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專訪 | 熄燈一小時,世界少了排碳量,卻多了對「目中無人」的包容.

2021-02-15 EDUA

在最近很火的一個綜藝節目《奇葩大會》上,有一個參賽選手叫蔡聰,他是一名殘障人士,雙目失明的他來到奇葩大會發聲,當被問起,「因為看不見,你跟大家都不同,你會緊張嗎?」他快速回答道「不會啊,我現在的視力加上燈光一晃,根本看不見下面有沒有人,用我們的行話來講就是『目中無人』」。

 

蔡聰目前也成功晉級到奇葩大會第四季,他曾講過一句話,「我看不見這件事情或者傷殘本身,只是一個人的特點或者條件,真正讓我們生活遇到很多問題的,是我們社會充滿太多太多的物理障礙,人們腦海中存在太多對殘障的刻板印象以及對人生的狹窄想像。」

 

只見這個時候,蔡康永時不時的的冷漠,高曉松偶爾的優越感,馬東動不動喜歡戲謔他人,都不見了,何老師他們身體往前傾的專注,以及那句「視障不是讓他過了一個比別人少的生活,而是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讓蔡聰變得更加自信!

 

走在地鐵裡,馬路邊,我們會看到帶著墨鏡倚著盲人拐杖的視障人群,有時候我們會投去冷漠的眼神,會感到害怕選擇避而遠之,又或者選擇以可憐的心態幫助他們。

 

前兩天是全國「熄燈一小時活動」,大家本以為只是推崇環保這個理念時。我在那個黑夜裡,想起在寒暑假這麼一群人經歷了一次黑暗體驗,我們喪失了一個小時的光明,與盲人共處,但想想他們可是喪失了一輩子光明的呀。在這個體驗裡,發現原來盲人需要的不是同情心而是同理心,發現在黑暗中的團隊合作力是如此強烈。

 

有人說,在黑暗中外表的美醜,穿著的貴賤,表情的悲喜都不再重要,只剩下聲音傳遞著彼此的心聲。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真的會陷入深深的黑暗,也從來沒想過,黑暗中,也依舊那麼溫暖。隊友的每一次傳遞,每一聲歡笑,每完成一小步的激動,每互相攙扶的一秒,每一次勝利而喜出望外的歡呼,猶如如獲至寶的喜出望外。

 

第一次發現,黑暗中的眼睛也是閃爍著光芒的啊

第一次察覺,黑暗中的手是溫暖的啊

第一次感受,沒有光但我們能手拉手一起發光啊

手+手+手+手+手+手..

 

黑暗中你們就是我的全世界。

 

【 孫同學 /江西財經大學 】

這是一場在黑暗中的較量,從光明轉入黑暗,短短十幾分鐘的緩衝時間,我以為我什麼都做不了,但我驚喜的是我不僅能在黑暗中摸索找到我的位置和隊友,還能和隊友合作完成兩個任務。

 

我們沒有完美地完成,但我們完整地完成了。在解碼的環節中我們有點亂,沒有做到團隊一起配合,但在估計重量環節中我們有條不紊,依次說出自己的部分,沒有爭執,有的只是信任和配合,這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鼓勵,讓我們在黑暗中不慌不亂。

 

我敬佩那些盲人導師,同時我也體驗到即使在黑暗中我們也能夠完成各種任務,能夠找到樂趣。

 

【 楊同學 /江西財經大學 】

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裡,第一次我感受到了氣悶和恐慌,唯有同伴的手,讓我感受到真正存在。黑暗中傳來一些聲音,遊刃有餘地指揮著我們行動。一開始,我認為他們肯定有特別的儀器如夜視鏡之類的去識別我們的位置,以至於在團隊合作中精確地把我帶到位置,並且把盲杖放到我手中。

 

當我僅憑觸摸去識別一個字母;當我和同伴在黑暗中交換信息,直到最後猜到一個完整的詞語;當我們重回光明。

 

無法言喻的興奮和感動,因為我們都知道其中的困難;五味雜陳的驚喜,因為「它」讓我看到一個自私的自己儘管在此之前我從未懷疑。

 

【 廖同學 /嶺南師範學院 】

一個人獨處於黑暗之中,想到的是冰冷、單調、壓抑、無助……但是一群人在一起感受黑暗,你能聽到聲音,觸摸到溫暖,反倒覺得充滿了溫馨和奇妙。

 

在第一個體驗中,我們通過每一個人提供正確信息,並且控制好時間,因為一步步的積累,讓我們達到最後的成功。第二個體驗強調分工合作,有效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感謝那時的每個人的意見適當取捨達成最終的統一。

 

這裡帶給我的是,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團隊給我們帶來歸屬感,團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每個人小目標的實現成就了最後的成功。

 

【 肖同學 / 江西財經大學】

在一個全黑的環境裡面找座位,脫離了隊友的手之後我有過害怕,但是黑暗當中隊友熟悉的聲音傳過來,接著是我的手被拉著一路傳到了有空餘座位的地方,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

 

0814的每一位MEPer都是我的隊友,都值得我去等待。DID,讓我在黑暗當中發自心靈地感受到黑暗並不可怕,因為有隊友在身邊。

 

【 陳同學 /嶺南師範學院 】

第一次進入全黑的地方,心都慌了,大家互相攙扶著,似乎忘記了自己是處在全黑的地方。這過程中,我們坐下來一起玩了摸盲點猜英語單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字母,因此,要得到最後的單詞就需要每個人都用心去摸單詞牌,雖然我們那組最後沒有猜出來,但我懂得了做好一件事是欲速則不達的並且還需要團隊裡的每個成員一起合作完成的。

 

到最後遊戲結束的時候,我們團隊每個人都會去拉著後面的小夥伴,然後再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地方。那時的我們是興奮的,終於能從黑暗中走出來了。

 

【 楊同學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

DID,第一次進到一個全黑的空間,一瞬間失去了視覺,觸覺聽覺被放大。從開始的害怕到漸漸適應,陪我走過這個階段的是緊緊拉著我雙手的隊友們。我們一起在黑暗中完成團隊遊戲,一起適應這個黑暗空間的節奏,一起聽著指引去完成任務,這樣的合作的感覺無敵棒!

 

除了團隊合作外,最大的一個收穫我想應該就是靜心了。當周圍環境比平常惡劣時,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捋順邏輯,慢慢完成一個個挑戰才有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 汪同學 /江西財經大學 】

看到本周主題,回想起DID黑暗中對話體驗館的經歷,想以幾個關鍵詞將他們串起來。

 

1、團隊

我們一行5個人緊緊跟在一起,約定進去後,要用什麼樣的暗號來識別彼此,無論如何也要5個人跟在一起。後來隨著隊伍被打散,我們在黑暗裡喊著暗號,卻沒有任何回應,5個人也因此分成了兩部分。其實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們小組的成員建立了真正的歸屬感,真正地意識到我們是一個團隊。分離的遺憾歷,我們感覺到相聚的不易,更加珍惜在一起工作的每一個時刻。

 

2、依靠

黑暗之中,人與人之間都卸下了最初的提防,因為感覺到自身力量在黑暗中的弱小,所以雙手緊緊地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感受到來自肩上溫暖與顫抖,出於對未知的恐懼,唯一的依靠便是彼此的肩膀,我們互相詢問著身邊人的名字,「哦,原來是你」的聲音起伏於耳邊,仿佛光明照亮了身處黑暗的我們。雖然身處黑暗,但是因為身邊熟悉的人而產生的幸福感卻是那麼真實。

回想起來,其實雖然我們身處黑暗的環境,但因為內心的純粹,彼此之間卸下了那一份提防,更多了一份真誠,信任感與依賴感充斥於身。相比於現實的社會,似乎覺得那種黑暗的環境更加光明。

 

3、指引

令我們驚訝的是,黑暗中為我們指引的竟然是視障人士。也許是對黑暗與環境的熟悉,再加上多次的訓練,黑暗中他們的指引給了我們一種踏實感,讓我們能夠從容地從黑暗中走過。但也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那一份善良與真誠。不禁回想起《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所說的,很多為別人解答問題的人其實連自己也沒有明確的答案,甚至假如他們自己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手足無措。似乎,有沒有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紛繁的人事中停下來,願意給無助的對方一個依靠,願意靜下來去傾聽對方的分享,願意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對方一份指引。

 

由於對環境的熟悉以及身上那一份安詳,成為了我們黑暗中最大的助力,真正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平等。同處黑暗的環境中,他們更是我們的導師。

 

【韓同學 /華南師範大學 】

視障不是讓他過了一個比別人少的生活,

而是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

黑暗中的力量,看得見

 讓深度經歷的碰撞啟動那個 Level Up 的你 | 2017暑假MEP項目申請正式啟動


早鳥計劃進行中!

【Early Bird】2017暑假MEP項目報名優惠火熱進行中,找到那個Level Up的你。



0117 MEP | 這個寒假,時刻被點燃,遇見更好的自己。

0119 MEP | PA日誌——現在沒有黃金,那我們就再挖深點。

0203 MEP | PA日誌——你主動一點,我們就有故事。

0209 MEP | PA日誌——這裡有十個麻袋都裝不完的故事。

0212 MEP | PA日誌——勇敢的百分百投入做最真實的自己。

About EDUA

 ▼▽▽

更多歷史精彩文章:

回復『1』『關於我們』| 查看公司信息

回復『2』『MEP』| 查看MEP項目申請流程

回復『3』『校園』| 查看校園合伙人

回復『4』『聯繫我們』| 查看聯繫方式

回復『5』『MEPer心聲』 | 查看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於你,那就是你的經歷。

EDUA

Career·Inspired by Exploration

相關焦點

  • 熄燈一小時 | 沒有燈光,星光也很美麗
    地球一小時(Earth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
  • 熄燈一小時 | 黑暗中對話
    我們都說少開冷氣,或是調低溫度,因為會加速全球暖化,令北極熊流離失所。使用冷氣機,過度用電,令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加速冰川融化。把燈打開,看看牆上的北極熊和企鵝,你會發現牠們正為你的自私而受罪。「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熄燈一小時,是為了喚醒人們環保節能的意識,關閉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表達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它有著積極的作用。
  • 今夜,熄燈一小時
    題記: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公眾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於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 世界地球日||熄燈一小時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
  • 熄燈一小時 為地球發聲
    地球一小時「是我們用行動播撒希望,與自然共生,用希望築起美好明天的時刻。  2020年3月28日(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日)20:30—21:30,請熄滅電燈一小時——關上燈,你就是「綠色之星」!  「地球熄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為了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提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珍惜地球的寶貴資源,為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氣候惡化、全球變暖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們在此呼籲您能親身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 今晚,為地球熄燈1小時
    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的一項倡議: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周六,都要為地球熄燈的一小時。記得我上高中,那時的我們都還沒有wifi,沒有智慧型手機... ...學校響應「地球一小時」的環保活動。這些經歷之後,心中確是有所想法,就是希望地球好好的,但又苦惱自己能做的不多。所以,當我發現如今有這麼多人關注著我,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倒不是自己多麼有覺悟,也不認為這個熄燈一小時有多麼科學,只不過想能力所能及地表示一下對環保的支持,一個儀式,而儀式往往確實是必要的。
  • 2018年3月24日地球熄燈一小時:開啟我的60+生活—徒步宣傳活動
    "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
  • 地球一小時 | 安心從做好每一片環保木地板開始!
    氣候、人類、社會這是今年「地球一小時」的全球主題有沒有發現,地球一小時已經不是最初簡單的熄燈一小時了?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今年地球一小時號召公眾從衣食住行樂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可持續的生活和消費方式,鼓勵每一位個人面對氣候變化,施行自己的解決方案。「熄燈」僅僅是一個開始,還有成千上萬種方式。
  • 地球一小時|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20地球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將於3月28日19:30開始。
  • 堅持包容導向,擁抱世界的豐富多樣 | 評論員觀察
    世界文明的大家庭,因包容共存而豐富,因交流互鑑而多彩。「我們共同居住在同一個星球上,這個星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70多億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堅持包容導向,促進交融互鑑,以「五個導向」為世界經濟發展把握正確方向、為國際社會找到有效治理思路。
  • 「地球一小時」趕走霧霾,擁抱「為」藍生活 Lights off!
  • 超越地球一小時,共享健康新生活!
    北京時間3月28日20點30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開展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時」活動——熄燈一小時,以提醒人們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特向全體新時代人發出倡議,將三月定為新時代人的綠色行動月,並擬將「能見蔚藍,綠色行動創造健康生活」定為我們的活動主題。
  • 日立集團參與「地球一小時2015」活動
    日立集團(以下簡稱:日立)為響應「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2015」活動,在全球擁有集團公司的21個國家,於當地時間3月
  • 踐行環保 成都賣場助力「地球一小時」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地球一小時」。他們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3月25日,成都多家商場、超市積極響應,參與「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
  • 過年農村習俗,大年三十兒不熄燈,為什麼不熄燈呢? 真農 6天前
    每到大年30晚上,很多家庭燈火通明,因為有這樣一種習俗,大年三十兒不熄燈,平時再怎麼省電,在大年三十晚上可是要燈火通明熬一宿的。而每到過年的時候,孩子們是最快樂的,樂此不疲,外面放著鞭炮,回家吃團圓飯,看著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只不過小時候是黑白電視,收的臺不多,過了12點後基本上都停臺了,小朋友們在一起,沒事打打牌,做著各種各樣的遊戲。那麼為什麼大年30不熄燈呢?這也是一種民俗傳統,也流傳著很多的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
  • 閱讀聽力訓練:第1篇《地球一小時》
    (1)「地球一小時」活動發起於2007年。(    )(2)2019年,「地球一小時」活動的主題是「開啟我的60+生活方式」。(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3.想一想,下列做法中,與「地球一小時」的主旨不符的是(    )「地球一小時」活動發起於2007年,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活動倡導社會各界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六晚上8點半到9點半,關掉不必要的燈光和其他耗電設備,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楓林公益2020年"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倡議書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一個公益活動,具體是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晚8:30全球城市景觀照明熄燈一小時,該活動是全球最大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之一,旨在喚起人們的節能意識。
  • 盧凱彤:你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
    痛不痛要不要說出來行不行熬不熬得過來你臉上那笑容不復再我要把把它搶回來就算敵人多強大你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他們的標準說你不及格我想說標準由我們來定可以麼形而上我跟你都一樣我骯髒 你也不漂亮可是你豔麗我就發亮我們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我覺得完美不是
  • 十大歌手專訪(一):音樂有一【百萬】種【萌】點
    但一見李萌便知,萌妹子不應該是她的屬性。如果萌妹子是一杯溫開水,她這杯溫水裡應該加了些冰塊——臺上唱英文歌的時候張力十足,忘我自由,看似有些冰冷,但臺下唱張懸的《兒歌》時卻散發出孩子般的熱忱柔軟,伸手一觸,親切溫暖,原來還是溫水。
  • 【2020地球一小時】倫嘉科技為地球發聲,與自然共生
    2020年3月28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時不我待,立刻行動我們正以驚人的速度喪失各種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