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記者在北京東四環綠狗網即將搬離的辦公場所處,對綠狗網CEO張馨心進行了專訪,聽她講述創業路上的挫折與收穫。張馨心女士談及創業時的激情和夢想,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網際網路+法律的春天還需等待
記者:據我所了解,綠狗網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為什麼從小微企業入手?
張馨心:中小微企業的首要目標還是生存,市場太殘酷,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首先想得肯定是成本問題,哪個律師收費便宜請哪個,至於律師的能力那隻好聽天由命了,這樣就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這時候綠狗網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我們可以提供免費諮詢,提供只需幾百塊錢的合同,這樣一來就大幅削減了企業的成本。
相對於小微企業而言,中型企業選擇律師的情況要好一些,對法律服務質量的要求也高一些,但還是會考慮價格問題,至於大型企業就不在乎錢了,他們更看重律師或律所的名氣和地位。
記者:這兩年有一個感覺,就是所有東西突然都網際網路+了,那法律服務行業呢?你覺得受網際網路影響或者變化大嗎?
張馨心:變化當然有,但並不是很大,你看和法律有關的APP下載量還是很低的,這說明大家對網際網路+法律服務的需求還沒那麼大,但這種情況未來幾年會得到改善。
另外,法律類APP的功能性太強,作用也太單一,就我對APP的長期觀察來看,用戶可能在需用的時候就下載一個,不用的時候就直接卸載掉。它不像微信、微博已經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了,總之我認為高端的法律服務業務還是很難和網際網路結合起來。
企業法律服務的需求,藉助APP去做,目前還不到時候。但我們也在嘗試藉助微信的服務號來做,我們的微信服務號就有5萬粉絲,我們可以通過微信提供註冊商標,註冊公司的服務,實在不想跑腿的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找法律代理機構。
記者:您覺得人們需要多久才能慢慢接受這種新的請律師的方式?
張馨心: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記者:是不是在產品設計上還需要突破性的創新呢?
張馨心:我覺得和產品設計沒關係,和社會的環境有關係。
官費倒貼一塊錢 不是噱頭是實惠
記者:綠狗網內部有律師團隊嗎?還是僅僅搭建一個律師平臺,像滴滴打車一樣找律師?
張馨心:像滴滴吧,我們主要是搭建一個律師平臺,律師利用閒暇時間,有空了就來搶一單,利用他們的空餘時間處理小微企業的法律問題,效率比較高也比較簡單。
記者:綠狗網最近提出來免費註冊商標,是作為重點向用戶推廣嗎?
張馨心:是這樣的,商標註冊服務這一塊兒我們很早就開始做,以前叫「搶商標」,在2013和2014年是收費的。我們當時先推出的是免費註冊公司,商標沒有免費,因為我們認為第一個環節免費,沒必要把後面的環節也免費了,畢竟我們也要吃飯。
但後來出現了競品,直打免費商標,把客戶搶走了,一開始我們也沒有跟進,但之後客戶不斷流失,所以我們也就改成免費的。最近綠狗網把免費商標又推進了一步,不但免費,還倒貼官費一塊錢,給用戶更多的扶持。你知道註冊商標必須有好幾類,像網際網路企業最少要註冊4—5個類別,一個省一塊錢,對於苦逼創業者來說就是一頓早餐的錢。
記者:幫創業者省下的飯錢要用你們的飯錢補上嗎?
張馨心:哈哈,確實由我們平臺負擔。註冊一個類別的商標我們要給商標局600元,他們是不會關心我們的飯錢的。
記者:倒貼一塊錢不是個噱頭?
張馨心:這不是噱頭。量大了,這個補貼的錢還是很多的,我們有很多客戶,他們是45個品類的全品類保護,再加上相關的保護,都是100多個商標,我們就得給他補貼100多塊錢,就把他一天的飯錢省下來了。
記者:這個大概什麼時候推出的?
張馨心:10月15號,我們是在商標局的官費下調的時候,順勢推出的。
記者:聽你說了這麼多對創業者的優惠,那你對創業者的生活有了解嗎?
張馨心:他們中間有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什麼都沒有,但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什麼錢都沒有也敢創業,不像我們在原來的行業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有一定資本積累,他們在創業上都是能省一分是一分。
記者:這項業務推出之後有什麼反響?創業者對此抱著怎樣的態度?
張馨心:初次創業的人可能認為這只是個噱頭,但是二次創業的人他們就不會認為這是個噱頭,他會覺得這真的是次優惠,可以多註冊幾個商標,對品牌進行保護。
記者:但是我有點擔心,你們這麼燒錢的話,公司怎麼盈利呢?
張馨心:公司現在確實是不盈利的,我們想先把品牌做起來,賺不賺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抓住客戶、吸引用戶。況且要論燒錢的話,滴滴不知道比我們高到哪裡去了。
「江湖險惡」 我們被老員工黑了
記者:綠狗網這幾年是不是也碰到了一些挫折?
張馨心:是的,不過我們碰到的都是人方面的挫折。上次有個關於綠狗網的負面報導,寫「綠狗網脅迫聯合創始人退股」。其實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公司當時有兩三個人看到綠狗網拿到了融資,他們就決定辭職也做這件事。
他們是正常的離職,離職的時候都說是找到了其他工作,但是在報導裡被寫成他們是聯合創始人,是我脅迫他們離職,當時記者也採訪我了,完全不按我說的寫。而且報導用的是化名,所以那時我連對手都不知道是誰。後來才知道是走的那幾個人,做了另一個法律服務平臺。
記者:當時報導的時候你不知道他們創建了平臺?
張馨心:不知道,後來才知道的,他們基本模仿綠狗網的模式,也拿到了融資,現在還活著。
記者:針對這篇負面報導,公司有對媒體進行過接觸和說明嗎?
張馨心:沒有,但我覺得媒體應該去寫個還原真實的新聞。就比如那篇負面裡說我們沒有合伙人的都是瞎扯,我們有十幾個持股合伙人,只是我們是VIE架構,沒有全部在國內工商局登記出來。我是做企業出身的,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發生,競爭對手黑你,你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但這種事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時期的確是存在的。
記者:做好自己當然是對的,但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張馨心:對,這讓我想起蜜芽寶貝的創始人,蜜芽寶貝被人說成有假貨,他們創始人原來是學新聞的,被別人污衊也是很無奈,幾乎毀了她對新聞記者的看法,當時記者也採訪我,但一篇報導就出現了我說的一句話,整篇文章沒有表達我的觀點,後來我們才發現離職的幾個人在離開前幾個月就註冊了公司,說明這件事是有預謀的,但在採訪中沒有報導出來。
記者:怎麼看待這些黑你的人?
張馨心:他們就算贏得了一時的投資,但是未來呢?我並不看好他們,我覺得這些道德上的缺陷最終會毀了他們。
記者:遇到這種事兒會不會頭痛啊?
張馨心:頭痛倒沒有,就是會有些生氣。
技術創新 是綠狗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網際網路對一個行業的影響肯定是由表及裡的,可能也是相當漫長的,這個改變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行業的內部競爭提供動力的,綠狗網創辦之後也有很多公司進入這一領域,那綠狗網是如何保證自身優勢呢?
張馨心:我舉個例子吧,現在確實有很多公司在做這塊,但事實上這個行業還有很多痛點沒解決,其中之一就是服務的質量沒法監控。我們綠狗網針對這一塊做出了很多努力,而且最終克服了這個問題。
我們研發了一個系統,通過這個系統,我們把服務變得可視化,服務流程標準化,服務過程可監管化。每一個環節用技術的手段設計了規則,服務商的每天接單量多大,接單規則是什麼,辦理速度怎樣,辦理過程中每個節點是什麼樣的,都有明確的顯示。而且每個節點的情況與他的評分、結算是密切掛鈎的,用一套系統把整個服務流程變成流水化的作業,每一個流程客戶都看得見,都能知道進行到哪一步,客戶對每一步的結果進行評價,這樣服務變得可控了。
這個問題是我們平臺解決的,其他平臺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綠狗網把服務質量變成可控的,這是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也是我們明顯的優勢,因此我們也拿到了北京市科委頒發給我們的創新獎,還得了幾十萬的現金。
記者:綠狗在法律服務網際網路的競爭優勢在哪些方面?
張馨心:格局境界不一樣。我們合伙人都是完成人生財富積累之後再創業,這次創業不單純只是為了追求財富,真的是想為創業者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目的是促進中國法治建設,而不是為了投機取巧。
而且我們對行業的認識程度不同,我和另外一個合伙人在這個行業已經十幾年了,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大多是從網際網路行業轉過來的,對行業的認識不夠,他們只能夠模仿一陣子,但如果對這個行業的了解不夠的話,未來很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我們在探索的道路上掉進坑的時候別人也會掉下去,我們先掉進去,就有了更多的經驗,法律網際網路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短跑,比的不是短時間的速度,比的是耐心。
在這個行業裡,競爭力還是技術與服務,我們用技術的手段去努力提高這個行業的效率,不斷地改造這個行業,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
記者:綠狗網這幾年總體發展上怎麼樣?
張馨心:還是不錯的,一直沿著我們的思路、步驟來做的,雖然過程也很艱難,但我們不會因為短暫的困難而放棄,其他創業者可能發現這個不是很快,就放棄了。我們是不會放棄的。
我記得上海有個法律管家,比我們做得還早,我們綠狗網其實不是第一家做法律電商的,我們做的時候已經有兩家了,法律管家當時還說我們抄襲他,後來它們不知不覺就消失了。
初心未改 想讓每個人請得起律師
記者:據我所知,綠狗網最初創建的目的是「讓每個企業、每個人都請得起律師」,但現在看來,綠狗網在經營方面好像並沒有以此為重點,說好的不忘初心呢?
張馨心:其實初心沒有變,最終的目標也沒有變,只是我們更務實了。「讓每個人都請得起好律師」這個夢想非常大,從目前中國的法治環境來看,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實現,所以實現這個目標是需要分階段的,第一階段是讓一部分人請得起,然後一步一步擴大這個群體。
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應該從小微企業做起,讓這些企業都能請得起律師,這是目前我們設定的五年目標,之後再擴大範圍,從企業到個人,最終實現「人人請得起律師」這個夢想。
記者:您剛才講的意思心裡還裝著這個夢想?堅持這個夢想?
張馨心:是的。我今天並沒有天天講這個夢想,不是因為這個夢想消失了,而是因為夢想需要一步一步去實現,就像上大學,今天我不講要上哪個大學,因為我現在還在上一年級、二年級。
法律服務永遠是我們的根,普惠法律服務永遠是我們的夢想,夢想還是原來的夢想,今天看不見根的形狀,但枝繁葉茂都是這根生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