的舅公,就是「梅龍鎮酒家」第一代大師沈子芳,我曾在《大味若淡》一書中詳細介紹。沈老先生川揚雙修,特別擅長運用八寶釀菜,稱得上是祖傳糟方了。

其它菜式則有蓴菜獅子頭、蒜子燉鱔酥、幹燒鯧魚、爛糊肉絲等等。特別的是用雲南汽鍋燉剁椒臭豆腐,謂之千裡香。

「這總不是你的家傳名菜吧?」我問。

傅兄笑笑,不置可否。

相關焦點

  • 認定工傷!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近日,福建省福清市一公交司機陳祖軍在行車過程中突發心梗,安全停車後猝死,
  • 工傷醫療費結算
    工傷人員治療工傷,應當到當地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 工傷還是隱疾?真相是……
    王先生從此陷入工廠、人社部門、醫院三地跑的尷尬境地,一場巨響惹來的耳聾,是工傷還是自身隱疾?一起來看看各方觀點。他這個病跟這次事故,那個關聯性有多大,有沒有關聯性,要做司法鑑定才能確定。我出院之後 ,工廠也叫我做司法鑑定,我說我沒錢做,我希望工廠能賠回一點醫藥費、損失費。王先生做司法鑑定的費用,工廠會先墊付,但是如果司法鑑定結果認為,王先生右耳與本次事故無關的話,王先生需要返還這筆費用。因為你這個耳朵如果本來就有病史的話,是沒辦法鑑定為工傷的。       目前最新的進展是:王先生表示會儘快申請司法鑑定。
  • 煙臺一小區出現怪事:自來水變成「醬油」
    10月27日,樺林頤和園小區居民致電煙臺民意通6601234熱線,反映居民小區的自來水出現問題,本來清澈的自來水成為了「醬油色
  • 探尋日本這家醬油廠350年屹立不倒的秘密
    佔據日本醬油市場30%,世界醬油市場50%的份額,特別是美國,市場份額高達55%,在美國「Kikkoman」已經成為了日本醬油的代稱。醬油氛圍純釀造和化學合成兩種,純釀造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麥和食鹽,發酵時間往往需要數月之久。幾百年來儘管曾經承受過來自市場、利益甚至軍方等方方面面的誘惑,但KIKKOMAN始終堅持只做純釀造醬油。而據相關媒體報導,目前中國市面上流通的醬油,純釀造醬油的比重僅為10%左右。
  • 日本百年醬油廠推「透明醬油」,不惡作劇可惜了...
    近年日本興起一系列的透明飲品,有透明可樂、透明奶茶、透明檸檬茶等等,曾經一度掀起搶購熱潮,最近,又有新的透明產品登場了。這款透明醬油是熊本企業「フンドーダイ五葉」所推出的話題商品,這間醬油老鋪自1869年創業至今已有150年歷史,如此傳統的老店為什麼會想要弄出這種顛覆常識的創新商品呢?
  • 醬油的新藝術:複製醬油的製作
    — — 紫柏禪師《示廚文 佛言》"     中國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醬油,不但是重要的蘸醬之一,也是中國烹飪不可缺少的材料。     醬油最早的記載始於周朝的御用醬油,系以肉類調製,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類似。之後民間才研發以黃豆、小麥、食鹽與水為原料,製成流傳至今的醬油。
  • 參加公司年夜飯遭遇車禍,算工傷嗎?
    關於該員工能否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出現了分歧。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工傷認定後,用人單位不服,又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最終,上海浦東法院一審認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執法程序合法,遂判決駁回用人單位的訴請。此後,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目前判決已經生效。
  • 參加公司年夜飯遭車禍認定工傷 茶顏悅色為不當廣告詞兩次致歉
    第一件是印有「來茶顏買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認識了一個,你可以小聲告訴我們的小夥伴:我撿了一個簍子。」的馬克杯。總結感言:不說別的,這兩份道歉聲明的誠意足以吊打市面上大部分的品牌……2.汽車公司的一派遣員工在去公司組織的年夜飯途中遭遇車禍
  • 市人社局第九期工傷預防大講堂開講!這場培訓溫情滿滿......
    在課程的教授其中,一個知識點難住了不少學員:工傷認定其中一個條件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但是否必須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被認定為工傷呢?答案是否定的。隨後,在講及塵肺病時,呂老師引用了一個故事為大家說明:長期幫忙運輸煤礦的驢在死後被發現肺部發硬,並且完全發黑.這就是長期吸入有害物質導致的塵肺病。
  • 無鹽醬油發明人張仲安:申請《中國微生物發酵無鹽醬油》智慧財產權保護
    用工匠精神支撐著前行的張仲安在國際上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組織專家、學者科研攻關生產無鹽醬油,至今都沒有突破性成果,目前在電商平臺售賣的所謂「美國布拉格無鹽醬油」,也並非是真的無鹽醬油。
  • 社保案例:沒有籤勞動合同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釀造醬油」沒醬油成分,還不讓人說了?
    針對近日「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說法,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前聲明,稱此信息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還表示,醬油產品的品種類型、產品風味、產品價格、營養成分及產品定位等均屬於市場行為,由市場規律決定,並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妄議和誇大利用,以免無端造成企業品牌的聲譽受損並誤導消費。
  • 煙臺一小區自來水管「鬧妖」,清水變成「醬油色」!居民:這水還能喝?
    10月27日,家住樺林頤和園居民小區的孫先生和其他鄰居家的自來水籠頭「鬧妖」:平日清澈明亮的自來水莫名其妙地變成了醬油色
  • 名為釀造醬油,實際卻不含釀造醬油核心成分?
    現在,超市中的醬油品種繁雜,除了傳統生抽、老抽,🍾還有海鮮、增鮮、菌菇醬油等,價格和普通醬油相差好幾倍。傳統工藝經穀物發酵製成的釀造醬油,是許多家庭的首選,圖個味道純正,吃著放心,🍜然而,有些醬油生產企業在標籤上標明是釀造醬油,實際上衡量醬油品質的核心成分卻是零,那為什麼這些醬油這麼鮮呢?
  • 醬油黨是什麼意思?
    醬油黨是什麼意思?  打醬油是200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本意是指從前打醬油是自己拿著瓶子到商店稱。網絡時代的「打醬油」則有了新的含義。  醬油黨是什麼意思  醬油黨是打醬油的衍生產物,同為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醬油黨指那些善用網絡流行語的網民。目前與中國網絡八卦黨、寂寞黨同為09年中國網絡執政黨。同時,醬油黨當也是指一些在網上聊天,表示自己存在而說一兩句和甚至是不說話的人。  打醬油的來歷  打醬油的來歷有很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為被醬油黨所接受的說法是源於醬油哥。
  • 這種情況算不算工傷?為討說法,貴陽一家屬把靈堂設在醫院大廳【百姓關注】
    11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家醫院,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小靈堂,死者的照片前還點著香燭,地上也散落著不少的紙灰。據悉,死者名叫彭佑聖,今年31歲,是中醫皮膚病醫院的一名職工。出事前,醫院讓彭佑聖去開陽縣做宣傳,沒想到出了意外。
  • 黑心醬油,添加劑+鹽+過期產品=醬油?!你買過嗎?
    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合格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特級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因此,拿到醬油後,最先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胺基酸態氮」的指標。
  • 【沔味】謝伯康:醬油炒飯
    記憶中,我學會做飯也在小學。當時,父母在魚塘上搞養殖,我跟著古稀之年的婆婆在家裡生活。婆婆年輕時過於勞累,手腳落下了病症,各方面都比不上別人。因此,婆婆忙活做菜,送柴的活計一般由我負責。記不清什麼時候開始,我取代了婆婆的角色,小小的身子站在了板凳上揮動鍋鏟、料理飯菜,婆婆則變成了送柴的人。日子長了,我能熟練的做出家常菜餚的。
  • 兒童醬油跟普通醬油成分一樣,別再被商家忽悠了
    近日,在網上流傳一則《兒童醬油純粹廣告噱頭》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注意。帖子稱,雖然「兒童醬油」宣傳低鈉低鹽、零添加,但實際上鈉含量並不低。那麼在南寧,家長們買不買「兒童醬油」的帳呢?  這幾天,記者走訪了南寧市的幾家超市,看到在調味料的貨架上,均擺有「兒童醬油」,雖然品種不如普通醬油多,但價格卻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