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取消文化」,是如何毀掉藝人、毀掉言論自由?

2021-02-20 Kiwi Tour


網絡世界賦予我們匿名性、無限制的言論自由,大家都能暢所欲言,原本是好事,但礙於人性中的「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使我們很容易只聽得進去跟自己想法比較雷同的人的話語。

  

「取消文化」,愈演愈烈

同溫層變得越來越厚,人們真心認為自己的觀點最了不起,人人都成為「正義魔人」,開始霸凌另一群非我族類的言論,卻不去思考另一方提的論述,其實也有他們的條理跟邏輯。

無止盡的謾罵越燒越旺,「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因而誕生。

請別以為「取消文化」是我自己創造的名詞,今年8月剛結束的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取消文化」這個詞不斷出現,成為共和黨攻擊民主黨的理由之一。據共和黨所述,取消文化之所以泛濫,民主黨難辭其咎。

那麼,「取消文化」到底是什麼?

「取消文化」,指的是名人發表言論不符合主流價值,於是被大眾海量辱罵之餘,順便乾脆逼他噤聲。

起初這種文化只出現在社交網站上,但光批判已經無法滿足那些極端份子,他們開始去找廠商抵制、找唱片或電影公司抗議,要求不準再邀請這個公眾人物,不管網路或現實世界,他們都希望這個藝人「被消失」、「被取消」,一心讓對方完全沒有活路能走。

 

有誰「被取消」了?

最早開始探討取消文化的是《紐約時報》的記者Jonah Engel Bromwich ,他開門見山就分析好萊塢不少藝人名人「被取消」,舉凡泰勒·斯威夫特、  比爾·蓋茨、格溫·史蒂芬妮等人都「被取消」了,連坎耶·維斯特都被「被取消」。他們有的是發文不符主流,有的則爆出爭議傳聞,卻都遭到群眾抵制的困境。

早期名人們被取消,是他們明顯是犯罪、傷害他人,例如爆出性騷擾醜聞的凱文·斯貝西和大製片哈維·溫斯坦,這種「被取消」,你可能可以說他是罪有應得。

但現在很多名人如坎耶·維斯特 、 JK羅琳、 仙妮亞·唐恩他們不過只是逆風發文、各自提出想法,卻也遭受到鋪天蓋地的謾罵。

身為黑人的坎耶·維斯特,他公開表示「奴隸制」並沒有不妥,並提出他有脈絡的觀點,事後被大量非裔美國人攻擊;仙妮亞·唐恩則表態支持川普續任美國總統,她不光是被罵,更遭網友揚言抵制歌曲。

電影《亂世佳人》深受「被取消」波及,內容被質疑美化蓄奴主義,會給青少年帶來不好的影響,網友逼著HBO 要下架這部經典電影(HBO 還真的下架了)。但,網友從未想過,電影跟文學本身是一種歷史的紀錄。

泰勒·斯威夫特遭金·卡戴珊夫妻以剪輯過的錄音檔,被網友們羞辱,最後真相大白,但坦言一度心靈受創。

JK羅琳發文表示,她支持跨性別者、同志跟女性,但她認為跨性別人士無法體會生理女性的身體經驗,舉凡懷孕、月經等等。於是, JK羅琳被女性主義者群起攻擊。

縱使我不贊同K羅琳的觀點,我相信跨性別者也有他們獨特的身體、心理經驗,那也是其他生理男性和女性無法體會的,但我依然從JK羅琳的文章裡,肯定她的治學精神。實際上,據《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一書提到,女性主義本身分成很多流派,大家長年激辯來、討論去, JK羅琳不過是屬於比較偏向「基進女性主義」那一派,但不管怎樣,每個流派都有他們信仰的核心價值。


「取消文化」的嚴重性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明白表示「取消文化」的嚴重性,即便你不贊同對方的想法,你也要去思考,對方和你一樣有血有肉,哪怕政治、文化觀點與你不同,可是他也跟你一樣愛他的孩子、善待他的朋友。

歐巴馬說:「如果你在推特上揭露某人的錯誤言行,那只不過是你的自我感覺良好,用你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去評斷別人的所作所為。」

真理,是要越辯越明的,如果一味不準另外一方發言,不給對方「辯」的機會,那所謂民主價值不過就是一場笑話,又有誰能保證你說的論點沒有一絲一毫的瑕疵?

 

真正的言論自由,是要這樣做的

前陣子過世的美國大法官RBG,她是自由派代表,但她的摯友Antonin Gregory Scalia 卻是個標準的保守派,還被稱作是「保守派戰鬥機」。

他們在討論憲法時爭得面紅耳赤,私下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但一起去泰國度假騎大象、相約觀賞歌劇。

根據個人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信奉的觀點,哪怕聽起來有多麼不可思議,但你不能否決那些人的「經驗」。

面對取消文化的泛濫,希望我們能時刻提醒自己,在遇到想法明顯不同的人,如果溝通到後來就是無共識、看了痛苦,那也就「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必要去攻擊或是抵制對方。

做一個正義魔人,只會損害言論自由的真正價值。

 

—— 聯繫微信號:abcde8683 ——

相關焦點

  • 他被爆地下情 恐嚇記者「毀掉你,白宮團隊致歉,並令停職7天...
    白宮副新聞發言人達克洛傳出與Axios新聞網站女記者發生了一段地下戀情,在另一新聞網站Politico遭遇女記者追問的時候,作出性別歧視以及褻瀆威脅,而且揚言表示「會毀掉你」,結果在12日被無薪停職長達一個星期。
  • 網絡謾罵與威脅絕不是言論自由
    一名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杭州倪姓留學生,因為在社交網絡上張貼持槍照,並暗示如果考試掛科,將讓教授體會下當年「盧剛的恐懼」。他因此被學校認為是危險人物,籤證取消,返回中國。  此事引發關注和爭議,實屬正常。但當事人小倪日前卻透過媒體稱,網上傳言不實,他並沒有被校方開除,「不知道網上的傳言是怎麼出現的」。
  • 喻道故事:一隻小蒼蠅毀掉了一個世界冠軍
    美國有一位撞球名將,名叫路易斯▪法克斯,1965年9月7日在紐約進行世界撞球大賽,眼看就要得冠軍了。
  • YouTube是如何打臉「言論自由」的?從這位美國小哥的遭遇說起……
    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不容任何人小覷,但有些傲慢的西方媒體和公司為了詆毀、歪曲中國,甚至不惜自毀「言論自由」的招牌,屏蔽支持中國的信息
  • 委內瑞拉是如何被毀掉的?
    但現在演變成發達國家承受更多債務之後,則不僅公開發出其從來就不用還債的言論,而且還把債務轉化為吸納其大量增發流動性的可交易資產。[3]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及歷史學家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1930- )是當代世界體系理論(The Theory of World System)始創者,他論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即現代世界體系的起源與發展的歷程,他分析世界經濟體系的結構特徵:「中心(Core)—— 半邊緣(Semi-periphery)——邊緣(Periphery)」,中心地區通過不平等的分工關係壟斷有利的貿易通道
  • 【二三事】這就是言論自由的美國?把川寶往死裡欺負?
    俗話說的好,美國向來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川寶的總統之路馬上就到頭了,自從前幾天發生的進京勤王事件(戳這裡複習),他經歷了社會方方面面的圍剿。
  • 日本右翼,霸道扭曲的「言論自由」就別談了!
    新華社記者 藍建中 攝對於在酒店客房內放置否認日本二戰暴行歷史的書籍,日本右翼分子口口聲聲說這是「言論自由」。記者的調查報導發出後,日右翼政客、右翼團體頭目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沸反盈天,大批右翼分子要阿帕集團「挺住」。他們稱,如何對待二戰歷史屬於阿帕酒店老闆的「言論自由」,不能因為外國反對就撤走書籍,否則就會導致日本的「言論自由」受到危害。
  • 美國「抵制文化」盛行,名人怕說錯話紛紛噤聲丨夜聽雙語
    羅琳此前因為疑似有言論冒犯了跨性別群體而遭到許多粉絲脫粉。反對「抵制文化」的人們認為,「抵制文化」本身威脅到了言論自由,使得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不敢發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表示過對「抵制文化」的擔憂。去年10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對「抵制文化」和「警醒——改詞」這一概念表達了質疑,稱變革應是複雜的。
  • 準的要死:已婚女人對異性動了意思,卻又不想毀掉家庭,會怎麼做呢?
    已婚女人對異性動了意思,卻又不想毀掉家庭,會怎麼做呢?                                                                                  01和那個人保持距離。
  • 再次提醒NBA肖華:不要故意混淆國家主權和言論自由
    繼莫雷就香港問題的錯誤言論不道歉、NBA不處罰之後,NBA總裁肖華又公開表示支持莫雷言論自由的權利。
  • 推特刪除中國帳號,打擊言論自由搞雙標?
    推特刪除中國帳號,打擊言論自由搞雙標?作者:轅固小生 最近,美國社交媒體巨頭推特公司公然宣布刪除超過17萬個與中國「國家當局相關」的帳號,指稱這些帳號用於散播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香港局勢等問題的虛假信息。
  • 言論自由,也得有底線,評丹麥報紙用中國國旗開玩笑
    時間跳到2020年,在中國舉國上下為防禦冠狀病毒做各種個體、集體、城市、國家的努力之際,1月27日的日德蘭郵報,刊登了紅底中國國旗上,帶五個黃色冠狀病毒的卡通,這一次,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要求郵報就此向中國道歉,政府也同樣認為此事屬言論自由,不加理論。自由,是人類,甚至動物一直為之奮鬥的目標,大大小小的戰爭,各種機器的發明,人們都想,自由越多越好。
  • (一)世界最恐怖的音樂,殺人曲《黑色星期五》曾被歐洲各國聯手毀掉
    《黑色星期五》不僅有勾引人去見上帝的魔力,也有毀掉音樂界同行的野心。終於在1945年,也就是二戰結束的那一年,歐洲各國聯手毀掉了詞曲。魔曲《黑色星期五》在世界上存在了13年之久,殺了上百人。
  • 【OMG】維京集團 (Virgin Group) 員工可自由休假無上限!
    Branson接受CNN 電視專訪時指出,「如果你把員工當人,並給他們彈性,他們自然會把工作做好,不會毀掉這個好機會。」目前這個政策只適用於 160 名員工,如果實驗成功,將會在全球推行。維珍集團全球員工約 4 萬人。Branson還說他們不會去檢查員工放多少天假,他覺得員工會去休假,一定是認為自己已經達成任務,不然就是認為休假不會影響到其他人。
  • 「陷阱廁所」專坑遊客,毀掉的可能不只是敦煌的美!
    這件事告訴我們:要毀掉一個地方的形象真是太容易,只需要這樣一個「陷阱」;但要挽回形象,卻要費勁得多。從一些網友的跟帖吐槽裡可知,發生在這裡的類似事件並非近期才有,也並非個案,敦煌文旅局也說「曾被清除過,將重點整治」。所以,如果接下來還是只針對遭到曝光的個案進行處理,那死灰復燃的事情今後必定還會發生。
  • 如果「你有言論自由我有襲擊自由」進一步升級之後
    請點擊上方「人生茶館」↑↑↑,立即「關注」航億葦公眾號2015年1月14日,「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的一段視頻在網際網路亮相,聲稱對法國《查理周刊》的恐怖襲擊事件,其高級別領導人納賽爾·安西在視頻中說,「如果你們有言論自由
  • 電影 | 好人想像與自由幻影
    Mieze最後也從Francis營造的泡沫中醒過來,認清Francis內心潛藏著兩個靈魂,一個是能做好吃飯菜、善良、體格強壯,她所深愛的男人,一個是可以毀掉一切的男人,愛的人不是她,而是死亡。Francis在Mieze的逼迫下,才下定決心將內心渴望毀掉一切的自己殺死。相比之下,Reinhold比Eda、Mieze都更早認清Francis真實的自我。
  • 京都動畫遭縱火,死亡33人:為什麼瘋子們毀掉的,總是我們最美好的東西?
    瘋子禍害過後,可以不負責任的撒手人寰,他人那些被毀掉的美好,又由誰來補償?除了氣憤,只有氣憤。不僅氣憤在自己無能為力,也氣憤在這氣憤,根本找不到一個出口,找不到一個可以憤恨的對象。連犯罪者本人,都無法去懲罰——即使能夠懲罰,也遠遠夠不上已損失的代價。只是在這滿屏滿心的憤恨之中,只有一道光,讓我有了些許安慰。
  • 得罪跨國資本被封號,川普的言論自由怎麼辦?
    美國媒體在川普上臺以後,一直發動著針對川普的媒體戰。CNN、華盛頓郵報,這些所謂的民主黨人的政治鬥爭工具,一直在川普進行一場顏色革命。川普就靠推特,跟人民群眾直接對話。現在推特都給掐了,川普自然就成為孤家寡人了。我只想問一個問題,川普的言論自由在哪裡?有的人說,你看,美國總統一樣被封號,多牛。錯了!
  • 國際時事:川普推特被永久封號後, 使用美國總統官方帳號指責Twitter「禁止言論自由」
    本周三,美國國會大廈發生川普支持者引發的暴亂,川普因發布煽動性言論,其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被禁止使用。Twitter安全帳戶表示:「在仔細審查@realDonaldTrump帳戶的最新推文及其相關情況後,由於可能進一步煽動暴力,我們已永久停用該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