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不容任何人小覷,但有些傲慢的西方媒體和公司為了詆毀、歪曲中國,甚至不惜自毀「言論自由」的招牌,屏蔽支持中國的信息,力推反華內容。揭開內幕,從一位名為「火鍋大王」的美國小哥說起……
對於很多中國網民而言,「火鍋大王」內森·裡奇並不陌生。就在前一段時間,他就因為揭露《紐約時報》在報導香港騷亂時的謊言,而頻上熱搜。
事情要從8月21日《紐約時報》發布了一條題為「中國如何描繪香港抗議」(How China is framing the Hong Kong Protests)的視頻說起。視頻充斥著顛倒黑白的內容,甚至還指責中國媒體「編造新聞」。視頻裡的第一句話就介紹稱:外國勢力,恐怖主義,可能的幹預,這就是中國如何「塑造」香港故事的方式。Foreign influence, terrorism, possible intervention. This is how China is tying to shape the story of what's happening in Hong Kong.內森·裡奇困惑不解,「外國勢力,恐怖主義,可能的幹預」都是事實性報導,怎麼就成了「塑造」?這讓在中國生活的美國人內森·裡奇(@NathanRich火鍋大王)實在看不下去了。為此他製作了一期視頻,逐句揭穿《紐約時報》的謊言↓↓↓在視頻裡,他還點出了「美國民主基金會」這個實施幹預的實錘組織。不要讓我開始說更深入、更廣泛的影響,比如美國政府如何通過美國民主基金會資助「民主」運動。And don’t get me started on deeper, broader influence like how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unds 「pro-democracy」 movements through NED.This is not only proven, it’s literally on their webs.抨擊《紐約時報》的涉港視頻報導,只是這位「火鍋大王」手撕西方媒體涉華不實報導的視頻之一。裡奇表示,如果認真分析了西方的主流媒體談及中國時會用到幾種策略,就會發現「西方媒體仰仗著發生在中國的事情遠,不好核實,所以為所欲為。」於是他從2018年底開始,在國內外社交平臺上,以一個生活在中國的老外的視角,用評論視頻的方式向網友傳達他對中國的看法。他在視頻裡,直言不諱地揭露西方媒體編織的有關中國的種種謊言。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的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就達到了45萬,他一系列的駁斥視頻在發布首日通常就有數十萬的觀看量。但是漸漸地,裡奇發現在YouTube上說中國的「好話」絕非易事。在此前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他也道出自己遇到的困境。他說,在YouTube上,自己大概有45萬粉絲。但在前端,由於某些原因,只顯示30多萬粉絲,YouTube故意隱藏了他的粉絲數。
為尋求解釋,裡奇向YouTube發了數封郵件,並提供了大量證據,證明他的粉絲都是真人而非殭屍粉時,後者直截了當地說,他們也知道他的粉絲都是真人,但是依然決定不把這些真實粉絲數計算在內。裡奇說,除此之外YouTube還在背後做了一系列小動作針對他,包括刻意對他的視頻進行限流、少算視頻的點讚數等。
而這些行為,僅僅是因為YouTube不贊同裡奇對中國的一些看法,於是這個隱藏在「公平」算法背後的所謂自由、開放的平臺,便決定用暗箱操作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裡奇舉了其中幾個例子。比如,自己發布的一個視頻,無論多少人點擊「訂閱」按鈕,他的頻道總訂閱人數一直顯示在1000以下,而視頻在發布前、發布後及瀏覽高峰期都遭遇了平臺限流。他說:「感覺就好像有一個人坐在那裡,手動限制我的視頻流量一樣。」更讓裡奇憤怒的是,YouTube在打壓自己的視頻內容的同時,卻提升了反華視頻的權重。他說:「如果在YouTube上搜索香港這個關鍵字,按時間順序排列結果我看到的應該是關於香港的最新的視頻,然後倒序一直到發布時間最久遠的視頻。」但他看到的情況是,前五個視頻是最新發布的,第六個視頻是兩個月之前的,是由一個網上的反華種族主義者發布的,而且瀏覽量不如他兩個月前發布支持中國的視頻。YouTube的限流實際上是一種「降低搜索排名」機制,這樣視頻只能被有限的用戶看到。通過限流某個視頻,平臺也剝奪了該視頻變現的機會。通常在限流後,YouTube博主無法立即進行申訴,只得失去可觀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