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篇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當你收到3000元,又退還3000元
究竟賺了還是虧了?
按道理來講
應該是不賺不虧
江蘇南京的楊女士就碰到這個情況
還損失了3000元
前段時間,江蘇的楊女士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不久便有人聯繫她,稱打算租下這套房子。隨後,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楊女士看見「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以為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領取了這「3000元」。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楊女士,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想更換支付方式,要求楊女士也通過「親屬卡」退還3000元定金。楊女士從沒用過「親屬卡」,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楊女士一發出「親屬卡」,就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簡訊通知。再聯繫對方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迅速解綁……
此前,微信推出「親屬卡」功能,用戶可在微信上給父母、子女開通或贈送「親屬卡」,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帳戶扣除。
簡單來說就是:他人消費,開通者買單。
「親屬卡」的唯一功能就是「代付」,最高額度為每月3000元。也就是說,南京的楊女士在騙子的指引下,給騙子開通了「親屬卡」,成了代付方,騙子當即多次消費。
1.冒充他人,在網絡上尋找侵害對象,通過聊天獲取信任;
2.送給受害人一張「親屬卡」,再以各種藉口,向受害人索要同等金額的「親屬卡」;
3.一旦收到受害人的「親屬卡」,就會迅速消費並將其拉黑。
除微信「親屬卡」外
支付寶也有類似的「親情號」功能
發送「親屬卡」「親情號」給他人
相當於默認替對方消費買單
請大家務必充分了解使用規則
謹慎開通
來源:福州公安
編輯:王鵬強
審核:張 傑
審批:陳慶愛
【第 1443 期】
福建省公安廳涉黑涉惡犯罪線索舉報途徑
舉報電話:110,0591-87094094
舉報郵箱:fujiansaohei@163.com
■黑夜裡的守護之光——南平交警有溫度的執法收穫網友點讚
■八旬老人失聯3日 警民合力開展深山大搜救
■拼速度、比精準!直擊福建公安「特警五項」大比武
點亮「在看」,擴散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