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偶遇一條新聞:「拜登發推:我將成為美國總統」。
說實話,文刀君有些半信半疑,怎麼川普剛確診,拜登就發此豪言壯語:我贏定了!
這拜登也太小兒科了吧!?
忍不住檢索了一下,果然鋪天蓋地:
細讀之下,原來又是翻譯在亂來。所謂的「我將成為美國總統」源自拜登10月3日這條推文:
問題出在第一句:I’m running as a Democrat, but I will be an American president.
一大波中文媒體把這句話翻譯成:雖然我現在是以民主黨人的身份競選,但我將成為美國總統。
細品一下這句譯文,我們不難感受到這裡的「雖然...但是」邏輯很有問題。雖然我是民主黨人,但我將成為美國總統???
譯文邏輯不通,那肯定英文就沒理解對。拜登第一句話根本就不是在說「我穩了」「我要贏了」,而是在呼籲「團結」。把拜登的原話paraphrase一下,更易理解:
While I am a Democratic candidate, I'll be a president for all Americans.
雖然我以民主黨人身份競選,但我將做全體美國人的總統。
這樣的「雖然...但是」邏輯才順。
其實,拜登推文第二句已經呼應了第一句的意思:投票支持我也罷,反對我也罷,我都將代表你。(注意原文中的「voted」 )
拜登在告訴美國人,我當了總統不會只代表民主黨人的利益,我將代表全體美國人的利益。這完全是在努力展示一種「彌合分歧,呼籲團結」的姿態。拜登早在接受民主黨提名演說中就承諾,要做代表全體美國人的總統,而非僅代表本黨本陣營的總統( represent all of us, not just our base or our party)。
歐巴馬也曾呼籲團結:
There are no red states or blue states, just the United States.
這話與拜登之言精神實質是一樣的。
可笑可嘆的是,這樣的翻譯卻實實在在地忽悠了很多網民:
憑著翻譯的鬼斧神工,拜登的「苦口婆心籲團結」悄然變成了「趁人之危放豪言」,竟還引得國內網民群嘲,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這樣的事兒不止一次了,令人防不勝防,下次再碰上這樣的事,真想直接撥110。
諸位,學好英文防忽悠,必須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