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在優酷看到《2012,騎車去倫敦》
狗血再度上頭,
覺得這輩子總要騎車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
13年,經過一年準備,我覺得時候出發
於是拖著自行車踏上去昆明的火車。
滇藏瘋癲中一路前行,
每日8點出發晚上8點收工,
住過白馬雪山山頂的避雪蓬
住過逼格無限高的國際青年旅館
更住過原汁原味的藏民家!
這已是往事,不必細說之!
如今,時過一年,深夜自問騎行到底有啥收穫?原來我只是個又高又瘦的豆芽菜宅男,
腿上和胳膊上沒有一點點的肌肉。
雖然現在140了,但是確實是比更狀的。
我當時抱著「這輩子總要騎車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的想法出門的。
在一個月連續的騎車中,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想法已經轉變了,
我現在的想法是
「以後不管何時,我想去哪就去哪,
什麼都有可能,哪兒我都想去」。
最一開始沒有出門的時候,
我連從杭州去溫州都會怕這怕那,
一會擔心這裡可能會有問題,
一會擔心那裡會出問題。
仿佛只有萬無一失,才可以出門。
但經歷了一個月的騎行,解決了無數的問題之後,回過頭再看。
這些困難給予了我面對未知的勇氣。
現在我計劃去317,可能我遇到野狗,遇到未知突發。
但我都覺得自己靠能力可以應付各種狀況。
我只能說說自己的感受。
大學畢業就一直一個人在浙江闖蕩,一度很迷茫,
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但騎車出門旅行以後,我發現我的朋友越來越多,
路也越走越寬,接觸不同的人,
不同的景色,不同的事情,都讓我有了新的啟發。
和很多想法不同的人,比我厲害的人交流完,
我發現思路拓寬了不少,
我不再被自己的弱點束縛著。
現在擺在我眼前很多路可以走,條條大路通羅馬。
騎行靠體力沒錯,但長期騎行靠的一定是毅力。
最開始的龍井2KM坡,我都感覺爬上去會死人。
後面居然連續上坡80Km的白馬雪山都兩天能爬完!
現在即使有人和我說今天要騎150km,
我也不再是沮喪,
而是先在腦內考慮可行性。
翻越每一個山峰,都是意志和毅力的考驗,
大地,山峰不會因你的任何情緒改變,
它永遠都在那不會移動。
我能選的只有兩個,走or不走。
我這個人正義感很強烈,說難聽了就是挺憤的。
其實我覺得骨子裡還是那種唯我獨尊的心態作祟,
對不合自己心意的東西,總是抱著排斥的心態。
但我發現變化了,我會理解各種族之間習慣的不同,
每個人接受的教育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
不可能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我要試著去理解和接受這種不同,
並對待別人和事情更加溫和,而不是激烈。